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是因為怕被認為無能。
期末考試又到了,總有這麽一群人,天天說「又是沒有復習的一天」「又浪了一天好慌啊」,不學習的氛圍讓你也放松了緊繃的神經:大家都不復習,整體都考不好也就相當於整體都還不錯嘛。
結果考完試後,你確實沒考好,但這些嚷嚷「沒學習」的人們呢?一個個都拿到了高分。
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一次、兩次,單元測試、期中考、期末考……而直到後來你才發現,真的沒復習的只有你,而那些「虛張聲勢」的人,都是一邊裝貪玩,一邊在背地裏偷偷努力拼命學習的。
天吶,何必呢?只是因為彼此是競爭對手,就要用這種方式讓別人放松警惕嗎?這些「拼命假裝不努力」人,到底是怎麽想的呢?
「不敢說我努力,是因為我怕被看出無能」| 自我價值理論
其實拼命假裝不努力的人,內心也是緊張和害怕的。
如果考試沒考好,會有哪些原因?
運氣不好?不夠努力?自己太笨?
真實的原因有很多,而拼命假裝不努力的學生最怕的是最後一個。
從我們小時候,老師就會說「這個孩子腦袋瓜兒挺靈光的,就是不努力」,來為一個孩子欠佳的成績找理由;而在我們長大之後,自己也會逐漸意識到,承認「自己笨」這件事太殘忍了,這威脅到了我們自己存在的價值——擁有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能力。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的眼光下,「能力」都是我們的核心價值,這個「能力」其實包羅永珍,研究者的定義也各不相同,但在生活中說起它時,我們總會認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近乎個人本質的東西,而「笨」,就是對它的否定。
我們會竭盡所能維護自己「有能力」的形象——無論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一個每天熬夜才能考到90分的人,和一個整天吃喝玩樂最後輕松考90分的人,誰會被認為是「更有能力」的呢?
大部份人都會覺得是後者,甚至老師也會如此。老師們雖然贊揚努力、會幫成績不夠好的學生找到「不努力」的借口,但當一個學生非常努力仍然不夠成功時,即便老師不懲罰他,也會在心裏「看不起」他[1]:「笨鳥先飛,如果不是笨,他為啥會這麽努力」?
所以,為了捏造一個「有能力」的形象,有些人就會一邊拼命努力,一邊又拼命假裝不努力了。這樣,成功時,他們的成績就更有價值,讓人覺得「他有能力到不復習也能考好」;即便失敗了,也能用「沒復習」這樣的借口打掩護,免得被別人覺得無能。
如果把對成功的向往畫成縱軸,把對失敗的回避畫成橫軸,那麽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他們就是右上角的矛盾體: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懼怕失敗,對任務又愛又恨——這種人在科溫頓的自我價值理論中被稱為是「高驅高避型」的人,俗稱「過度努力者」[2]。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拼命假裝不努力。在座標軸中,還存在著另外三種人:
拼命努力且不假裝的人:左上角的「成功定向者」雖然渴望成功,但也並不害怕失敗,他們不怕被嘲笑,只要能夠真的學到東西。對這些人來說,學習真的會令人快樂。
拼命假裝努力的人:右下角的「避免失敗者」就跟上面的人相反,他們非常害怕失敗,但又不喜歡學習,所以會一邊假裝努力,一邊偷偷劃水,幻想考試取消、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或騙自己「考試根本不重要」。
拼命劃水的人:左下角的「失敗接受者」是最「佛系」的,對是否成功漠不關心,考試也阻止不了他們拼命劃水、放飛自我,這種首先自己放棄的方式,避免了別人對他們「無能」的評價。
「成績排名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成就目標理論
顯然,拼命假裝不努力,四處散播「不要學習了起來嗨」的言論,並不利於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會讓人討厭:這就是「學婊」吧。
但「學婊」們也很難受的:夢到考試失利而驚醒,懷疑自己的智商,害怕別人的評價……他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只為在成績排行榜的前列找一個位置。
成績排名真的有這麽重要嗎,甚至比知識本身還值得被吹捧?
要理解「學婊」們,我們需要追溯到自我價值理論的前身——德維克的成就目標理論[3]。
看重成績排行的「學婊」們,關註如何超越別人,讓自己顯得最聰明、最棒,這是懷有強烈的成績目標的表現;而踏實努力、只愛學習的人們,關註的是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知識,並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深度來評價自己,成績排行對於他們來說並無所謂,這是懷有強烈的掌握目標的表現。
這兩種目標各有優劣,但我們往往更敬佩持有掌握目標的人,他們不會「做給別人看」,而是真正的關心自己、關心學習。
但實際生活中,評價我們的往往是外部的指標:從小到大的學習成績排名,家長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同事的升職加薪,鄰居的有房有車,社會比較無一不在把我們往成績目標的方向推著。其實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尚不會「學婊」,因為那時候的孩子並沒有什麽是聰明、什麽是努力的意識,老師的誇獎也不會起那麽大的作用[4];越是長大、越是競爭激烈,我們才越容易陷入別人的目光中,並為了維護自己「有能力」的形象而陷入「拼命假裝不努力」的漩渦。並且,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會影響假裝的程度(見 @心理守夜人 的這個答案:如何用心理學解釋有些人故意掩飾自己努力的現象?)
那該如何「拯救」這些痛苦的「學婊」們呢?
這也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孩子小的時候,老師和家長多強調學習內容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排名和其他獎勵;在我們長大後,少跟身邊的人進行比較,意識到「只有自己的生活才真正屬於自己」,用內心的充實而非外界的評價作為追求的目標——把「拼命假裝」的勁頭都用到真實的生活上吧。
參考文獻:
[1] Covington, M. V. & Omelich, C. L. (1979). Effort: The double-edged sword in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2), 169-182.
[2] 陳琦, 劉儒德. (2007). 當代教育心理學(第2版) . 230-231.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 蓋笑松. (2017). 當代心理科學理論精華. 372-375. 吉林: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4] Barker, G. P. & Graham, S. (1987). Developmental study of praise and blame as attributional cu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9 (1), 62-66.
原文先發於【中國青年報】。
歡迎關註專欄:心理學生看點啥
歡迎搜尋關註微信、微博:心理學生看點啥(WhatPsy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