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董明珠和雷軍在十億賭局的交鋒中,馬雲為什麽選擇董明珠而非雷軍?

2013-12-18知識

作為一個前格力員工,談談對這個賭局的看法。

1. 感覺兩個人在一開始就走進了馬雲,王建林和主持人下的「套子」裏面。首先王建林和馬雲分別在用一個詞總結格力和小米商業模式的時候,各自用了「實體和實業」和「行銷」這兩種描述,使得觀眾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格力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研發做得好,自己工廠生產的產品品質好,終端服務做得好,就不需要行銷了。而小米則是純粹的輕資產,沒工廠沒技術,單單靠行銷闖天下。接著,主持人在對比小米和格力數位的時候,提到小米員工數量為0(這裏應該指的是生產人員數量),又給人一種小米所有東西都外包,只有行銷,沒有研發的錯覺。正式基於這種強烈的對比,才使得這場論戰有了充分爭論的空間。

2. 小米有沒有可能5年內營收趕超格力?我覺得有可能。按格力的規劃,2018年公司銷售額應該在2000億左右(只考慮空調和小家電業務,不考慮將來可能直接介入並計入報表的冰箱業務)。而小米根據目前的產品線,如只考慮手機業務,按均價1500一台小米手機,在2018年雷布斯需要賣出1.3億台小米。2013預計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在3億台左右,按30%的年復合增長,2018年就是11億台。雷布斯努把力拿下11%的份額還是有戲的。

3. 誰更創新?許多人說小米沒有核心技術,這是事實。芯片核心技術在ARM手裏,軟體是開源的安卓,小米說白了就是個組裝廠外加做點作業系統的最佳化。但不可否認,小米在一個通用的平台上做了很多的微創新,使得使用者可以有更好的體驗。PC時代的IBM,Dell,HP也只是在wintel的平台做微創新,但並不妨礙這些公司成為偉大的企業。再看空調行業,其實空調的核心技術在很多年前已經確立,制冷原理擺在那,技術進步不到哪裏去。格力做的,也不過是微創新。從1996年到2004年格力的殺手鐧不是傲人的制冷量,能效比,而是產品的品質和可靠性。2004年以後格力在多線上,離心機上面的進步,也不過是做到了國外巨頭多年前已經做到的東西。現在格力主力宣傳的雙級壓縮,高溫出水離心機,1Hz變頻其實也是微創新的產物,就如同小米透過無數次的最佳化,讓同樣的參數硬體跑出了更高的分數。兩家公司都為了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做著努力,都值得尊敬,董總沒必要在研發上這麽瞧不起小米。

4. 輕資產是不是一個好模式?只能說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理解。消費類電子產品生命周期短,唯快不破。小米將生產外包可以更快對應市場變化。空調行業不一樣,產品生命周期很長,如果國家不改能效要求,3年前的庫存都可以高價賣出去,所以自己生產,即使有庫存壓力也不大。回到這場論戰,實在沒搞懂董總的意思。難道雷軍包生產外包就是不中國制造了?好歹小米手機也是富士康在大陸的工廠生產的啊。另外,自己生產品質就一定的好?管理不到位,一樣大把缺陷。格力走的是先工後技的路子,有做工廠的基礎,所以願意自己生產。小米是互聯網血統,沒有制造業的基因,把不擅長的生產包出去無可厚非。在專業高度分工的今天,董總假設的代工廠都不為小米生產是在有強詞奪理之嫌。

5.這場論戰董總看上去有點鄙視雷軍重行銷的模式,殊不知董總以前也是冠著「行銷女王」的頭銜啊。從4P來看,規劃出符合市場的產品,設計高效的渠道模式,定好合理的價格,輔以好的推廣就是好的行銷。以前格力在還沒有投重金搞技術的時候不也是這麽過來的,何必如此瞧不起小米的模式。


商業模式沒有所謂最好的,只要適合公司的戰略和目前的實際狀況就好。感覺董總咄咄逼人的方式實在欠風度。在自己身上成功的案例不代表就適合別人,特別是隔行如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