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當我們走進全國各地的關帝廟,除了可以看到威風凜凜、莊嚴肅穆的關公塑像,還可以看到關公的左輔右弼:左手下一位持將印(或手捧【春秋】)的玉面小將是關公的長子關平 [1] ;右手邊另有一位將軍,他黑面虬髯,橫眉怒目,張口叱咤,持刀侍立。這位將軍正是關公忠誠的夥伴與得利的助手,也是本文的主角——周倉。
(一)周倉的人物形象起源及歷史原型
周倉的形象與名聲,早已深入民間大眾心中,然而遍覽史料我們就會發現:歷史上的關羽,並沒有一位名叫周倉的手下。
周倉這一人物最早現身,應當在元代話本【全相三國誌平話】以及元曲大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關大王單刀赴會】中。【平話】是【三國演義】的藍本,行文比較粗糙,人物事件也略顯混亂。該書中的周倉以諸葛亮手下將校的身份出現,而非關羽的跟班。他受諸葛亮派遣,用木牛流馬押運糧草,後來木牛流馬被司馬懿截獲,周倉又被派去戲弄司馬懿。或許【平話】作者創造這樣一個人物且為其取名為「周倉」,最初目的就是讓他與運送軍糧產生聯系 [2] 。
在元雜劇【關大王單刀赴會】中,關漢卿先生將周倉設定為關羽的貼身護衛 [3] 。該作品中周倉的歷史原型比較明確,應當來自史書中關公身邊的一名將校: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 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三國誌·吳書九·魯肅傳】
經過關漢卿先生的拼接,這位在吳蜀雙邊會晤中直言呵斥魯肅的無名將校,終於有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周倉。這一創舉也成為了民間文藝作品中周倉形象的濫觴,後來,包括【三國演義】在內的小說、評書、戲劇等作品多沿襲這一設定,同時透過不斷的藝術加工使周倉的形象更加豐滿,更加深入人心。最初出現在【平話】中的周倉,反而隨著新人物形象的確立與走紅,逐漸湮沒無聞。
(二)淺析【三國演義】中的周倉形象
【三國演義】中周倉的人生軌跡比較清晰,雖然作為配角並無太多戲份,但亦有可圈可點之處。透過這些情節我們還可以大致總結出該人物的一些特點。
周倉初次登場是在小說第二十八回,作者借裴元紹之口與關公之眼,介紹了周倉的外貌、本領、籍貫、生平等資訊。按原著設定,周倉乃關西人,生得黑面長身、板肋虬髯、形容甚偉,更兼兩臂有千斤之力。周倉初為黃巾張寶部將,在張寶死後嘯聚山林。周倉仰慕關公威名許久,故而誠心相投。這一段描寫的周倉一片赤誠,言語無不發於肺腑,細品之下,令人動容 [4] 。
在後續情節中,周倉便作為關公貼身持刀護衛的角色出現,與關平共同擔當關公的左膀右臂,一如我們在關帝廟中所見。
原著第六十六回,關公單刀赴會,周倉貼身護持,聲勢雄壯:
辰時後,見江參考
- ^ 筆者按:【三國誌】載關平為關羽親子,【三國演義】改作義子,但史書與文學中的關平均為關羽長子。
- ^ 詳見【三國誌平話】
- ^ 詳見元雜劇【關大王單刀赴會】
- ^ 詳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