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貓一時爽,一直擼貓一直爽」。
時至今日,貓奴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沒有任何人,能逃脫貓咪的真香定律,沒有!
但你知道嗎?
你能光明正大地吸貓,全都得益於這個男人: 【路易士·韋恩的激情人生】
![](https://img.jasve.com/2024-1/112efe6a75dea910bf6987bf92400f13.webp)
19世紀80年代,英國倫敦。
這裏被大西洋環繞,氣候暖濕而多雨...
路易士·韋恩,是個20歲的英國紳士...
出身新貴卻徒有虛名,父親去世後,沈重的養家壓力,幾乎壓垮了他。
![](https://img.jasve.com/2024-1/18cb3d57e36a3601abc81054f7c3e95a.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c48dadc1586242c4dccc752636b3f244.webp)
他先烏莎吉唇,體弱多病,10歲之前被禁止上學。
等到終於可以上學,又因個性內斂,不被老師喜歡,被同學排擠,愈發孤僻...
從小到大,每晚準時報到的噩夢,黑暗混亂,如鬼影般纏結不斷。
如無意外,他將一直獨來獨往,一天工作14小時掙錢養家,然後孤獨死去...
直到這一天,路易士遇到了艾米麗,他的命運改變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76b1a8044c1bfd0de55743809ea14cac.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6f4c0b1c91e42544ec19c83ab064e757.webp)
在世俗的眼光看來,艾米麗只是個又老又醜的窮女人。
家庭教師的身份,說白了,就是一名卑賤的下人。
況且她還比路易士大了整整10年。
![](https://img.jasve.com/2024-1/ffe082b8bd9e43561bd88e9eeec0b6ca.webp)
可是路易士遇見她,就像大海上漂泊無依的孤帆,遇到了港灣。
她能理解他的噩夢,他的古怪,他的恐懼...
在艾米麗的身邊,縈繞路易士許久的噩夢,似乎消失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adb8cdfa65b968e634af207144ff4106.webp)
他們結婚的訊息,宛如平地驚雷般,炸出了全鎮愛嚼舌根的八卦者。
韋恩一家,迅速成了當地人茶余飯後的談資和笑料。
據說,有人聽到訊息後,立即就吐了,因為紳士和底層貧民的結合,就是一件令人作嘔的事情。
婚禮當天,除了2位密友當證婚人,雙方家庭都沒有親人出席。
![](https://img.jasve.com/2024-1/8c40eb9adb3f71e699bae94cb6c1e6ee.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ec7f6209a24d78bf7420070e9a859db0.webp)
然而,寂寥的婚禮和不被祝福的婚姻,並沒有打敗這對年輕夫婦對愛的渴望。
他們一起布置新家,一起畫畫,聊天、郊遊、堆雪人...
他們還養了一只可愛的貓,叫彼得。
兩人一貓,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https://img.jasve.com/2024-1/111fe442634012faae397100f45c72e2.webp)
但,快樂的時光戛然而止。
熬過了世俗眼光和流言蜚語,他們卻敗在了這場真正的噩夢當中...
