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方法是以徹底改變「學習態度」為目標。
若是為了一兩次「強迫自己學習」,其實很簡單,找三兩個同學一起去圖書館、自習室,把手機調到飛航模式,借助「社會情境」即可讓我們順利進入學習狀態。
但如果能調整對學習的態度, 讓學習變為一種享受 (我就一直是這樣),豈不是一勞永逸?
但在介紹解決方法前, 我們先看一種 完全相反 的情況:
如何把愛好變成討厭的事情 ?
比如,遊戲、網癮、直播、綜藝、煲劇
一個經典社會實驗是這麽做的:
一群男孩經常玩一種暴力遊戲,一個老人(科學家)於是給每人一些糖果(孩子特別喜歡的那種)以表示對他們堅持玩遊戲的「獎勵」;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每天仍堅持獎勵,但額外遞減。
到了第五天,老人照例出現,但不給孩子們任何獎勵,事後,孩子們竟然突然不愛玩該遊戲了。
這個實驗很經典,各類變種實驗都得到驗證(成功的前提是獎勵須源自第三方,其實驗者不知情。比如你自己獎勵自己,是沒效的)
為什麽人會出現這種詭異的態度轉變 ?這背後其實是社會心理學的 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理論在作祟。
人的自我信念與自主行為產生矛盾時,會體驗到劇烈的「緊張」,為了消除這種不適感,一個人會透過改變態度來保持一致。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們本來熱愛遊戲,但後來玩遊戲的時長同時受到了正相關的報酬(糖果)激勵,於是孩子會逐步認為玩遊戲是為了報酬(態度轉變),以至於報酬停掉,孩子就沒那麽愛玩遊戲了。
認知失調理論影響重大,涉及的各類相關研究已達2000多,它能準確的解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各種詭異心態轉變,比如:
為什麽「認知失調」會讓我們改變「態度」?
因為所有人骨子裏都有「維護良好自我」的傾向,但當我們的行為與此相沖突,比如,傷害了無辜的人,那我們唯有透過對受害者「尋找負面解釋」來掩蓋我們的「罪行」,比如,認為這個人不是善茬,是「罪有應得」等等。
*歷史中的種族屠殺背後也是這種心理在作祟。那麽,這個心理跟我們的問題有什麽關系?有心人應該想到了, 我們可以反過來利用這種「認知失調」的心理來讓我們「愛上學習」 。
註意,這可不是心理暗示,而是 實打實的改變態度 。光是用一些技巧「逼迫」自己學習有什麽用呢,這種逼迫會大大影響了學習成效,唯有徹底改變對學習的態度才是王道。
比如, 我自己就是利用這個技巧改變我對工作的反感 的,比如,我昨晚深夜(周末)還在工作,但周邊的人都在娛樂,這也不影響我。
怎麽行動愛上學習?
首先,我有義務澄清一點,我長期研究認知神經科學、教育學、兒童發展及行為經濟學,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 人類天性熱愛學習 。
我們之所以反感「學習」,是後天被家庭、學校、社會長期影響「認知信念」的結果。此處我不展開剖析,有興趣可到我公號檢視專題-自毀簡史(強烈推薦)。
我說這個結論,是想告訴你們,下面的建議,絕非一種「心理學伎倆」、「鬼把戲」,我的建議無非只是讓大家恢復人之為人的靈性與天賦。
好,下面進入正題,我向你介紹一種異常簡單的方法「逼迫自己學習」,但接下來我不能夠解釋每一步背後的深層意義,「解釋」會影響效果:
找張白紙,用你能寫的最工整的字型,寫下一段公開承諾,我 示範 如下(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更改):
* 範例start *
我是XXX,我今天的目標是完成XXXX等學習任務,至少保證X個小時的學習時長。我不是為了父母、老師或者為了證明自己而學習,沒有任何人強迫我學習。
我學習,是因為,我想擺脫被淺薄誇張的娛樂奴役我的時間;我想要洞察繁雜表象背後的真相;我想要在永恒的死亡來臨之前發光發熱在世界留下痕跡……
學習,註定會陪伴我一輩子。
特此,立字為證。
* 範例end *
註意事項:
*以上內容,一定要「 親自手寫 」, 認真虔誠的寫 ,不要手機或電腦打字。
*寫完後 拍照發給親友們 ,並將此視為「開始學習」的訊號。
**中途突然 想放棄 時, 把上述內容用手寫再抄一遍 ,態度要虔誠
*不要氣血上頭定太高的「任務」,前期盡量輕松完成,後續逐漸加強
* 完成 今天的學習任務後,拍照發到群上給親友們 做個「證明」 。
*但 切忌給自己任何形式的外部獎勵 ,如果親友給你獎勵也千萬不要收。
最後,不要以為上述行為「很傻」、「很蠢」,相信我,你先行動了再說。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上述建議不僅是我從科學理論中交叉驗證後篩選,而且經我本人驗證過,經得起考驗。
人與人本沒那麽大區別,但為什麽人與人之間的成就差異那麽大?就是因為多數人只是在想,在觀望甚至在嘲諷。但有些人,已經行動了 。
本答相關理論及關鍵實驗參考索引 :1.Fincham,F.D.,Lambert,N.m.,&Beach,S.R.H(2010).Faith and unfaithfulness:can praying for your partner reduce infidelity?99,649-659
2.Glasman,L.R.,&Albarracin,D.(2006)Forming attitudes that predict future behavior:A meta-analysis of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132,778-822
3.Deci,E.L.,&Ryan,R.M.(1997)Behaviorrists in search of the null:Revisting the undermining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by extrinsic rewards.unpublished manuscript,Unniversity of Rochester.
4.Deci,E.L.,&Ryan,R.M.(2008)Facilita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Canadian Psychology,49,14-23
*有任何疑惑可評論區留言,我會盡量回復*
*後續有新的策略會持續更新,建議收藏、點贊方便後續尋找*
PS,如你學習時遇到以下疑難雜癥,可參考我的研究:
如你感覺 學習方法不給勁 ,可到我公眾號(少加點班)回復:如何學習
如你學習時感到 莫名反感、恐懼 ,可回復:自毀簡史
如你常常 看了很多書但記不住 ,可回復:學習無需記憶
如你想獲得 專家級能力 ,但 不得入門 ,可回復:深度思考
以上4篇專題都是我基於 前沿分子神經生物科學、教育理論、認知心理學 的研究結論,相信能給到你極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