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自己在美國的親身經歷說一下吧,可能某些點在美國的科研體系下比較適用。座標波士頓,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先明確一下,問題裏面「離開科研領域」我理解的是離開一線的研究崗位,不包括很多和研究間接相關的工作 (例如科普編輯,專利管理之類的)。
來這裏工作一段時間了,對於很多我比較了解的實驗室,一個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現象就是研究人員流動速度之快,包括了舊人的結束和新人的招募。以我所在的課題組為例,算得上是業內聲譽和產出都比較突出的實驗室。但是短短幾個月,我已經接連參加了6個farewell party,幾乎每周都有新博後的interview seminar,並且平均每年都會錄用3-4個新人。這對於一個規模不大不小,維持在12人左右的實驗室,已經是相當快的人員流動速度。很負責的說,實驗室氛圍和導師為人都好得無可挑剔,每一個招進來新人都被給予充分的尊重和極大的課題自由度,再加上非常優渥的資源和資金,在這裏工作完全不會有「搬磚「或者「體力勞動」的疲憊感。只要對科學保持熱忱,靜得下心來做事,絕大多數都會有不錯的成果發表。跟一些背景不同的人深聊過,他們離開學術界一線大概有這麽幾個原因:
- 疫情期間的無力感
我是在疫情緩和後加入的,所以認為這個原因有一定時效性。但是疫情真真切切從心理上折磨了很多研究人員,尤其是以濕實驗技能為主的人。在生物醫藥領域,很多高度依賴於動物和細胞模型的實驗都經歷的為期數月的停滯。那段時間,除了不停地參加線上seminar就是寫綜述讀文獻,對於一般時長4-5年的博後崗位來說,看不到底的課題停滯和無法進行有效的學術社交讓他們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很多人對職業發展的看法就是在那段時間發生了動搖。有好幾個前輩就這麽放棄了頗有前景課題,直接去了企業界,做著和研究或相關或不相關的工作,但是至少拿到了可觀的薪資待遇。
2. 學術界在物質上的落差
套用我導師的一句話「現在這個時代,想要留住學術界,必須得下120%的決心,就連100%也不行。」 她非常鼓勵所有人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來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如果想要中途離開,她會親自幫忙推薦並且由衷地為你做了正確的選擇而開心。
波士頓這座城市,毫無疑問有世界一流的生物醫療科研系統,但是紮堆的生物醫藥測序診斷公司使得外界的「誘惑」大得難以想象,加入這些公司起步就有1.5-3倍於博後的薪水,以及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大多數人到了博後的年紀30歲上下,都已經或準備成家立業,對於家庭的責任以及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讓一些人最終對自己的學術夢想做出來妥協。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在這裏投入時間比較多的研究人員很多都是獨居/單身,或者和伴侶有比較相似的工作時間以保證足夠的投入。
在我身邊熟知的人當中,大概有一半的人員會選擇在中途沒有完成課題的時候結束,剩下的又有一半的科研人員會在完成課題並且發表不錯的文章以後選擇企業界,真正堅持走學術道路的其實鳳毛麟角。更有甚者在千辛萬苦拿到K99/R00 Independece Award之後選擇放棄學術道路。我相信,如果有朝一日社會對於學術道路的回饋會更加體面和優渥,一定有更多的人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近幾年,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流學術媒體,例如Nature或多或少會發表一些工作數據統計來提醒學術界的的嚴峻現實,例如:
3. 一線學術崗位的高度競爭
套用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幾年前的一項統計,79%的博士畢業生會從事非學術相關的職業,並且只有0.45%的科研人員能夠如願以償成為教授。
這和近些年美國科研體系中逐年遞減終身教職的崗位的和NIH科研基金資助比例密切相關。的確對於前端的科研崗位,過多的人才湧入並非是一件好事。雖然有很多政策上的問題亟待調整,雖然不得不承認運氣有時候也很重要,但是這樣極端嚴苛的篩選體制,能夠保證這些未來很多年掌握一線科研資源和權威的人,是經過了重重考驗,擁有過硬科研技能,學科眼界以及篤定決心的人才。而那些沒能走到最後的「前科研人員「,並不適合用「淘汰」去定義,更準確地說是在這段旅途中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落腳點。
4. 其他非學術原因
在去年Nature的一項針對全美超過13000名研究人員的調查中,很多學術環境和道德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雖然在我的環境中很少會有經歷,但是他們真真切切存在!
這其中就包括了濫用職權,性別歧視(女性為主),種族歧視,年齡歧視,殘障人士歧視,性騷擾以及對LGBTQ的歧視。這些在美國的大環境中,都是政治正確的紅線,一旦觸碰和被調查,上到HHMI Invesitigtor 性騷擾(例如最近的David Sabatini的性騷擾), 下到一個技術員穿著印有不恰當標語的T恤來上班,都會遭到最為嚴厲的處罰。這些道德問題,不僅僅存在於學術界內部,學術界外部的不公平的眼光同樣不可忽視。例如比較老生常談的傳統社會對女博士的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對女性堅持科研道路無形中增加了壓力。而不幸遭受這一切不公待遇的受害者,很可能會因為心理創傷而離開學術界。
最後做個結語吧,我認為,那些經歷了多年科研訓練的朋友們,無論決定是否留在科研領域,絕對沒有優劣之分和可惜之辭,最重要的是作為個人能否找到屬於自己合適的職業定位,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更好的人。
我由衷地為每一個離開學術界並且在其他方向發光發熱的人感到高興。經過踏踏實實科研的錘煉,我相信他們有能力在社會的任何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扛得住壓力,學得進新技能,實作自己最大的價值。
也希望能結識到更多和我一樣,篤定地走向這條路,並且還需要一些的時間來沈澱自己的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