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有必要買養生壺嗎?

2015-08-31知識

一、前言

各位好,我是abrams2415。 「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裏泡枸杞 」 一句玩笑話卻引無數人沈思。加班也要保持健康,已經成為每一個社會打工人最後的倔強。如果你與我一樣,三餐不規律、作息不穩定、久坐電腦前、皮膚暗沈。那我非常建議你買一個 養生壺。

養生壺的功能絕不僅僅只是為我們提供一杯熱飲,如果你還有「 養生壺=熱水壺 」 這種固有觀念,那我建議讀完本文。我來教大家一起分清燒水壺和養生壺的區別,並教大家如何選購養生壺,推薦幾款值得入手的養生壺。

二、養生壺選購方法

養生壺、養生壺,字如其名養生。民以食為天,天之大包羅永珍。飲食不單是吃飽,而應吃好、吃出健康,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我家人一直崇尚藥補不如食補。

現在市面上的大多加熱產品,使用的並不是使用級不銹鋼材質,而是劣質不銹鋼材料。它可能會在加熱的過程中由於其化學性質不夠穩定,同食品中的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析出的重金屬離子及有害物質影響著人體健康。

以精細烹飪及營養量化的方式達到養生目的的家電產品——養生壺就孕育而生了,它可以烹煮各種食材。類似於電熱水壺,屬於國家強制性認證產品,執行標準是GB4706.1-2005,GB4706.19-2008。

那麽,養生壺到底應該怎麽選呢?

2.1 養生壺大小

首先明確你要拿養生壺服務多少人。如果人多的話建議要選擇1.5L以上,容量大避免不夠分的尷尬問題發生。

如果和我一樣主要是滿足辦公室5S管理不能用大功率燒水壺、兼顧桌面個人養生茶、燒水需要,實作這個冬季的暖飲自由。那麽 mini型養生壺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2.2 養生壺材質

壺身:

▲養生壺的一大標準是采用的是高硼矽玻璃,這種玻璃在1600℃下熔制的。主要原料是硼和矽,無任何重金屬添加劑。具有耐高溫、耐急冷急熱、耐酸耐堿、品質穩定的特性,不產生任何化學變化及有害物質。

鑒於目前養生壺基本都標配高硼矽玻璃,那麽它的厚度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杯身玻璃越厚越不容易意外碎裂。

壺底:

目前市場上的發熱底盤主要分為兩種:

1、不銹鋼底盤: 采用和壺體結合在一起的工藝,內建的圈電阻絲加熱速度更快;

2、玻璃底盤: 經過技術處理後,透過玻璃底部加熱。健康程度高,外觀好,同時工藝也相對更加復雜,成本較高。

養生壺主流基本都使用的不銹鋼加熱盤。前文說過,除高硼矽玻璃外,不銹鋼也可能和食品中的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在不銹鋼材質方面一定要留個心眼。比如加熱盤一般有304或者316,後者不銹鋼SUS316,這種提高了對還原性鹽和各種無機酸和有機酸、堿、鹽類的耐腐蝕效能,同時高溫性強度。

2.3 養生壺功能

養生壺最初設計靈感就是來自家用電熱水壺,為了增加產品的用途,在功能設計上做了許多努力,現在市場上的養生壺除了 泡茶之外,還能夠支持燉、煮、熬等功能。 一壺多用成了核心賣點。

2.4 其它功能

產品功能到位外,顏值、設計細節、使用體驗、是否方便收納都影響最終使用體驗。目前家裏正好有兩款不同品牌mini養生壺。接下來我從以上所說幾點來對這兩款養生壺做一個詳細對比。讓大家真真切切明白養生壺該如何進行選擇。

三、兩款mini養生壺對比

▲去年我買了一個摩飛隨身燒水杯,早上單位裏熱熱牛奶、芝麻糊使用體驗很好。但隨身燒水壺還是以燒水為主,達到溫度後就不再加熱了。所以能持續加熱、體積小巧的mini型養生壺就成了我辦公室和家裏書桌上的香餑餑。

我家目前共兩款養生壺,分別是誌高和摩飛。誌高養生壺是我第一個入手的mini養生壺,用了一段時間了。它主打 價格便宜、 但它 沒有茶籃和燉盅 。而摩飛主打 精致、功能性方面比誌高多了茶籃和燉盅,功能方面顯然要多一些 。兩款養生壺各自針對不同受眾人群,可以說是在售mini型養生壺代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亮點。

3.1 外觀及細節差異

外觀:

▲外觀設計方面,誌高迷你養生壺共2種顏色。分別是 香芋紫 墨玉綠

摩飛mini養生壺共4種顏色可選,分別是 太空灰、輕奢藍、清新綠、典雅白。

高度方面摩飛顯然要矮一些。因為摩飛 把操作界面設計到了把手上 ,這樣減少了發熱盤的厚度,所以高度能做矮。

▲摩飛mini養生壺重0.9Kg,和mini可樂罐放一起能看出它的迷你。尺寸166*102*206mm。

▲配件方面:誌高mini養生壺只有一根電源線和壺身。而摩飛mini養生壺提供了豐富的配件,包括收納袋、燉盅和茶籃。

高硼矽玻璃:

▲摩飛和誌高mini養生壺專為單人設計,容量最小都為200mL、最大600mL;這樣食材也不易浪費。杯身采用高硼矽玻璃,耐急冷急熱、耐酸堿、不和食物發生化學反應。這也是養生壺最基本的配置。

▲誌高mini養生壺杯身高硼矽玻璃厚1.5mm,摩飛厚1.8mm。厚度越大越不容易受磕碰損傷。

細節方面:

▲杯身底部防滑墊摩飛是面積更大的圓圈形狀、誌高為4點式。摩飛mini養生壺的防滑能力更出色一些。

▲兩款養生壺都采用分離式電源線設計,背部三眼電源介面帶防水矽膠蓋。清洗杯身也不用擔心插口進水。

▲壺身質感方面,摩飛采用了磨砂+鍍鉻+精雕logo,打造的是精致小家電的感覺。而誌高整體質感就顯得「廉價」得多。

拓展功能:

▲摩飛mini養生壺相比誌高養生壺,多了茶籃和燉盅。這樣滿足單人泡茶&養生的不同需求。

▲茶籃和燉盅采用了「套娃」式收納,平時再也不怕配件遺失。

3.2 操作便捷度對比

程式選擇:

▲誌高養生壺的杯身容量最大600mL,最低200mL。共5大類功能,包括 燒水、燉煮、養生湯、花茶和保溫 。預約功能最大支持24小時。

▲連續點選切換功能鍵就能在5大類功能中切換。但遺憾的是沒有多場景水溫選擇功能。如果只想喝溫水的話,這款養生壺是不支持的。

▲而摩飛迷你養生壺的操控面板設計在了杯身把手上方,這樣只需單手且不用低頭就能進行相關操作。

▲操作方式采用觸摸式,提供45℃、80℃和100℃三段調溫;滿足不同場景需求外、還增加了15分鐘、45分鐘和90分鐘精煮模式;適合不同食材的烹煮熬。

此外,它的3種時間和溫度可以自由搭配。只選擇溫度,能滿足更多的沖泡、熬煮、慢燉等烹飪需求。

▲即使在黑夜,指示燈亮度也能輕松辨識。寶媽們半夜起來熱奶也不用擔心燈開太亮吵醒寶寶睡覺。

杯蓋:

▲誌高mini養生壺杯蓋沒有不銹鋼濾網。茶葉會隨倒水倒出。

▲摩飛的杯蓋前部有304不銹鋼濾嘴,確保直燒茶水時茶葉不泄漏。

▲此外,它的杯蓋采用蓋中蓋設計,方便不開蓋就能添加水或者補充食材。

3.3 燒水效率對比

▲兩款mini養生壺加熱功率都為400W,在我單位5S管理條例中低於500W不屬於管控大功率桌面電器。外加體型小巧,能從容放置於辦公桌上。

加熱底座兩款都為SU304材質,中間凸起的是智慧感溫探頭,能精確到1℃精準控溫。避免加熱過度和糊底。

▲把兩根K型熱電偶分別放入600mL冷水中,並使用數據記錄儀記錄兩款同功率養生壺的燒水效率。

▲確保K型熱電偶懸浮,不與杯壁接觸。

▲匯入數據到excel分析,紅線是摩飛養生壺升溫曲線,綠線為誌高。可得以下結論:

1、兩款400W加熱功率的養生壺加熱功率幾乎一樣;

2、只有在加熱最後出現差異,摩飛加熱到98.9℃停止加熱、而誌高則到95.6℃就停止了加熱。估計是不同智慧感溫探頭差異性造成的。 雖然溫差並不大,但顯然能加熱到更高水溫的摩飛更好一些。

3.4 燒水噪音

因為迷你型養生壺多放在桌面上,燒水時動靜大容易引來老板的註意。所以燒水噪音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在相同距離上測試,同一時間插上電源燒水。誌高mini養生壺噪音為59dB,而摩飛為54dB。噪音方面的差距還是存在的。

