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在圍棋學習過程中,有哪些書籍或視訊讓你醍醐灌頂?

2016-02-26知識

我想寫一本圍棋書, 在那個找不到圍棋書(也很難買到圍棋)的年代,是這本書把我領進了圍棋的大門, 就像武林秘笈一樣,讓我突然武功大進……

我學棋是在中國圍棋棋迷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註:現在回頭看,中國的圍棋人口在那幾年裏獲得了一個數量級的增長。我的推測是從百萬量級增長到千萬量級。90年代以後圍棋人口雖然總體還在增加,但像那幾年迅猛的快速增加的時代,可能以後再也不會有了。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並不過分)。

對!就是在80年代中期,圍棋從高高在上、神秘莫測的一種智力對抗,開始走進普通人家,其機緣就是聶衛平棋聖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的奇跡般壯舉。

中國人戰勝了日本超一流棋手和終身名譽棋聖!日本是圍棋王國,但在擂台賽上輸給了中國!哇!好厲害。

圍棋就是這樣透過新聞廣播來到我的身邊。我還記得當時聽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裏鏗鏘有力的聲音:中國棋手聶衛平九段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以一又四分之三的微弱優勢戰勝日方主將,終身名譽棋聖藤澤秀行九段

我始終都無法想象一又四分之三子是個什麽概念?難道把一個棋子給掰成幾瓣?

我想學圍棋。這時候,我看到了一本雜誌【報導文學】。裏面有一篇報導文學叫作【聶衛平打擂】,有一萬字吧,記錄了聶衛平戰勝小林光一、加藤正夫的過程,寫得繪聲繪色。報導文學是80年代特別流行的一種文體,是用文學手法記錄反映新聞事件(人物)的一種紀實性文體。

報導文學有時就像新聞通訊一樣,把激動人心的事件及時地傳達給讀者。

【聶衛平打擂】中,有一些圍棋術語的描寫,如掛角、打入等,當寫到聶衛平戰勝加藤正夫九段的那一局棋時,專門寫了聶老的一步妙手「倒虎」。武宮正樹賽後對聶衛平說,我跟你學了一招,就憑你能走出這招棋,你也應該勝加藤。

這是何等的妙手?我看的心癢難耐,可是我不懂圍棋。

我想學圍棋,這時候,班上 有個同學在聶衛平的威風之下,突然亮明身份:我會下圍棋。誰想學圍棋,跟我來學吧。 「會下圍棋」讓那個同學在班上的地位直線上升。 好幾個像我一樣想學圍棋的同學,一下課就跟著他轉悠,求他千萬莫要嫌我們資質駑鈍,教上幾招。

這位同學確實懂一些圍棋的基本規則,如四個子包圍一個,吃子等等,但是他對真眼假眼有時也分不太清楚,即便如此, 當他傳授了我們「四個子包圍一個」的棋理後, 我們還是興高采烈地下了起來。那時候,跑遍全城的商店,都買不到圍棋。於是一個同學從家旁邊的工地上找來了一些小瓷磚(馬賽克)當作棋子,我們用馬賽克下起了「四個包圍一個」的圍棋。 那位教我們下棋的同學,始終以師父自居,盡管我們很快便互有勝負,難分高下。

雖然我們只知道最粗淺的規則,但圍棋展示出的吃子魅力把我們牢牢吸引住了。我和小夥伴們邊圍邊吃,不亦樂乎。我以為自己懂圍棋了,圍棋——不就是圍了就吃。師父就是這麽教的。直到幾個月後的一天,我在路邊的小書店,突然看到了一本書,名字就叫 圍棋

圍棋—初級讀物合訂本,這本書開啟後,共有六本小分冊,分別是:

1、圍棋入門知識

2、圍棋基本戰術

3、圍棋實用死活

4、圍棋定式淺說

5、圍棋官子初步

6、圍棋布局基礎

作者主要有兩位:杜君果、杜維新

出版社是很怪的名字:蜀蓉棋藝出版社。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中國圍棋讀物水平最高、最專業的第一出版社

我在這個小書店裏,翻開這本書,突然發現我在和小夥伴對局中的一些局面,竟然有絕招可以施用。還有一種叫作「手筋」的招數。

我只看了第二冊【圍棋基本戰術】的開頭幾頁,覺得自己武功大進,平時對局中自悟出來的「枷」「飛罩」「飛」「跳」等等招數原來是最基本的入門級手段,想想「師父」的一招一式,當已不在話下。打個比喻吧,令狐沖學了獨孤九劍後,回想田伯光的快刀,處處都是破綻,取勝簡直輕而易舉。不過,這本書要大概要2塊多接近3塊錢(2塊7、2塊8、還是2塊9,記不清了),實在是買不起。

憑著我在書店裏,看了幾頁的功夫,幾天後,我遇上教我圍棋的「師父」迅速將他殺敗。他還不服氣,被我連斬七八盤,才意識到繼續下下去,只能在連敗紀錄上增加數位。他還嘟囔說:奇怪,我怎麽就突然下不過你了呢。我知道,這是我看了幾頁【圍棋】而已。

這種感覺,大概就跟武俠小說裏經常出現的橋段一樣,某人得了一本劍譜拳經,學了幾招便武功大進,打敗了普通型的惡霸(其實是武俠小說裏武功最低的存在)。一招太祖長拳足矣!

經過省吃儉用,我終於積攢了能買下這本書的錢,高高興興把這本【圍棋】買回了家,按本書的指點,勉勉強強,算是入了門。

雖然,我以後有了一點點進步,但是在當時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時如見武林秘笈的感覺,始終難以忘懷。

這本書在圍棋高手眼裏,或許過於簡單,沒有什麽高深的布局理論,也沒有復雜的飛刀變化,更遠遠比不上【發陽論】這樣真正的圍棋秘傳(日本古典圍棋時代,四大家之一井上家的不傳之秘)。但在我心裏,如果提到圍棋學習過程中印象最深、啟發最大的書,非本書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