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分手後就一定要斷絕聯系嗎?

2015-03-15知識

經歷了一段認真的戀愛,但還是分手了,那麽就必須要斷絕聯系嗎?如何才能緩解這種痛苦?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應對:有的人喝酒,有的人找朋友哭訴,有的人拼命工作,也有人出去旅行。


而有的人,則選擇馬上開始一段新的戀情。在心理學領域中,這種關系被稱作 「反彈式關系」(rebound relationship) ,它指的是 在一段重要的浪漫關系結束後,立刻開始的一段新的關系,並且與前一段關系相關的感情還沒有完全被解決 (Brumbaugh, 2015)。

我們真的能夠透過開始新的感情治愈分手的傷痛嗎?這種感情會給我們帶來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


什麽是反彈式關系?


反彈式關系具有 三個要素

1. 在前一段關系解體後,立刻建立起來;

2. 在完全從一段關系中修復之前,就建立起來;

3. 雖然進入反彈式關系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都擁有一種動機,即需要將自己的註意力從分手產生的負面情緒中分散出來。

研究發現:


a. 與前任的關系持續時間越長,承諾程度越高,那麽會更容易進入反彈式的關系;


b. 被分手的一方,也會比主動提出分手的一方要更容易進入反彈式的關系,或者反彈式的性 (Dailey,2009; Joel, 2014; Barber, 2014)。

c. 研究還發現, 不安全依戀的人(焦慮型、回避型)都會比安全型的人「空窗期」更短。


回避型依戀 的人,離開和開始新關系的方式通常 不能算作 典型的「反彈式關系」 ,而是因為他們會習慣性地埋藏自己的情緒。 「他們傾向於迅速地切斷和隔離上一段關系,然後前進」 ,親密關系專家Wendy Walsh表示,無論是在他們主動提出分手,還是被分手的一方時都是如此,即便他們只是在表面上從分手中走出(Parsons, 2014)。 他們並不是因為分手的痛苦和壓力,而開始新戀情。

焦慮型依戀的人,則更傾向於進入典型的反彈式關系。 尤其是當他們是被拋棄的一方時(而大多數時候的確如此),他們的壓力水平最高,以反彈式關系作為處理壓力的方式的可能性也越大。他們也更有可能成為「慢性反彈者」(chronic rebounder)。

焦慮型依戀的人,是那些在關系中總是表現地格外癡迷的人。他們希望無時無刻和對方黏在一起,希望總是能感受到對方的愛。他們的自我評價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對方的反饋上。而這種癡迷往往也正是人們拋棄焦慮型依戀者的原因。每次分手都會讓他們非常痛苦。他們的癡迷需要有物件來接收,因此他們需要不斷地尋找新的感情釋放的出口,並從他人身上得到對自我價值的重新確認。


「反彈式關系」對我們有好處麽?

我們常常會覺得,在分手後,沒有冷靜下來的情況下急於開始一段新的關系是不好的。很多咨詢師也是如此認為,比如 Meyer(2016)就將反彈式關系稱作一種權宜之計,是「為了能使生活繼續向前,而做出的一種誤入歧途的努力」 。他們認為,在這段時間裏當事人的情緒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對前任還有著揮之不去的感覺,只是出於失落、害怕孤獨而開啟新的關系,因此無法在考慮合適的物件上做出合理的決定,也無法處理好新的關系。

但也有研究證明並非如此:反彈式關系其實有一系列積極的作用。

1. 分散註意力,緩解負面情緒

反彈式的關系可以是一種有效的負面情緒應對策略:新戀情一開始的那段「蜜月期」可以幫助你從痛苦的情緒中分散註意力,緩解自己的壓力、憤怒、悲傷、焦慮的情緒。

研究顯示,在分手後進入反彈式關系的人,比起保持單身的人來說,會更快地擺脫對前任的情感依戀,及分手產生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焦慮和孤獨感,在焦慮型依戀程度越高的人身上這種趨勢越明顯(Spielmann, 2009; Spielmann, 2013)。

2. 提高自尊和自信

反彈式關系還是自信的增強器——它能夠使你確認自己是有魅力的、被需要的。分手之後,被分手的那一方往往會出現自我概念解析度(self-concept clarity)下降,甚至是自尊水平崩塌的情況,我們可能會不那麽確定「自己是誰」,也會懷疑自己的吸重力和價值。(Mason, 2012)。

