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我們想要的發達?既然中國的目標是實作共產主義社會,那發達的同時,平等也該受到關註。
人在瑞典大農村,剛來的時候,感覺看外觀建築,還不如國內好。堂堂北歐也不過如此。
後來發現,已開發國家並不是體現在高樓大廈,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
國家給公派留學生的錢一月一萬五克朗,感覺活的還不錯。不過瑞典做清潔的阿姨應該掙得都比這個數多。
各種法定假期,以及自己各種理由可以申請的假期,絕不加班。生活壓力小的一匹,生孩子一年產假,男的也有至少好幾個月的假期,國家給發薪資。
日常生活,夏天去河裏面玩輕艇,冬天去山上滑雪。一言不合就開車到處旅遊。
教育水平本科率很高,高中畢業後自己根據成績找學校,但絕對不存在沒有學上的可能。瑞典原生的學生,他說三年學業完成之後就用學分申請的,對於有多少能上大學這件事,他感覺大家對大學看的也沒有那麽重,有就上,沒有幹別的也不錯,待遇不比本科差。
人民大多溫和,沒有內卷沒有壓力,日子過得舒服的,大家都願意笑呵呵的對待別人。
高等教育方面,學校的教授和領導都沒有架子,不會要求博士生加班,不天天灌雞湯,打雞血,PUA,人人平等。
對比西湖大學,博士不受畢業年限的限制...感謝11g的新福報。
這日子江浙還差的遠吧。。。路還很長
外面雖好,但畢竟是外面,我只是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富裕起來,也能過上這種好日子。很多人說永遠做不到,我覺得透過努力,透過科技發展,總有一天能做到的。
而且北歐這裏,在60~70年前過的也一般。當地人跟我說,他們當時也是透過一場類似於社會主義革命的方式,確立了高稅收的方案。這種方式使得他們的底層人也有較好的學習和成長,從而使得瑞典底層也有較好的技能水平。透過走全國精英化的道路,提升了整個國家在全世界的競爭力。
我覺得如果能透過財富均衡,給予底層人民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技能學習機會,而不是每天花心思在一些「生活所迫」的事情上面(大多因為窮)。充分的釋放潛力,我們也可突飛猛進。
之所以講瑞典,一方面發達,更重要的是,這種財富分配制度很值得借鑒。透過高稅收按住財閥的出現,給窮人體面的生活。
江浙的發達…財閥已經開始當鋪理論,996福報了…「各種大小地主」過的比瑞典人舒服多了,發達多了。平民呢?
我不希望中國會變成美國這樣充滿財閥的已開發國家,而是稱為一個能讓人民過好日子的已開發國家。
(有不少說我拿著國家的錢在外面秀優越的,不愛國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反駁,你們覺得是什麽就是什麽吧。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