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克·施奈德(Zack Snyder),1966年3月1日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畢業於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美國導演、編劇、制片人。
一、搖籃
1966年美國 威斯康辛州 的醫院中,一個男孩出生了。
威斯康辛州居民多為北歐移民的後裔,北厄文化有較大影響。
眾所周知北厄文化中有很大一部份來源於北歐神話,而北歐神話中提倡的戰爭和暴力也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北歐人的文化,而在威斯康辛州長大的查克也深受這種文化影響(畫重點,後面要考)。
沒有小說或是電影中的艱苦奮鬥,父母作為當時的城市白領,不錯的收入讓查克從小便有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在搖籃中成長的查克,興趣愛好的發展基本不會受到錢的困擾,再加上母親從事的 攝影繪畫 工作,年少的查克很快便順理成章的對繪畫產生了興趣。
少年時的查克發現繪畫和電影有太多相通之處,尤其是畫面的構圖, 他非常渴望能夠制作出一部富有油畫色彩的電影 。這種想法便成為了查克電影之路的開始。
二、奠基
高中畢業以後,查克·施奈德順利進入了設立在加州的 帕薩迪納藝術與設計學院 深造。
正值80年代,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無數優秀的影片橫空出世,但是卻沒有一部滿足查克年輕時候對電影和油畫結合的願望。
這讓查克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在學院中不斷豐富自己的電影知識,學習電影拍攝手法,這也使他之後的影片中充滿了學院派的風格。
優秀的長鏡頭、構圖及色彩運用都離不開這時查克的學習。
還有一點需要註意的是,查克的青年時期正是美蘇冷戰時期,這種壓抑的社會氛圍對查克之後電影的拍攝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查克在1990年開始從事攝影和導演等工作,因為時運不佳,拍攝 廣告和MTV 成為了他主要的工作。他在廣告和MTV導演的工作崗位上穩紮穩打。
要知道 廣告攝影 比一般的藝術攝影更加需要豐富的技術和技巧,廣告攝影要求技術和技巧的運用是盡善盡美的,因為畫面上的任何微小的疏忽和失誤都可能使顧客聯想到商品的品質。使顧客對商品產生不信任感,從而影響商品的銷售。
這種對細節近乎苛刻的要求使查克的拍攝技術不斷加強,雖然沒有拍攝一部電影,但是卻為之後的成名奠定了基礎。
三、成名
直到2003年查克終於以一部 【活死人黎明】 作為自己的電影處女作,開始了自己的電影拍攝生涯。
兩千年前後是好萊塢喪屍電影大爆發的年代,在大家都做行活賺快錢的時代,查克用自己的方式把這部試水的長片處女作拔到了相當的高度,讓人不得不佩服。
雖然處女作的完成非常不錯,但是畢竟是一部翻拍的電影,查克對於自己藝術風格的追求並沒有在這部電影完全體現出來,直到2006年…
一部 【300勇士】 橫空出世,查克用他自己獨特的暴力美學和幀影如畫的拍攝手法、近乎執著的優秀升格,壓抑灰暗的色彩運用,吸引了一眾粉絲。
300勇士這部電影由於資方的較少介入和查克親子參與劇本等原因,查克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經驗融合獨特的審美及個人風格完全融入了這部電影。
該片上映第一個周末就拿下了7088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查克·施奈德憑此片一舉邁入了好萊塢一線大導演的行列
事實證明,查克早期的電影是被大眾所接受並認可的。
四、風起
這部份要先從華納和它的漫改電影說起
2005年【俠影之謎】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並收獲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
華納看到了漫改電影的前途,既然自己擁有大量漫畫版權那有什麽理由不再去嘗試拍攝更多的漫改電影呢?
於是華納大手一揮,守望者電影正式立項,而當時剛收獲了【300勇士】的成功並受到諾蘭力薦的查克似乎成為了指導這部電影的不二人選。
2007年9月17日,由查克施尼德指導的【守望者】正式開始了拍攝。
經過了一年多的拍攝和後期,這部「特別」的漫改電影終於上映了,拿下了5565萬美元的周末票房佳績,並從此奠定了查克在好萊塢不可動搖的地位。
但是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初卻飽受爭議,對比當時主流的超英漫改,這部【守望者】既沒有華麗的特效也沒有緊湊的劇情,有的地方更是讓人看的一頭霧水。
風評也自然出現了兩極化,了解過漫畫原著的觀眾將這部逐幀還原漫畫的電影視為神作,而沒看過漫畫的觀眾也以晦澀難懂和節奏太慢為由將其視作華納和查克的失敗之作。
第十一屆青少年選擇獎的獲得也證明了其特殊的受眾。
但是對於查克施尼德自己來說,這部電影是完全符合預期的,他將自己對冷戰時生活的感受和自己獨特的風格完全展現了出來。
從【300勇士】到【守望者】可以看出查克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對自己藝術理念的執著與追求。
這也是之後「悲劇」發生的導火索。
守望者之後,查克有陸續拍攝了【守望者傳奇】和【美少女特工隊】。
同樣,這兩部電影有著濃濃的「紮味」。
【守望者傳奇】 連原著作者凱瑟琳·拉斯基都對影片所呈現出的絢麗世界贊嘆不已。
【美少女特工隊】 作為查克的首部原創電影,他盡情發揮想象,將獨有的視覺風格發揮到了極致。
這幾部電影讓查克施尼德吸粉無數,人們沈醉於他的電影中獨特的魅力。
五、雲湧
在講這部份之前,先說個重點,查克施尼德到目前為止只拍過一部原創電影。在指導的翻拍或是漫改電影中電影情節設計完全可以依靠原著中優秀的劇本,人物設計
2013年在隔壁漫威電影宇宙已經走到了第五個年頭的時候,華納開始了自己的 DCEU 的構建,而他們選擇了查克來塑造這個即將構成的宏大世界。
華納應該是看到了【守望者】的成功,認為查克有能力也有才華來完成電影宇宙的構建,但是華納忽視了一點,電影宇宙和純漫改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也許兩者同樣可以享受原著優秀的分鏡和人物設計,但是電影宇宙的構建無法將漫畫偏線性的敘事完全照搬。
問題來了,查克對劇情的把控真的足以將漫畫變為豐滿的電影宇宙嗎?