Brumbaugh(2015)對261名結束戀愛關系的被試進行了調查,其中137名仍然保持單身,124名有了新的伴侶。透過量表和自我報告發現, 和單身的人比起來,有新伴侶的人表現出了更高的自尊、對自己「被需要程度」的自信、信任感和幸福感;而在有新伴侶的人中,開始新關系越快(空窗期越短),幸福感和自信心更高。

3. 改善依戀風格

經常讀我們文章的小夥伴應該都對依戀型別的理論很熟悉,依戀型別是可以變化的(還不熟悉的同學,可以回復【依戀型別】給後台學習)。而研究發現,新關系的開始會對依戀風格的改善有所作用。比起保持單身的人來說,進入新關系的人在依戀風格上會更大程度上向安全型依戀轉換,他們更容易信任和依賴另一半。

對於焦慮型依戀的人來說,他們最容易進入反彈式關系,而反彈式關系對他們來說,也尤其是一種改善自己依戀型別的好機會。因為研究發現,在三種依戀型別(安全型、焦慮型、回避型)的人中, 焦慮型的人如果能夠在反彈式關系中得到成長,那麽他們的成長是最顯著的,他們更能夠對過去的經歷賦予意義,並且更有可能轉變成安全型依戀; 而回避型依戀的成長則是最不顯著的(Marshall, 2013)。也就是說,如果那些癡迷的人反思到了自己癡迷的狀態和成因、並在新的關系中實踐新的親密模式,他們有可能獲得最大的進步。

但在以下3種情況下,

反彈式關系是有害的

盡管反彈式關系有以上這些好處,但在一些情況下,一段反彈式關系也是有害的。 要判斷反彈式關系是否有害,除去新的伴侶本身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外,主要是看一個人對於新關系所持有的態度,以及對前任和上一段關系的情緒。 在以下這些情況,反彈式關系可能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1. 新的關系沒有和上一段關系完全區分開

這可能包含以下幾種情況——

a. 在這段關系裏,你沒有脫離對前任的情緒

Spielmann(2013)的縱向研究發現, 對前任的渴望,和新的親密關系的品質,存在著彼此相關的關系 對前任的渴望越強,預測著新關系的品質越低;而新關系品質越低,則預測著對前任的渴望會更強。

因此,如果你在一段反彈式關系開始前,對前任的渴望沒有消失,這會影響這段新關系的品質。而新關系品質不佳,本身又會反過來加強你對前任的依戀。這就會讓你陷入一種惡性迴圈 (親測準確orz)

b. 你用對前任的標準去選擇、理解和對待新的伴侶

很多人在反彈式關系中會出現 移情 的現象, 他們可能會尋找和過去伴侶有某些相似之處的新伴侶,並將對過去伴侶的感情投射在新伴侶的身上。 他們也會更頻繁地將自己的現任和前任進行比較,也更愛利用前任來理解和分析現任。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一種「生活的穩定感」——即生活在一種相對熟悉、穩定的情況中(由於新舊伴侶是類似的,就仿佛舊日生活沒有完全喪失一樣)。但研究顯示, 這種移情會降低新關系的品質 (Montero, 2011; Brumbaugh, 2015)。

c. 建立新關系的態度是報復式、懲罰式的

有些人會抱著報復或者懲罰前任的目的去建立新的關系(盡管他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希望能夠「贏得」這場分手;或者在新的關系中做一些前任反對的、無法忍受的事情,想方設法讓前任嫉妒或者憤怒。


懷著這樣的目的,一些人會選擇報復式的性愛(revenge sex),它是「反彈式性愛」(reboundsex)的一種典型形式,它往往非常頻繁,並且可能會和相同的性伴侶反復發生。而研究發現, 如果反彈式關系以讓前任嫉妒為目的,會使得他們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從分手中恢復 (Barber, 2014)。

2. 你只是帶著「我只是想玩玩」的態度,但誤導了對方

如果你明確自己只是想玩玩,不想開始一段認真的關系,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緩解壓力的方式。 但是需要註意的是,要讓對方明確你的態度,你們雙方需要取得一致,不要出現另一方想要的是一段長期的承諾關系,而你只是想玩玩的情況 (Montero, 2011)。如果對方對關系的緣起存在誤解,新關系的發展會最終必然地走向負面(即便你後來也投入了認真的態度)。

3. 你無法忍受空窗,可能是一個「慢性反彈者」

你是不是在每一次關系結束後,都需要迅速找一個人填補空窗期?如果這樣的情況總是發生,那麽你可能是一個「長期反彈者」(chronicrebounder),你需要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如果你習慣長期從外界獲得依賴,覺得孤獨過於可怕,那麽你可能會很難用獨立的態度去面對每一段新的關系(Montero, 2011)。

而無法面對空窗期會降低你對新伴侶的鑒別能力,它讓你缺乏理性地抓住身邊出現的第一個人。而這個新伴侶可能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只是你為了迅速反彈,而選擇性無視。


如何辨識這是不是一段「反彈式關系」?

a. 如果你自己是剛分手的一方, 你需要問自己:

你們是自然而然地被彼此吸引,還是你去刻意尋找了這樣一個物件?

