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幾個原則,我想是必須要堅持的:一,親密關系是首位;二,適度的噪音和打擾是必要的。
圍繞親密關系打造的家庭核心區
在父母下班、孩子放學以後,與家人在一起敘談、交流、互動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也最值得珍視的事情,而沒有必要再建一個個獨立的房間將彼此隔開。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做開放式廚房、打造家庭核心區,因為廚房應該是一個相夫教子的地方,而不是一個飯店的後廚;客廳的功能也不僅僅是用來看電視。
當然, 我也反對「兒童房」這個概念,甚至極端地認為,除了睡覺,孩子遊戲、學習都不應該在一個固有的、封閉的空間內進行。
所以,我做了開放式廚房,把孩子的遊戲區、書房也都搬到了客廳。我在廚房做飯時,小家夥安心地在鼓搗自己的玩具,因為他知道,我在時時關註著他,偶爾過來搗搗亂,求助一下我或者分享一下小快樂,每當此時,我都會覺得,空氣中滿滿是幸福的味道。
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把孩子的學習空間放在客廳或廚房前,媽媽可以一邊做家務,一邊監督孩子學習,孩子還可以鍛煉抗幹擾的能力。
孩子的學習固然需要安靜和專註,但是給孩子一個溫暖輕松的學習氛圍或許更重要。很多孩子在青春期以後就跟父母漸行漸遠,也許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沒有重視過交流這件事。
我想,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融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適應環境而不是唯我獨尊是父母應該努力的方向。
目之所及,全都有書
家裏應該到處都是書,隨處有可閱讀的地方,而不是非要到某個房間裏去看書。
臥室裏有書,客廳裏有書,甚至廚房、衛生間也能隨手拿到書,一個被書環繞的孩子總不至於長得太壞吧。
分睡的事情水到渠成
在睡覺這件事上,國外的育兒理念通常是三歲之前,甚至幾個月大的孩子就要訓練分床、分房睡,但中國的父母大多不忍心。伽羅君的想法是,不強求孩子分床、分房睡,而是順其自然,慢慢引導,等到了合適的年齡、有了成熟的心智,自然水到渠成。
而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辦法來幫助孩子完成分睡的過程,比如說,在大床邊上放置小床,設定上下床等等。
兒童房也是必要的
我們反對將孩子單獨擱置在兒童房裏學習、玩耍,但並不反對打造兒童房,如果你的家有足夠大的空間。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一個與大人們的世界相似,但又是屬於自我的東西。在家中,既要做到不分你我,又要有合理的彼此界限,我們需要把握這個度。
兒童房的打造不僅僅限於顏色的設定,女孩就要粉色,男孩就要藍色,這是目前裝修市場上的主流做法。 比顏色更重要的是,給孩子適合身高體型的家具, 很多著名的椅子也都有Q版的。
而兒童房的用色可以更大膽一些,除了可以用一個彩色的門,墻漆也可以盡情發揮,一些中性色,比如灰色、綠色、米色或者強烈的對色也能營造出溫暖、活潑的氣氛。
有些素材必須有
地圖、地球儀、帳篷、地毯、一個能寫寫畫畫的黑板墻,有了這些要素,你家的兒童房想不好玩都不行。
看完這些你可能會發現,這篇跟你想象的如何打造兒童房不太一樣。你想象的可能是去哪裏買最最安全和環保的兒童家具,色彩如何搭配,兒童房必備要素有哪些。
但於我而言,這些反而容易,細心留意學習下即可了。我想說的是, 比兒童房重要的是要想清楚,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在房屋結構的設計中,構建良好的相處互動空間,如果這些理念層面的事沒想明白,卻把重點放在買家具上,那真是本末倒置了。
歡迎關註公眾號伽羅生活(jalo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