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政府基層辦事人員如何拒絕向上司提出的關系戶妥協?

2015-03-15知識

謝絕所有型別的轉載!


稅務系統活化石不邀自來。目測知乎上的稅務人員,沒有比我稅齡更長的。不知道題主的稅齡/崗位/職務/級別和所屬地區,全憑主觀說幾句,建議打算在評論裏罵街的知友自重,我只是年紀大且假裝涵養好,真要開罵也是無差別攻擊,令尊令堂看了會後悔生下你,謝謝。

大致題主的疑惑分成三個方面,挨個答。

1/你的領導要求你妥協。

在我近20年的從業經歷裏,這種事一點不少見。各級領導的明示暗示,各種電話/談話乃至赤裸裸的威逼利誘,早就習慣了。早年間出門查賬,剛上車就接到各種說情/約飯電話,稽查報告還沒寫完就有各種修改意見(現在沒有了)。我朝的稅法設計擰巴,執法水平低下,社會傳統文化和系統多年積習,讓人舉步維艱,憑個人努力和抱負,完全改變不了。你見過的我早就見過,花樣更多款式更全。(負責任的說句,在好轉,只是略慢)

巴特,有一點你要明確,你是執法部門的,工作中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履行稅收征管法。征管法裏不光有對納稅人的權利義務要求,也明確了對執法人員的責任追究。不管多高級別的領導要求你做什麽事,最終承擔法律責任的都是你。在滿世界都在罵稅務人員執法自由裁量權太寬的現階段,先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全盤聽領導安排是一回事,保留意見和證據,接受領導的安排是另一回事。稽查工作的執法風險極高,我個人就曾經靠幾段錄音和幾篇工作記錄/表格應對了檢察院反瀆職部門的調查。個人覺得,這跟良心神馬的關系不大。換個角度,到某企業幹財務,如果領導要求你在賬務/涉稅處理上弄點花樣,你怎麽辦?(管這叫避稅的知友請閉嘴,你的智商不足以跟我談涉稅和避稅問題)

2/關於系統內部的黑暗。

這個系統的人員構成和結構,不是你能決定的。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每個人都會遇到。但不管怎麽說,大部份同行只拿稅務當個職業而不是事業(包括我),但工作性質要求我們面對的都是各類納稅人和各種錢,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錢。最近在查一個年收入10億的建安企業,進駐的第一天財務總監把一個厚厚的信封塞我手裏,我放到桌上笑著說少了對不起我的職務和工作,多了跟我下半輩子收入不配比。不是想說我多崇高,只是個簡單的衡量和風險評估。當然,也許你幹的工作跟我不一樣,你見到的同事跟我也不一樣,逢年過節會有紅包,隔三差五會有飯局,我也是從那個基層階段過來的。你只需要考慮一件事,對方這麽做,圖什麽?如果僅僅是希望今後辦事方便一點,拋開傳統的禮儀和禮貌,你自己考慮拿還是不拿,參加還是不參加。不用太在乎別人對你的想法。毫不避諱的說,我年輕時,曾經一擲千金這種錢,把送錢的人和同事一塊叫上,一夜花光毫無壓力,憑此交了不少所謂的朋友混了不錯的口碑(不建議學我,時間和環境都變了)。如果對方的期望更多。那就得衡量一下自己的價格了,論時還是論斤,自便。我只見過收了錢還反目成仇的,真沒見過不收錢雙方撕破臉的。

潔身自好這種事,其實講究技巧。同樣講技巧的還有一句話,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稅務系統再黑再腐敗,也有選拔提拔呼叫,跟其他行政機關一樣。不要老念叨自己沒有背景,更多的情況下,個人能力就是背景!征收一線可以想轍去機關,縣區可以去省市。真正有背景的人不會在稅務系統混,我見過號稱/公認有背景的人,在系統內到處級頂天了。西部某省省會城市市局房地產分局前一段時間出了個窩案,一辦公室人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全進去了,唯一例外的,是一個一直不合群的,遴選去了省局。

3/收入和職業選擇

拜老大的老大的老大所賜,收入的確不高。我現在月入剛6k(含特殊補貼),在大學同學裏排名倒數前十。不是說我安於清貧,同樣的工作時間和強度,沒人能給我更高收入,或者說,比較傳統的價值,或曰體面。估計題主你更低。公務員,或者說稅務幹部收入的黃金時段你沒趕上,當年房價大漲之前,陽光薪資之前,各類補貼津貼各類公房分配集資建房,你都沒趕上。但說句老實話,在個人投資角度,轄區內哪個地段的房價會升,哪個行業的前景光明,哪種金融產品的報酬率最高,稅務局工作人員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知道的,稍微用點心,虧不著自己。最簡單的,上市公司的財報,你看起來都比一般人要清楚明白,更容易分析出問題。你比普通人更了解某個企業的供需鏈/成本/價格和利潤,因為企業的這些數據是完全對你開放的,只是你會不會利用。

在知乎常見到一些入職區區數年的年輕人,說薪資低,說工作苦且沒有技術含量,想辭職。個人選擇我不評價,但是,進個外企私企,起個湯姆傑瑞的洋名,就真的跟偶像劇一樣了嗎,立刻收入暴漲,工作不單調重復,沒人支使不低聲下氣不受排擠責難?五年就部門經理,跳幾個槽就C神馬O立刻贏取白富美到達人生巔峰了?我大學畢業就幹公務員接觸不多,查過十幾個500強企業,真沒見過,再青年才俊,你爹不是老總,也得真刀真槍拼出來,加班熬夜幹出來。

最近幾年,按上級安排一直在帶系統內新人,都是公考進來的,有211/985,還有個把碩士,截止目前沒人辭職,有個別動心的跟我談過,我一貫的建議都是,抓緊學業務,不然出去跟沒出去一樣。

以上,跟題主,及所有知乎上的年輕同仁共勉,祝你們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