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日本沒有像南韓一樣被財閥控制?

2019-10-15知識

文末有更新,簡述了一下南韓政企關系史

原答案:

因為很多人認識事物的方式往往都只根植於第一印象,了解也往往淺嘗輒止。

於是對他們而言,這個第一印象所形成的符號也就成為了其所代表事物的唯一標誌。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濫用這個標誌就好了,既不需要深入了解,又可以代表說我已經了解過了,是有資格談談這個問題的。

而在世界知識這方面,一談到南韓社會的負面訊息,人們如果想要利用大眾普遍貧乏的南韓相關知識去解釋,那麽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最常見(客觀原因+廣大媒體的宣傳),最突出(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自己「了解」南韓)的財閥。

於是「都是財閥的陰謀」出爐了,有沒有讓大家想到海峽對岸的同胞?

同樣的道理還可以適用於「法國人愛投降」「義大利人打敗仗」「北京官話是滿族人的漢語」「客家話就是古漢語」。

大眾是沒有精力也沒有熱情去研究很多具體的領域的,但大家對於充滿戲劇沖突的事件的興趣又是永恒的。所以,南韓是財閥的陰謀,日本不是,當然日本也有其他的標誌,我不說大家也知道。

但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認識事物的態度是有害的。這樣的態度能夠形成的認知就包括:雪莉的離去是財閥的陰謀,陳潔儀被淘汰是大陸的陰謀。

這樣的態度是很有害的。而具體在這個問題上,在一個對南韓社會錯誤的認知下,肆意發展出南韓行將崩潰的結論。

結果只會不停地打臉吧。(等等我怎麽覺得這個劇本有點眼熟)

——————————————————

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南韓的政企關系發展史,相關論文真的很多,自己找一些看就好了。(比如說98年的財閥改革,我摘錄了一點貼在評論區了,再比如說小股東運動。)我有時間可以講一講。

——————————————————

南韓經濟確實以大企業為其特色,也確實在某一個歷史時期存在有一定的政商勾結現象。

但具體的南韓的政企關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分別具有不同的特征。先來兩張圖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最早的南韓財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光復時期。美國占領軍將日本在韓財產沒收之後轉交給了大韓民國政府,隨後政府進行了激進的私有化活動,將這些財產分期低價拍賣給了一些企業:包括政府關系親密的商人,戰爭有功者和持有大量「地價補償證券」的大地主。1984年的前五十大財團中,31家在軍政府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有多低呢?

之後,在工業化行程中,樸正熙政府提出了「出口第一」的口號,大企業為了獲得巨額補貼,實際上開始完成相應的出口指標。相應的,在威權體制下,樸政府也開始偏向大企業,

1973年南韓金融機構貸款總額的72.3%為大企業獲得, 中小企業只占到27.7%。這27.7%的金融貸款大部份又為中等規模的企業所占有。

在這個時候,誰能得到貸款,誰能成為大企業是由政府決定的,一方面官商勾結是真,另一方面,政府才是最大的操作勢力。政府在決定什麽樣的企業的時候,往往更偏好於選擇聽話的而不是績效最好的,因此,南韓的大企業不得不依附政府來實作自身的增長。這個時候的南韓財閥是屈辱的。

1959年8月至1960年3月, 財務部和南韓重建銀行為55個重要的企業提供了174億韓元的貸款, 李承晚的自由黨從中提取政治基金62.9億韓元, 其中的24.5億韓元作為選舉基金, 38.2億韓元為非法所得。111983年, 全鬥煥總統建立了一個名為ILHAE的基金, 當包括現代集團在內的主要的大企業集團各自捐獻了1500萬美元之後, ILHAE基金繼續向他們索要捐款。這些捐款被用來支持全鬥煥及及其親信。拒絕捐獻的公司很快遭到了政府的報復, 南韓第七大財閥企業——國際商事集團在拒絕捐獻後的幾個星期內倒閉。最終超過9000萬美元的捐獻被交給了ILHAE基金。

