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

2015-03-26知識

先評價小說


首先,三體在想象力和點子方面,可謂在世界科幻史上都是頂尖的。
向大劉致敬。科幻小說最開始號稱點子文學,一個出色的點子可以撐起整個故事(比如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的機器人三定律,基地系列的心理史學)。而三體三部曲中有無數亮瞎了的經典創意,比如第一部出現的三體世界的恒紀元和亂紀元,比如第二部的黑暗森林理論(你可以說這個理論不嚴謹,但是說實話哪部科幻敢說自己是真正嚴謹的?黑暗森林理論作為一個「科幻小說中的理論」,能夠解釋故事發展,引發讀者思考,已經夠了)、水滴、面壁計劃和破壁人,第三部更是充滿了各種令人拍案叫絕的點子,以至於我當時閱讀的時候,幾乎震驚:劉慈欣你是要讓其他科幻作家改行嗎?把東西都寫完了人家咋整?。。。

就故事尺度來說,第一部是在地球上,第二部上升到兩個文明間的碰撞,第三部達到整個宇宙的高度,確實宏大。 在想象力和點子這兩方面,三體在世界其他科幻經典面前也有有驕傲的資本。

但是三體的缺點也同樣明顯。主要就是文學性。 中國科幻和國外科幻的差別很明顯,國外科幻相對而言重文學輕故事,中國科幻則重故事而輕文學(或許是武俠小說遺留下來的特點)。國外科幻大多即便創意一般,想象力不出色,但好歹是一部文筆流暢,結構清晰,人物塑造完整的小說;而且如果是硬科幻的話,通常會很謹慎地選擇近未來類的硬科幻,因此不會有太多技術硬傷。而中國科幻則總有一些出色的構思,但是落於文字便總感覺差強人意。劉慈欣就是典型代表,擁有如此出色的想象力,而且竟然敢於挑戰空間和時間跨度都如此巨大的硬科幻,勇氣可嘉,但是三體三部曲明顯感覺就是人物平板(還不如劉的早期作品【球狀閃電】),結構完全不成樣子,輕重不分,故事敘述不甚流暢,無法把各種亮點有序得展現出來。反正我讀完頗有「想法很棒,但是沒寫好,有些浪費了這麽好的點子」的感覺。劉慈欣的文筆駕馭中篇小說感覺正合適,流浪地球、鄉村教師、贍養人類都是優秀的作品,但對付三體三部曲這麽大的架構,明顯感覺力不從心,尤其是第三部,把太多東西一起塞進一本小說裏,顯得眼花繚亂但是雜亂無章,不得不靠一次次的冬眠來撐起故事,結構散亂無比,人物塑造更是三部曲中最爛的一部。記得在采訪裏,劉慈欣也說三體3是趕工之作。可惜。

總體而言,三體在國內算是科幻小說的巔峰,這點不必說。 最出色的中國科幻小說,沒有之一,當之無愧 。放在世界科幻裏,也算是優秀的傑作,可算是一流,大概和雪崩,深淵上的火是一個級別吧。但和「偉大」尚有差距。三體每一部拿出來,星雲雨果雙獎中至少夠資格拿一個,雙獎的話不好說。但是說實話獲獎這東西沒什麽權威性,不少獲獎作品其實寫的相當一般,有些真正的經典反而被雙獎忽略(最著名的,硬科幻不朽經典,亞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居然一個獎都沒拿。【安德的遊戲】和【死者代言人】竟連續包攬兩年雙獎。以【海伯利安】之偉大,拿兩次雙獎都不過分,也只拿了個雨果獎而已)


把評論裏的東西搬上來:

個人認為,三體系列在國內現在被 嚴重過譽 了。

之前科幻小說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圈子,圈內人自得其樂,圈外人不甚了解。

這次三體3的出版吸引了不少非科幻迷來閱讀這部小說,導致大多數之前沒接觸過科幻的讀者(想象力只局限於現實社會)第一次讀到這種基於科學基礎上,跨度達到整個文明、乃至宇宙級別的深邃想象力和思考,被震撼得意識模糊,以至於忽略了三體在其他方面的缺點,一激動就盲目的打高分,因此導致三體系列被嚴重神話了。 這個現象,和當年黑暗騎士的情況很相似,盡管這兩者本身確實很出色。

三體系列在豆瓣上的評分都極高,三體3更是達到了駭人的9.3分,實在是過分了。個人打分,三體一開了個好頭,8.7分。三體二算系列的巔峰之作,9.0分。三體三玩大發了自己沒收住,但總體而言還是好作品,給個8.3吧。


回復

@電子騎士

的,關於三體系列的所謂「點子」以及整個科幻文學中的「點子」

您理解錯我的意思了。我說科幻「最開始」是點子文學的意思並不是說科幻除了點子外一無是處,而是想要說明一個出色的點子對架構整個科幻構思通常很重要。比如說【群星,我的歸宿】的主要情節很多是基於思動這個概念上展開的,所以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可以說「思動」就是一個重要的點子,撐起故事,推動情節,使得小說與眾不同。當然群星我的歸宿的成功還在於其他不少方面,但是思動這個點子對整個故事的重要性是無法否認的

點子不一定是一個概念或者創意,發展的大了,也可以是世界觀。哈利波特就可以這麽理解,它基本就是根據「正常生活的背後隱藏著一個龐大的魔法世界」這麽一個基本的世界觀(點子)發展出整個故事;魔戒更牛逼了,托爾金直接構建出了一個宏大無比的中土世界,這可以看做是一個牛逼到炸的超級大點子,然後在這上面發展出蕩氣回腸的魔戒故事

當然,點子一般,依然寫成經典的作品也不少,但這就基本等於是寫一部「科幻背景下的嚴肅文學」了, 這就對作者文學方面的才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我很喜歡的一篇:弗洛文琪的【孤註一擲】,一個俗套到不行的劇情,硬是寫成這麽一篇精彩、完美,令人回味無窮的硬科幻短篇,此乃真大師手筆

說那麽多廢話,只是為了說明兩點:1,點子對科幻小說很重要(不過當然不是全部),2,劉慈欣【三體】系列中的點子數量品質都到了亮瞎眼的地步


關於改編成電影

首先,從現實的角度出發,我個人對三體系列拍成電影持悲觀態度。很簡單,這是個中國的小說,至少就第一部而言,文革的情節就不是國外的團隊能拍得出來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倒是很值得拿給好萊塢去改編,但國內在幾十年內應該都不具備拍出好的科幻片的能力.

但還是yy一下吧

三體1很適合拍成電影,電影的風格應該類似於【第九區】那樣的低成本,少特效,但是思辨性強、討論深刻的科幻電影,著力於描述「得知另一個文明的存在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即書中的比爾馬修的「接觸符號」理論。

三體2也適合改編成電影,方向是好萊塢那種熱血,豪華,巨星雲集,特效場面亮瞎眼的科幻大制作。個人傾向於拍成上下部,上部拍近未來的面壁計劃和破壁計劃,下部拍羅輯冬眠醒後的情節。媽蛋,想想面壁人和破壁人的賽局以及下部水滴戰役的宏闊場面就激動啊。未來人類社會獨特的社會心理狀態和黑暗森林理論也給電影提供了足夠的思想內涵,如果改編得好,拍成經典不意外。

三體3不適合,理由是我上面給出的三體3缺點,如果要改編的話,需要一個極其牛逼的編劇,大刀闊斧的對情節進行整理和修改。但是由於三體3的場面變化之頻繁,情節創意之宏大,以及故事情節跳躍之不合理(主要是指動不動就冬眠),改編和拍攝難度都會很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