![](https://img.jasve.com/2024-1/29446f50a5b192bcb4ec0e258598a8a5.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f238d6a1f65050b5c4582e2bb62c295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d35bdaf40083be4a5d3bbb93ae20c130.webp)
電影 【路易士·韋恩的激情人生】 於2021年10月22日在美國上映,改編自英國著名插圖畫家路易士·韋恩的真實經歷。
他不止是一位普通的插畫家,他還是全球最著名的貓畫家,甚至覆寫了英國歷史。
網友評論: 大概是今年最容易被忽略和低估的一部好電影。視聽語言高度統一,服化道滿分,兩位主演的表演滿分。整個畫面也太美太舒服了,每一幀都可以截圖桌布。
![](https://img.jasve.com/2024-1/27cc9db655de95f7ebfb6521cf9e8b55.webp)
導演福田知盛,英籍日裔演員,因【那些花兒】,被大眾看見其執導能力。
他擅拍文藝電影,不以情節推動劇情,而是挖掘人物背後細膩的情感。
![](https://img.jasve.com/2024-1/dde111a252dd83e772dd21f6bec43978.webp)
至於男主角路易士·韋恩,由善於塑造怪誕天才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
在國內,他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卷福」,因飾演神探夏洛克走進大眾視野。
接到路易士這個角色,本尼很開心,他說:他的勇氣與不滅的童心,令我深受觸動。
![](https://img.jasve.com/2024-1/21a941a51ba139e38f4e96c07110c10d.webp)
按理說,影片陣容強大,又有真實原型支撐,評價理應不低。
然而,它的豆瓣評分卻只有7.5分(發稿時已漲到7.6)。
其實個人覺得,評分略低,可以打7.8分以上。
![](https://img.jasve.com/2024-1/13741556d1e2d867a261ba6bdb15dfea.webp)
影片將路易士·韋恩的一生,走馬觀花式地拍出來了。
很多網友不喜歡這個風格,覺得內容太糅雜,不知道重點到底是才華,還是愛情,還是貓。
這或許跟題材有關。
如果有看他的傳記,就知道,電影還原度有90%以上。
![](https://img.jasve.com/2024-1/da89c6cde1ec92b1a34c1193b9ccd7f0.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0a1295567a21e7f463fedd7ec3a0840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2b41ce46270912daa0e6171aac78e2ab.webp)
作為一部傳記片,它或許不夠出彩,但也並不拙劣。
參照傳記中的一句話:路易士·韋恩的一生,可能不夠傳奇,但絕不普通。
愛情,才華,和貓,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才華或許是與生俱來的,但愛情和貓,是他生命的燃料。
![](https://img.jasve.com/2024-1/eeb652f8ac8797770dc993271c981524.webp)
新婚不久,艾米麗就被確診乳癌。
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她疼痛難忍。
除了幫她加大麻醉劑量,路易士無能為力。
為了哄妻子開心,他教彼得耍些小把戲,還畫下了各種姿態的彼得。
艾米麗很喜歡這些畫,並鼓勵他將畫拿給編輯看。
誰也沒想到,他會因此一舉成名,甚至覆寫了英國歷史。
那一年,憑借一幅【貓的聖誕聚會】,他在業內打響了名氣。
隨著邀約越來越多,他不僅積累了名聲,還開創了獨特的畫貓法。
別人稱之為,「路易士·韋恩貓」。
有作家稱:在英國,假如有貓長得不像路易士·韋恩畫筆下的貓,那它們應該為此感到羞愧。
他是第一個給貓咪穿上衣服的畫家。
他筆下的貓咪,雙足站立,打著領結。
有的貓穿著筆挺的西裝,有的貓穿著優雅的裙子,就像我們身邊的紳士淑女一樣...
它們交流,玩耍,彈琴,看書;
它們狡黠,有趣,可愛,機靈...
它們顛覆了貓咪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要知道,在此之前,貓咪在歐洲大陸一直被視為「不祥之物」。
基督教勢力將貓咪打成「惡魔的使者」,屠殺貓咪早已常態化。
當時的基督徒,最喜歡在盛典上,用不同的變態花樣,虐殺貓咪。
比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加冕禮,現場活活燒死上千只貓咪。
英國還曾經立法禁止養貓,貓主人隨時面臨牢獄之災,甚至極刑。
在中世紀的油畫、書籍插畫裏,對貓最典型的「汙蔑性」表達,就是它舔自己屁股的猥瑣姿態。
隨著「路易士·韋恩貓」一炮而紅,貓咪們悲慘的命運,終於被覆寫。
再加上,路易士·韋恩當選英國貓俱樂部主席,致力於消除國人對貓咪的偏見。
他說:貓在英國一直受人鄙視,我想徹底改變它們的地位,讓它們得到更好的照顧,讓它們得到一個真正安穩的家。
在他的宣導之下,愛貓的人越來越多,大眾逐漸把愛貓當成一種興趣、一種潮流。
有貓奴對他感恩戴德:謝謝你讓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養貓。
然而,名氣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實際的好處...
很多人會把不想要的小貓丟到他家。
他們認為他理所應當照顧這些被遺棄的貓。
與此同時,由於不善商業,他並沒有掙到多少錢。
一方面,他羞於談錢,導致收到的酬勞,遠遠低於作品本身的價值。
另一方面,他沒有版權意識,只會一次性出售畫作,商人付一次錢就可以用它不斷獲利。
大街小巷都是他的畫,但他本人卻入不敷出。
他要付房租,要養一家七口。
他只能拼命畫畫,沒有任何喘息的時間。
落魄的時候,他甚至經常用畫抵償各種款項。
盡管如此,在這期間,他依然不遺余力地推動動物福利事業。
他慷慨捐出畫作,籌建動物活動。
他反對給狗日常戴嘴套的提議,更因此得罪了政府和協會...
