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日語轉譯成漢語後,閱讀起來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2022-05-04知識

要我說的話,最大的影響因子來自「日語的很多句子中缺乏顯著(強烈)的主語」。

(我不是研究語言或轉譯學的,只是從自己學習和使用日語以及做過的為數不多的轉譯經驗出發寫一點感想)

舉幾個例子。

1.回到家,第一句話是什麽?

中文:我回來了!

英文:I'm home!

日文:ただいま!

中文和英文都將「回家」這個動作的主體放在前面凸顯出來,強調是「我」回來了。而日文呢?不光沒有主語,連謂語都被略去了,整句話如果補齊,應該是「ただいま【現今】(私が)【我】(帰りました)【回來了】」。如果直譯,就變成一個沒頭沒腦的「Now」。

2.打電話的時候,第一句話是什麽?

中文:"餵,小麗嗎?我是你爹!"

英文:"Mary, it's Daddy!"(瑪麗,(這是)爸爸!)

日文:「貞子、おとうさんだよ!」(貞子,(我是你)爸爸呀!)

同樣意思的三句話,英文的it被稱為「形式主語」,而日文中沒有主語成分,也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意義單元。(如果非要分析,「~だ」的部份與「 it's…」的作用類似)。

2.上面這是對日常用語的解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對義語進行置換,並無太大問題。但,在文學作品中,大段的表述和對白若是不出現具體的動作施行者,而譯者又沒有及時地進行補充,就會出現奇怪的語感。

下面是我從小說中選一段對話,配上直譯和意譯,大概可以讓不懂日文的朋友了解到一點其中的機關。

原文:「お茶がはいりました。」

直譯:「茶泡好了。」

意譯:「這是 您的 茶」

原文:「何をなさっているんですか?」

直譯:「在做什麽?」

意譯:「 在忙些什麽?」

原文:「うるさい!」

直譯:「吵死了!」

意譯:「 很煩啊(別來煩 !)」

原文:「今忙しいんだ。」

直譯:「現在很忙。」

意譯:「 正忙著呢。」

原文:「お手伝いしましょうか?」

直譯:「幫忙嗎?」

意譯:「要不, 來幫 吧?」

原文:「ほっといてくれ。」

直譯:「放著別動。」

意譯:「不用 管。」

原文:「うんそうか!…分かったぞ!」

直譯:「嗯,是麽……懂了!」

意譯:「嗯,是麽…… 懂了!」

原文:「できた!ついに発明したぞ!」

直譯:「做好了!終於發明出來了!」

意譯:「做好了!終於 被我 發明出來了!」

(來自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的一部短篇【創造的喜悅】)

3.不算總結的總結。有不少研究者認為,用印歐語系的「主謂賓」結構去分析日文語法是緣木求魚,因為日語更多地是透過動詞的形式變換(可能態/被動態/使役態/etc)、花樣繁多的尊敬語/自謙語系統來表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動作,有意無意地避開人稱代詞和動作的施受兩方,這使得我在轉譯日語時往往有一種「在舞台上表演摸泥鰍」的感覺:手心裏能感覺到它強韌的力量,但卻不能將其完整地拎出軟泥,展示給觀眾。

日文念久了,中文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有時寫著寫著,無意中就寫出缺乏主語的句子。這樣的文字(比方說這一段話),往往就會被視為「日文轉譯風」的典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