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子女、配偶還是父母,當身邊重要的人永遠離開我們時,那些留下的人們註定要遭遇一場重大的悲痛。想和大家分享一點親人離世後,我們可能會經歷的一些情緒以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https://img.jasve.com/2025-2/7f747c5a4a41bf7689fd4c2d9d270bba.webp)
什麽是不健康的悲痛?
首先,健康的悲痛是「悲而不傷」。經歷喪親這種創傷性應激事件後,產生的悲痛是對於現實事件的反應性情緒,這是正常的。 在哀傷中人們會看到愛、珍重與溫情,也正是這些情緒讓人成為「人」。
並且,這種哀傷是一種流動的情緒狀態,會有一定時間限制。它不會減損人的自尊,在一段時間後,人們可以逐漸回到正軌,繼續生活下去。
但不健康的悲痛則是凍結的,看不到盡頭的。人們不知道它會持續多久,且這種悲痛會嚴重損害自尊和身心健康。
與所有其他心理障礙一樣,在正常與異常的悲痛之間永遠不可能存在一道明確的界限。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手段可以衡量,這永遠是需要人們主觀評判的問題。
![](https://img.jasve.com/2025-2/bf424b89fef307e4f23d652723c940e7.webp)
「念你成疾」,當時間成為毒藥
人們常說「時間能夠治愈一切」,但隨著時間流逝,嚴重的悲痛也許會變成一種心理疾病。
延長哀傷障礙 (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就是指一種由親近的人去世引發的病理性哀傷反應。美國精神病協會對於PGD的診斷中,以下幾點是重要的標準:
在所愛的人去世的一年後,仍持續地感到極度的悲痛和哀傷。並且,哀痛感受和行為超越了社會文化規範下正常的範圍;
不能接受所愛之人死亡的事實,會非常回避談及喪失,對於逝者有持續的、大量的懷念;
麻木、冷漠,情感反應減弱。對於任何事物、活動都喪失興趣;或者對於喪失會產生爆發的憤怒,易激惹;
偏執地認為所愛之人的死是自己造成的,或者因為自己沒能早發現一些跡象,導致他人去世;
常有跟隨逝者(通常是重要的他人)一起去了的想法,懷疑自己生活的意義和角色使命。
![](https://img.jasve.com/2025-2/78edd6ecd9b65a6b368a9578821093a3.webp)
為何偏偏走不出來?
面對重大喪失,人們一般會經歷五個階段:
1. 否認 denial: 認為發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這種防禦機制是人們遭遇突然喪失時的緩沖劑,防止被強烈的情緒淹沒。
2. 憤怒 anger: 反擊階段,人們會對他人的死亡產生憤怒:「為什麽要拋下我/離我而去?!」,然而又因為自己的指責感到內疚,進而更加憤怒,並將憤怒轉化為攻擊親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3. 討價還價 bargaining: 試圖爭取時日,也可以稱作「與死神的交涉」,例如在親人去世之前祈禱「讓他過完這個年/這個生日/這個冬天再走吧。」
4. 沮喪 depression: 放棄做任何掙紮,強烈的無助、沮喪、痛苦,對人的哀悼,壓倒了一切希望、夢想和未來的計劃。覺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殺。
5. 接受 acceptance: 最終承認這個人已經去世的事實,並且把愛人去世這個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義。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依照順序經歷全部5個階段,這只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或他人處境的手段。常人能在一段時間內達到最終接受的狀態。
而延長哀傷障礙患者往往在前四個階段中來回反復,無法掙脫。他們留戀喪失,「我必須不斷悲傷,否則就會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懷念,Ta就不會離去。」
前一陣大熱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就講述了一個中年男士經歷喪失後與自我和解的道路。主人公Lee因為在家中燒壁爐時的一個疏忽,讓自己的三個孩子葬於火海。
第二天在警察局錄完口供,卻發現自己連過失殺人的罪名也不用背,從審問室出來,Lee直接從警察腰裏搶過一把手槍就企圖自殺。
![](https://img.jasve.com/2025-2/7d80f0311010874becc7fe608c0f796f.webp)
妻子無法原諒他,並與他離婚了。失去了父親和丈夫身份的Lee同時也失去了一切希望,從此行屍走肉般地活著。
他關閉了情感閥門,沒有力氣再憤怒,就算聽到哥哥的死訊,也還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絕望。
![](https://img.jasve.com/2025-2/dbed2a4b2c7b9027ed9dbaa5a0eae8ee.webp)
影片近末尾時,Lee對他的侄子說:「 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來了) 」
這種「走不出」的境遇,像一個沼澤,困住人們的大腦。
研究者認為延長哀傷障礙患者在懷念逝者時的腦部活動與常人不同,他們對過去的回憶只限於那些有逝者參與的, 好像過往的生命中,一切與逝者無關的記憶都被清除掉了 。
並且,他們在想象、計劃未來時有很大困難,他們認為 「將來不會有任何好轉,Ta死後,我的生命就沒有意義了。」 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何他們會一直陷於過去,無法繼續生活。
![](https://img.jasve.com/2025-2/bf424b89fef307e4f23d652723c940e7.webp)
如何幫助他人走出陰霾?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中國有一千多萬「失獨」家庭,且以每年7.6萬個的速度增加著。這只是失去子女的家庭數量,更何況還有一般喪親的情況。喪親這個話題看似小眾,但其實極為普遍。
由於喪親引起的沮喪情緒主要與過度懷念相關,因此抗抑郁的藥物效果甚微。
通常,來自親朋好友的社會支持對於緩解哀傷是很重要的,但我們常常聽到的話卻是療效甚微的:
「發生這種事情,大家都不想的。」「振作點,Ta都去世這麽久了,你要停止自怨自艾。」
如果你身邊有沈浸於痛苦無法自拔的人, 不要試圖強行把它們拉出悲痛。 如果他們暫時無法接受幫助,那麽耐心地等待和陪伴,適當的共情和支持,是對待他們最好的方式。
如果他們願意尋求幫助,那麽心理治療是很好的選擇。認知行為治療(CBT)被證明對於延長哀傷障礙的癥狀緩解有顯著的效果。
透過重建認知,可以讓患者辨識並接納他們的痛苦。這種方法也許顯得「理性」甚至「冷酷」,但如果咨詢師以一種關懷、安全的形式去使用,就可以有效阻止痛苦繼續延續。
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後,Lee對侄子說:我想找個有兩間臥室的房子,放個沙發床什麽的,等你來的時候用唄。」
痛失孩子的他還是像以前那樣冷漠,但至少,他的生命中慢慢地開始有了一點點牽掛。
![](https://img.jasve.com/2025-2/d57ad519f48407a861ca7662d1f281c6.webp)
逝去的人們已經無法回來,
留下的人們仍要繼續生活。
![](https://img.jasve.com/2025-2/1cff1c5ad606562bb00703f78d582436.webp)
「簡單心理」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心理健康 服務平台,只提供高品質的心理健康服務。 找專業心理咨詢師 ,來簡單心理。
![](https://img.jasve.com/2025-2/0835756d3d8dfb7f6bd70ce66a03b781.webp)
想尋求心理服務,卻不知如何選擇?試試「心理評估 」服務,請戳「https:// jdxli.com/pfJt 」。 專業心理評估顧問幫你梳理困擾,並量身客製心理健康方案,按需推薦匹配你的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