答案是有,但不夠。
經過了一年多的拍攝和後期,DCEU的第一部電影【鋼鐵之軀】上映,2.25億的成本收貨了6.68億的全球票房,對比隔壁【鋼鐵俠】1.4億成本5.8億票房,顯然這部開山之作並沒有達到華納的預期。
但是華納仍然選擇了相信查克,於是宇宙中的第二部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於16年上映。
而這部電影成了查克也是DCEU悲劇的開始,作為大本蝙蝠俠的首次亮相,角色身形與諾蘭三部曲中蝙蝠俠的差異受到不少人的詬病,但這還不是這部電影真正被人們批評的地方。
院線版較高的觀看門檻,劇情邏輯上存在的問題,查克獨特的暗黑風格與主流超英電影的不契合都成為了主要的問題。
最終2.5億的成本換來了8.73億的全球票房,仍然沒有達到華納10個億的目標。
對這部片子, 華納和查克都得背鍋 。華納胡亂刪減導致BVS混亂不堪,查克擅長漫畫改編的電影,尤其擅長力量感十足的打鬥戲,但他卻不擅長劇情的設計和商業化的改編,所以BVS片子節奏很差勁。
到了這裏查克作為電影宇宙的指導的不足之處顯露無遺,誠然在鏡頭,分鏡,光線等方面查克都是頂尖水平,但是敘事方面由於原創電影過少,直接操刀宏大的電影宇宙對於查克來說確實很容易失誤。
就在DCEU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一部 【神奇女俠】 以優秀的口碑和票房給DC也給查克回了口血。派蒂傑金斯的加入在電影的節奏把控上做的的確比查克獨自指導要好。
從這幾部電影中可以看出,查克從來沒有放棄他自己對電影風格的追求,即便這種風格對電影的商業化並沒有幫助。
六、聯盟
在幾經波折後,紮導鏡頭下的超級英雄終於聚首,2016年【正義聯盟】正式開拍,但是一場始料未及的災難卻將英雄們的集結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度。
在經過了之前查克指導電影的平淡票房後,華納開始對查克的暗黑風格提出了質疑,並在劇組安排了名義上的監制,實際上是為了監控查克的拍攝,避免再次出現電影過於黑暗風導致與市場不符的情況。並重新招募了此時正在籌備電影【蝙蝠女】的喬斯·韋登來幫忙「重寫一部份場景」。
「我以為與韋登的合作會非常有趣,也希望他可以創作出一些絕妙的場景來。」查克說道。
很快,韋登便從華納的手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權力。他不僅僅是在重新拍攝某些場景時提供建議,甚至開始自行執導一部份片段。
而這時的查克正在經歷喪女之痛,女兒秋的離開加之華納高層的不信任終於讓查克狠下心來放棄了正義聯盟的指導。
當施尼德離開華納時,他帶走了自己的筆記本。裏面存放著一份屬於他自己的、4小時時長的正義聯盟剪輯。(畫重點)
2017年幾經周折,這部難產的【正義聯盟】終於上映了,人們也終於可以看到英雄們的熒幕集結。
但當觀眾走進影院看到那些忽明忽暗的色彩運用,毫無威懾力的boss,時不時出現的下流笑話,人們失望了,DC的粉絲聽著別人的嘲笑,紮導的粉絲一聲不吭,已經不用再講什麽票房什麽口碑,人們早已將聯盟貶的一文不值。
那麽這次聯盟的失敗到底又是誰的問題呢,韋登?華納?查克?都不是,但也都是
尾燈錯在強行加上惡俗片段,錯在強行將電影風格割裂。
華納錯在高層決策失誤,錯在不信任查克,錯在過分追求電影商業化。
查克錯在執著的使用自己想要的風格不主動貼合市場,錯在劇情改編不夠完善。
當然,這不是結束,聯盟永遠不會只是一個聯盟,就當大家都認為查克完了,華納完了的時候,聯盟,出現了。
不知何時,查克保留了一份導剪版的訊息流傳了起來,全世界熱愛DC熱愛紮導的人自發的集結了起來,呼籲放出導剪版。
於是在四年後,【正義聯盟導剪版】在人們的期待中上線了,完整的敘事,驚喜的彩蛋,優秀的色彩,分鏡和配樂無一例外鼓舞了憋屈了四年的人們,他們現在可以自信的說自己喜歡的是DC喜歡的是紮導。
結語
我知道最後一段我寫的比較主觀,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紮導的,所以專欄的第一位導演選擇的是他,我想說的是導剪版並不是完美的,但它不只是一部電影,它是所有熱愛DC,熱愛查克施尼德的人們,它是聯盟,也是聯盟。
————————————————————————
我知道查克施尼德爭議比較多,希望大家理性討論
我會開設一個專門介紹導演的專欄,喜歡的可以點贊關註一下 @影視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