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我喜歡宅在家裏,有問題嗎?

2021-03-15知識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傾向於把自己「關」起來:享受無人打擾、不用看人臉色的狀態,感覺只要呆在家裏,就什麽煩惱也沒有了……

大家似乎越來越喜歡「宅」在家裏,當個宅男或宅女。

恰逢去年新冠疫情爆發,當大家都被迫「宅」起來居家辦公、上課的時候,可能會不自覺地想: 欸?在家當個宅男/女好像也不錯啊

但事實上,在宅文化興起的日本,已經開始出現相關的疾病,也有越來越多的報道指出,久坐、長期看電視可能導致一系列危害。所以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 與「宅」相關的健康隱患

Hikikomori,宅起來的精神疾病

張三(化名)從小到大一直是個普通的學生,偶爾會遭受別人的排擠。上大學兩年之後,他因為壓力過大而輟學,之後一直在便利商店打工。

三十而立,他開始厭倦兼職工的日子,但也應聘不上正式工作,因而逐漸對未來喪失了信心,走向自閉宅家的生活:每天沒日沒夜地玩遊戲,不願和人交談,生活作息不規律,開始自我封閉。

這就是 Hikikomori ,中文轉譯可能叫 蟄居族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有上百萬人受此困擾,不能正常生活, 每天呆在家裏,逃避社會交往,也對自己的未來毫無信心

「我不想和任何人說話。我什麽也不想做。我甚至沒有拿起電話的想法。我該怎麽辦?」動漫中的Hikikomori | 圖源:漫畫【歡迎來到NHK】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精神病醫生就開始提出 Hikikomori 這個概念,主要用來描述不願意上學的小孩,所以也可以叫做 「拒絕上學症候群」

而伴隨社會壓力增大,這類現象也從不愛上學的小孩,逐漸擴充套件到討厭上班的大人,甚至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日本的衛生部門也開始對 Hikikomori 進行明確的定義,不少精神醫生與專家也開始提倡應該正視 Hikikomori,把它作為一種精神疾病來看待。

相關文章提出的關於Hikikomori的疾病模型,認為它和各種精神疾病共存,但卻缺乏相關的精神疾病診斷方式 | 圖源:Kato T A, et al.

因此很多研究開始聚焦於Hikikomori,並嘗試進行最佳化它的診斷標準,目前認為符合下面全部條件的人就可以被確診為Hikikomori:

  1. 一個人一直呆在家裏不出門,並且主動和社會隔絕;
  2. 把自己和社會持續地隔離至少6個月;
  3. 具有社交障礙等相關的重大功能性障礙或者困擾。
圖源:BBC

看到這你可能會說,這種癥狀是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啊?

答案是否定的。相關的調查研究指出,中國同樣如此。最早在2015-2016年,有研究者嘗試從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上進行調查,根據上面提到的診斷標準,在北京、上海、深圳同樣發現 Hikikomori 的存在。雖然調查樣本比較小(137份調查裏發現9個 Hikikomori),但卻足以讓我們意識到, Hikikomori 並不僅僅是在日本才有的現象

正在看文章的你,不妨也根據這個標準簡單檢驗一下,自己是不是 Hikikomori。

坐久了可能不單單是腰椎疼痛

除了 Hikikomori 本身帶來的精神性困擾之外,「宅」最典型的現象還包括長期在家裏,不是坐著就是躺著,每天刷刷劇、看看番、打打遊戲。很顯然,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健康。

關於 久坐行為 (Sedentary behavior)的研究有很多。早在2000年前後就發現,長期坐著不動,人體內 心血管疾病相關的代謝產物會顯著提高 ,換句話說,天天坐著不動會 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天天坐著,身體攝入的能量很難消耗掉,堆積脂肪,久而久之就會長胖,進而引發各種身體問題。

能量消耗與久坐行為的關系 | 圖源:HealthTepi

研究者還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並不是所有久坐的姿勢都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有研究利用42萬人的問卷調查和遺傳數據,將看電視、看電腦和開車三種久坐方式進行遺傳關聯分析,想看看相關的基因位點、心血管疾病與這三種行為之間的關聯。

結果發現 看電視的時間和後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度相關 ;相比之下使用電腦或者開車和患病的風險就低很多甚至沒有。而且即使根據教育水平、高血壓病史等資訊對結果進行校正,看電視仍然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換句話說,放松身體癱坐著看電視,相比於像開車、在電腦前辦公這樣「專註地」久坐,會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結論就是,不同的坐姿可能對身體健康有不同的影響。