此時艾米麗已經離世,除了彼得,他身邊沒有任何慰藉。
艾米麗還在世時,他對她說:我不知道生活為什麽如此困難,但你的出現,讓我的生活變得溫暖、友善、美好...
可艾米麗的離世,也一並帶走了他的笑容,他變得愈發古怪。
他不會跳舞,但卻總是穿戴整齊地出席舞會,當眾一個人跳舞。
或許,他只是在懷念他的艾米麗。
如果她還在世,他就不用孤零零地跳一支獨舞...
再後來,彼得也離世了。
它躺在他的手中沒了呼吸,那麽安靜,那麽平胡,仿佛又變成了當初那只小奶貓...
是彼得,鼓舞著艾米麗抗癌的信念,也是它,影響著路易士的事業。
痛苦讓他神誌不清,他的思緒時而飄回過去,時而跌入現實。
那時候新婚伊始,彼得依偎在艾米麗的懷裏,無憂無慮地玩鬧。
路易士守在艾米麗的床邊,專心致誌地畫彼得的模樣,一畫就是幾小時...
那是他生命裏,最痛苦卻又最美好的時光。
可一晃神,艾米麗因病去世,彼得也失去了呼吸...
路易士的心靈,仿佛被丟進了熊熊燃燒的烈火。
他哀嚎、顫抖、哭泣,卻對命運無能為力...
作為羅馬天主教徒,他從不相信靈魂的存在。
但此刻,他卻強烈希望這個世界真的有靈魂。
他說:我希望所有的動物死後都能得到報酬,尤其是我的彼得,只有這樣,才公平。
從此以後,他沈浸在畫貓的世界,一刻不停。
他的畫,給孩子們帶來了無限快樂。
成千上萬的孩子都渴望能在聖誕節,收到一本他的畫冊作為聖誕禮物。
那時候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聖誕節如果沒有一幅路易士的貓畫,就像聖誕布丁沒有葡萄乾。
沒有人知道,這個給全世界帶來無限歡樂的男人,背地裏正遭受噩夢的折磨。
艾米麗去世,彼得去世,母親去世,妹妹去世...
他生命中的光,點燃又熄滅。
那些給予他寬慰的人和物,一個接一個地消逝...
他患上了焦慮癥,精神狀態每況愈下,後來慢慢發展為精神病...
他仿佛又變回當年那個脆弱的小男孩,困在無窮無盡的黑暗中。
痛苦、絕望、孤獨、恐懼...
他筆下的貓,也由活潑機靈的「擬人貓」,變成了恣意張揚的「萬花筒貓」。
人們驚艷於他筆下的貓,像艷麗的玫瑰自由綻放、野蠻生長,卻不知道,那是他用深入骨髓的痛苦和血淚澆灌出來的成品。
他一生都在畫畫,中風後,生病後,摔斷鎖骨後,住進瘋人院後,直到臨死那一刻...
正如網友所言:他奔波於風雨中,寄情於無數只貓,活得邋遢、痛苦與隨便;然而畫作是他的語言,寫下他內心深處各種對這個世界特殊而又矛盾的表達...
他曾經以為他妻子勸他畫貓,是為了拯救貓咪悲慘和被誤解的命運。
於是他沈浸在在畫貓的世界裏,緬懷著她。
直到旁人告訴他:她只是為了讓你不再孤獨...
回顧他的一生,那些真正的快樂時光,加起來不過寥寥幾年,此後便是無盡的深淵...
或許,他是不幸的。孤苦半生,落魄半生,勞勞碌碌終其一生...
但他也是幸運的。他輝煌過,勇敢地愛過,也被深深地愛過...
那些幸福時光,如此短暫,但這點微薄的甜,卻足以治愈他一生的苦。
然後,他將自己最深最痛的傷口掰開、揉碎,挑出僅剩的一點慰藉,註入他的筆下,成為源源不斷的力量...
而他帶給人們的快樂,卻延續了上百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長按保存今日份推薦
- 每天遇見一部好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