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插拔拔好幾天,感覺IKKO推出的ITM05是個用心設計的好配件。
音質方面,它那3.5mm耳機口的推力和音質比索尼ZX505(3500元)還要好挺多,鑒於它淘寶上899元的售價,我覺得值得入,尤其是當你有不太好推的耳機時。
比如余音GY-10、RHA CL750(150歐)、森海塞爾IE800、索尼ex1000等
相比目前流行的「小尾巴」型耳放線,ITM05這種似乎不太費電,也不會顯得累贅。
特性方面,由於官方文案寫的很好,直接摘抄下:
ikko Music Patch ITM05
1.采用兩顆CS43198DAC芯片搭配一顆客製耳放在保持極低失真的情況下保持3.5口1.8v電平輸出
2、在TI電源模組穩定輸出下ITM05的訊雜比達122db!失真達0.0008%支持3.5和2.5兩種輸出埠!
3.同時支持lightning和type-c兩個版本(lightning透過蘋果MFI!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升級系統用不了了~)」
下面盡量言簡意賅:
一看就是大牌
和IKKO Op0一樣附贈一枚胸章,小狐貍的浮雕設計也不知是何意。
說明書可能有必要看下。
額外附贈了類似下圖的「膠布」和兩個防護板(上圖),這倆防護板,我覺得是在不用解碼耳放時,貼在上面,以防膠布幹化的。
貼在膠布上。
膠布的材料是挺特殊,黏性夠大,假如有塵土,洗一洗再粘也可以繼續用。通常情況下,只要不用蠻力,不以特殊角度移動它,它都足夠穩固。
我這個是lightning版本,附贈的也是這種充電線,但它不是給解碼放用的,而是當解碼放連線手機時,想給手機充電不用再額外拆卸解碼放。
下面展示一些IKKO ITM05日常形態圖
個頭稍大,但也合理,頂部是2.5mm口,底部3.5mm口
表層是類皮質材料。日常使用,若不帶手機套,單是靠這皮質背板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滑性。
為何這麽說呢?參考索尼ZX1的「翹臀」設計。
此外,在玩遊戲時,ITM05也能強化握持的穩定性(凸起的一塊防滑皮革),並間接助力遊戲成功
(「吃雞」激烈時,手心出汗可能導致操作不穩,這一小塊墊板還挺好用,我之前完全沒想到它有這個驚喜)
已經接近嚴絲合縫了。
上圖左側是3.5mm耳機孔,緊鄰的方口是個指示燈,只要音樂響起,它就會亮起泛白色的燈,音樂關閉,或是結束音樂類應用程式,這指示燈會稍過幾秒熄滅。
插進iphone充電口的ITM05的插頭外殼處,有個明顯凹陷。
假如不想用ITM05了,那就把大拇指甲嵌進去,往外摳,即可從容拔除。
「膠布」有一定的高度,1mm左右吧,側面看是這樣。
ITM05的插頭能調節長度,即便你帶著手機套用它,也可以靠它的自由「伸縮」調節與手機的貼合性。
一般來說,貼上還算穩,如果是毛料的手機套,翻毛皮之類的,我就不大確定了。
頂部的2.5mm平衡口,一時半會找不到這種口的耳機線了……沒法體驗
音質:
就簡單說下3.5mm口的吧,對比山靈藍芽耳放UP2(最低大概300元),我起初覺得不太可能超越UP2。
但真的超越了UP2,除了響度,UP2稍微再大些(也有限),其余的,像聲音的「控制力」、細節的「銳度」感,瞬態(明快、沖擊性),都要強於UP2。
可能不至於一耳朵秒殺,但聽個一兩分鐘,我覺得大多數人都能察覺ITM05更優秀。
此外,我還試了 搭配IE800 ,除了人聲不太好聽(讓IE800人聲好聽有難度),低音、聲場、大致的厚度感都出來了,比搭配山靈UP2在「解析」層面上好挺多,聽感上給人感覺非常灑脫,流暢。挺爽。
搭配余音GY-10 ,似乎稍微銳利了點,略有一點點發幹,其余的,諸如流暢性、聲場、密度都令我感動。GY-10這耳機,我前段時間,插一個台式耳放,被震撼到了,真的,現在這些百元級耳機驚人的好聽。
然後是 150歐的RHA CL750 ,我一直以為CL750需要用磚型耳放伺候的,沒想到這麽點的ITM05推的剛剛好,幾乎完美,不是說實際聽感聲壓多麽驚人,而是一切恰到好處,耐聽、柔和的高頻都出來了。
以往測評CL750,我用的是各種「磚型」耳放,結果都是太「沖」,高頻有點刺,全是解析……
而此次的IKKO ITM05就沒這問題(至少不刮耳),展現出的是CL750器樂的華麗和人聲的自然。我用這套組合聽了好久,各型別音樂都試了,內心由衷感慨它的銳利終於變成了「清晰」,而不是某些不合適搭配下的「刺耳」。
綜上,也可說ITM05的調音是趨向於高素質下的「耐聽」,它可能不太強調聲音的厚度、低音的兇悍,總體風格更趨近自然、細膩。
如果你喜歡解析好、細膩度高的聲音,在目前的便攜耳放裏,IKKO ITM05還是很驚艷的,真的要考慮下!
推力上,能對付150歐的耳機也沒問題,而且小巧迷你,很棒。愛了愛了。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