3.5 煮銀耳羹實測對比

大家用養生壺做得最多的甜品就是銀耳羹,過程中是否會糊底、溢鍋,以及烹煮效果都是大部份消費者所關心的,所以這裏也直接測試一下。

煮銀耳羹兩款養生壺差異:

▲兩款mini養生壺內加入600mL冷水和相同量的銀耳。摩飛設定為100℃、90分鐘;誌高養生壺因為無時間功能,所以選擇了燉煮模式。相同時間內啟動。

▲煮的時候一定要開蓋,不然湯水會溢位。摩飛mini養生壺蓋中蓋設計,只需開啟小蓋即可。減少液體蒸發量。

▲經過30分鐘,兩款養生壺溫度都基本達到最高。但比較奇怪的是誌高養生壺顯示壺內部溫度維持在98℃,但壺內動靜沒有隔壁的摩飛養生壺大。

▲又經過30分鐘,兩個壺都沒有糊底的現象出現,摩飛養生壺內的銀耳燉到湯水濃稠狀態。而隔壁的誌高養生壺還是清湯。看樣子誌高養生壺不適合燉銀耳羹這類需長時間讓水保持沸騰狀態的食物。

四、桌面級秋冬養生暖飲

▲深秋的夜晚,辦公或者玩遊戲的同時喝一杯熱茶或燉一些養生暖飲是非常好的,接下來我就展示一下一些常見的養生暖飲,最近都是在用我的新寵摩飛迷你養生壺。

4.1 泡茶&花茶

▲習慣熬夜,所以喝茶也成了我的習慣。家裏各種茶包和花茶。

▲散裝茶葉裝入茶籃,倒入400mL水。設定100℃、15分鐘精煮。

▲深秋夜間氣溫漸涼,喝上一杯茶刮油暖胃。

▲玫瑰花茶即使不放在茶籃中煮也無關系。因為蓋子上有不銹鋼濾網,可阻止倒出。但誌高養生壺就沒有這個濾網了。

4.2 隔水燉

▲一些名貴食材,比如燕窩,由於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蛋白,高溫加熱會導致蛋白質變性,所以隔水加熱能有效減少營養價值的流失。需要使用燉盅進行隔水加熱。這裏摩飛的燉盅就能好的被利用。

▲隔水燉燕窩只需在摩飛養生壺上設定80℃、15分鐘。

▲燉好的燕窩我喜歡加一點桂花醬增加味道。

4.3 銀耳桃膠羹

▲提前泡開桃膠、皂角米和銀耳。加入500mL水,放入這些原料+三顆冰糖。設定100℃、90分鐘。

▲90分鐘後,一碗熱騰騰的銀耳桃膠就可以食用了。

五、總結

其實養生,先要有這個概念、有這個意識,然後養生壺只是工具。每天適量運動,揮灑汗水,真的很棒,運動完來一杯養生茶、菊花茶、水果茶、金銀花茶、或者養生粥、都很不錯!

這時就需要一款適合自己的養生壺。比如我對養生壺的要求是容量不需很大、盡量體積小巧、加熱功率500W以內,這樣能在公司5S管理制度下使用。

選購mini養生壺,除了第一眼的顏值外,首先看功能,目前分為兩種,一種是設定選單的選擇,另一種是時間+溫度自由調控,選單選擇比較適合懶人,但實際功能就比較局限,而時間+溫度自由搭配調控,能夠隨著你食材及用量的不同去調整;

另外,決定烹煮功能的還有配件——是否有茶籃、燉盅等,支持直煮、隔水燉等,如果沒有配件,那得考慮只有單壺直煮的功能,是否能滿足你所有的日常需求;

當然,不能忘記的是看養生壺的用料材質和細節設計,這會直接影響你的安全和使用體驗,例如操作方式、加熱效率等。

經過兩款不同品牌mini養生壺實測對比,更推薦摩飛迷你養生壺。原因有以下幾點:

1、顏值高、一機多用是摩飛小家電的特點。這款mini養生壺也不例外。可燒水、熱奶、燉、煮、熬功能一應俱全;

2、操作界面位於手把頂部,只需單手就能進行操作。水溫可45℃、80℃、100℃。還增加了15分鐘、45分鐘和90分鐘精煮模式,適合不同食材的烹煮熬;

3、400W加熱功率、內建智慧感溫探頭,避免加熱過度和糊底。

以上,是mini養生壺的選購知識以及實測內容。希望對你選購mini養生壺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