你是欣賞眼前的這個人,還是為了避開那些令人痛苦的情緒?

你們是真的擁有情感的聯結,還是你只是害怕沒有伴侶的孤單?

你是否已經完全放下,還是會經常想起前任,並把前任和現任比較?

如果答案都是後者,那麽這段關系很可能對你們雙方都是有害的。


b. 有時候,你可能需要 幫助自己的伴侶辨識他們是否正在反彈中 ,他們在很多時候不自知,或者不願意告訴你過去的經歷。思考一下, 對方是否會出現以下跡象 (Hannum, 2015; Magaldi, 2015):

· Ta好像沒有任何原因地就愛上了你,或者你感覺自己是在一些備選中被選出的。

· Ta似乎並不想花時間去和你彼此了解。

· 你們的關系好像發展得非常快,但又好像很慢。你們很迅速地同居,Ta等不及地把你曬到社群網路,盡管剛認識不久,卻表現得好像你們是非常長期的伴侶;但與此同時,你又總感覺和Ta還有距離,你們關系的實質沒有那麽親密。

· 對你忽冷忽熱:似乎Ta在孤獨的時候會非常需要你,但在一些快樂的時候則可能忽略你。

· Ta似乎沒有完全忘掉前任:可能時不時地會提起前任(即便會說「你比Ta更好」),或者有時候,當你們一起出現在一些場合時,發現Ta的前任也出現在了那裏。Ta似乎很想讓自己的前任嫉妒。

· 你們的性生活非常頻繁,似乎大大超越了你們感情發展的速度。

· 盡管Ta宣稱自己已經和前任徹底分手,但你經常感覺到自己在被一把看不見的尺子衡量。

……


如果發現大多數都出現在你的伴侶身上,那麽很有可能Ta正處於「反彈」中,並且這段關系可能會對你們產生負面的影響。你可以就此事和你的伴侶聊聊。

怎樣才能使一段反彈式關系變得積極?

反彈式關系其實是一個好機會,如果你發現自己正處在有害的反彈式關系中,那麽這既是一個了解自己的好機會,也是改變的機會。如果你發現自己正處於有害的反彈式關系中,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 進行自我評估


明確你所處的情緒狀態,是非常脆弱、孤獨,還是情緒已經得到了部份的修復;辨識憤怒、失望和悲傷的情緒是否還在影響著你;承認和面對自己擁有的負面情緒是第一步。

2. 評估你的前一段、以及這一段關系


對於前任,你需要明確你是否還有復合的動機和可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麽你需要給自己從這段關系中走出來的決心和動力。而對現在的伴侶,你需要明確自己是否對Ta真的感興趣,還是你只是把Ta當做工具。同時,你也需要明確,Ta對你來說是不是一個合適進入親密關系的物件,能否讓你提高自我價值感。

3. 和伴侶進行坦誠的交流


如果在上一步,你確定排除掉前任的因素,對方仍然是你想要交往、有可能付出承諾的物件,也是適合交往的物件,那麽,你應該坦誠地和對方交流你過去的經歷,不要試圖隱藏;並就你們對這段關系的走向進行溝通,不要說「我不確定要和你發展成什麽樣的關系,但我真的很喜歡你,希望我們的關系是排他的」這樣的話。同時,註意傾聽對方的意見和想法。


會不會立刻開始新關系,可能取決於你多久遇到一個新的人。但新的關系、新的伴侶無法幫你掩蓋過去的問題。無論要不要馬上開始新的關系,你都需要結束上一段感情,並面對和處理之前遺留的所有問題和情緒。


「其實你我這美夢/氣數早已盡/重來也是無用/情願百世都贊頌/最美的落紅/敢舍棄才是勇。」重要的是,莫讓舊夢成為心魔。無論是一個還是一雙,你都需要全情投入新的生活。


以上。


原文發表於:分手後,應不應該迅速開始新戀情?| 研究:如何辨識一段「反彈式關系」

歡迎關註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檢視更多內容: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群,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份人才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