這種久坐我們這邊不推薦哦親 | 圖源:【我愛我家】

其實也不難理解:我們剛剛說過,久坐主要是因為身體代謝降低了,才會容易患病。但是在辦公或者開車的時候,因為需要集中註意力,代謝水平足以消耗能量,某種程度上也就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而當你宅著癱著,刷劇看番玩遊戲時,身體完全放松,代謝並不足以消耗掉多余的能量,心血管疾病也就在不知不覺間悄然靠近了。

還有研究者利用類似的方法,研究不同生活習慣和抑郁癥之間的聯系,發現看電視的負面影響非常顯著—— 經常看電視還可能會提高抑郁癥的風險

此外,如果能積極鍛煉或者多和他人交往,則可以有效降低患上抑郁癥的可能。

進行一定的校正後與抑郁癥風險相關的因素排名 | 圖源:Choi K W, et al.

「宅文化」與健康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與「宅」相關的行為還可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其它的健康問題:比如長期帶著耳機,並且高音量播放,可能對鼓膜造成損傷;一直盯著電子螢幕,對眼睛的勞損也會很大;室內的空氣流通較差,可能會對呼吸系統造成影響等等。

不少人可能會想, 是不是「宅」就和健康勢不兩立了呢?

其實所謂「宅」,或者說「宅文化」,最開始的時候是指對於不同的流行文化,比如動漫、科幻、遊戲、模型等等,喜愛至深而居家不出門的現象,和行為上的「宅」並不完全一樣。

所以本質上講,「宅」和健康並不矛盾。我們完全可以 既體驗宅的過程,也有機會維持一個健康的體魄

比如針對前面講到的久坐現象,研究者已經總結了一套相對健康的行為模型:久坐與 適度-劇烈運動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 )如何相互結合(如下圖)。

加號表示更健康,減號表示更危害身體 | 圖源:Dempsey P C, et al.

對於經常宅,並且不愛鍛煉的我們來說,現在正處於左下角的 「久坐&不運動」 型別,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很高,但是一下子就調整到經常鍛煉的情況並不現實,研究者就提供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案: 可以先適應在日常生活中多站 ,多走動(左上角),具體可以參考超市老板或者便利商店店員,雖然沒有運動,但也能維持一定的能量代謝。之後再慢慢增加日常的鍛煉,進而實作減少久坐的健康生活。

這可能也是為什麽現在會流行在辦公室使用升降桌,或者創造可以站立辦公的環境。

圖源:unsplash

而對於 Hikikomori 患者而言, 積極的家庭照顧,獲得患者所需要的心理關註,並且及時進行專業的心理治療 ,這類精神疾病也是可以治愈的。甚至有報道說,像是可以去戶外遊玩的線上遊戲【Pokémon Go】,也可以幫助這些患者走出家門,回歸社會。

但是據說玩膩了患者還是會縮回家裏,只能說是一個還需要改進考的治療方案 | 圖源網路

「宅」和健康並不沖突,關鍵是要怎麽合理看待「宅」,以及如何去付諸行動,改變自己的生活作息。

仔細想想, 也許「宅」僅僅是一個借口,束縛你的並不是「宅」,而是你誤解的「宅文化」——怠惰和放縱自己,因為它們帶來的「快感」太過迷人;反觀健康生活,你會覺得堅持實在是太難了

但大多數時候,你只是缺少那一份小小的決心。試一試,說不定你會品嘗到不一樣的「快感」和收獲。

參考資料:

  • Kato T A, Kanba S, Teo A R. Hikikomori: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assessm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9, 73(8): 427-440.
  • Teo A R, Gaw A C. Hikikomori, a Japanese culture-bound syndrome of social withdrawal? A proposal for DSM-V[J].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10, 198(6): 444.
  • Liu L L, Li T M H, Teo A R, et al. Harnessing social media to explore youth social withdrawal in three major cities in China: cross-pal web survey[J]. JMIR mental health, 2018, 5(2): e34.
  • Owen N, Healy G N, Dempsey P C, et al. Sedentary behavior and public health: integrating the evidence and identifying potential solutions[J].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020, 41: 265-287.
  • van de Vegte Y J, Said M A, Rienstra M,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for leisure sedentary behaviour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10.
  • Choi K W, Stein M B, Nishimi K M, et al. An exposure-wide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modifiable facto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177(10): 944-954.
  • Dempsey P C, Owen N, Biddle S J H, et al. Managing sedentary behavior to reduce the risk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Current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