但同時,這也意味著,雖然需要討好當權者,但受到當權者青睞的財閥在這種關系中也獲得了弱治理帶來的好處,甚至於出現了類似於轉型國家的「預算軟約束」的狀況。這期間確實存在一定的官商勾結的問題,其實財閥無所不能的印象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而在民主化之後,這樣的一種控制關系確實有所弱化。金融自由化之後,南韓的大企業開始有了一定的資金自籌的能力,因此開始敢於跟政府叫板甚至幹涉政府決定。(比如說1994年的第二代移動通訊產業問題)但是,即使如此,但這並不意味著大企業就擺脫了政府的控制。

1990年,盧泰愚總統(雖然其本身也是第五共和國前高層)迫使前50企業出讓了3070萬坪土地,在激起財閥們抱怨之後,盧泰愚拂袖而去,隨後大財閥們便紛紛道歉或是閉嘴。再之後,釋出過反對政府經濟政策的財閥們往往會面臨稅務之類的一系列麻煩,於是漸漸也都學會了閉嘴。

政治獻金也是存在的,只不過下錯註後果也是嚴重的。現代集團出身的鄭周永在選舉的時候動用集團資金,同時猛烈抨擊金泳三鬧得歡,金泳三當選之後就開始了針對現代集團的報復行動。逼得現代集團的繼任者鄭世永發聲明說「我們再也不卷入政治風暴」。(同在現代集團的李明博選擇了站在金泳三一邊)

金泳三上台之後做了很多事情:

1993年8月和1995年7月, 南韓先後頒布實行了「金融實名制」和「不動產交易實名制」, 這對於打擊官商勾結和政客非法斂財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1993年7月, 南韓修訂了【公務人員倫理法】, 規定四級以上的公務人員必須進行財產登記, 高級官員必須公布個人財產。1995年12月19日, 國會透過了【選舉法】和【政治資金法】, 進一步規範選舉過程和政治資金的籌措和使用。

繼任的金大中也搞了很多事(比如說小股東運動,在PSPD面前,三星,SK,現代都吃過癟)

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就任總統的當天,南韓政府在其發表的【新政府的國政運作方向—國政理念、政府改革、外交政策】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新政府經濟改革的核心,就是切斷政經勾結,改革財閥的結構,把勞動的當作分配利益和分擔痛苦的主體。

具體的措施包括:

一、降低財閥負債率,不再讓「大而不倒」成為共識。

1999年末財閥被要求將負債率降低至200%或更低水平.為實作這一目標,政府要求企業到2000年3月底不再采用交叉擔保貸款。企業還被要求從1999年起,改善會計體系並加強財務報告,以此來增加企業管理的透明度。

這裏簡單說兩句,一般情況下,按照優序融資理論,企業會先進行內源融資,然後是債權融資,最後是股權融資。盈利能力的高低對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具有重要影響。首先,由於債權融資具有「稅盾」效應,盈利性高的企業為了規避稅收,會更傾向於債權融資;其次,債權融資可以制約由於高盈利帶來的大量自由現金流,從而一定程度上制約管理層的處置權。而成長性高的企業則往往會因為債權人在債務合約中對高風險投資行為的限制而更加偏向於股權融資。但大型企業因為具有大量的有形資產和很大的企業規模,自然會更加偏好債權融資。

二、弱化政企風險夥伴關系,政府逐漸結束一些市場活動,切割掉不必要的政企關系,也取消很多大企業的特權

三、強化金融機構和股東對財閥的監督

四、調整企業結構

金大中一上台便與各大財閥會面,要求他們改組大企業集團。之後,政府提出的措施主要有,清理整頓子公司和不動產,要求各大企業除保留3-4家或5-6家主要公司外,其余一律清除掉。要求協調企業領導層,吸引外部專家管理公司。

盧武鉉政府做得也很絕,總之進一步打擊了財閥參與到與經營無關的事情中的可能。

「他在選舉公約中表示:要重新加強對財閥企業的出資限制,以削弱財閥的影響力,為中小企業提供擴充事業的機會,並提出要照顧弱勢群體等。」此外,盧武鉉還向國民承諾,「新政府將致力於南韓經濟力量的分散化,消除南韓財閥集團經營上的暗箱操作,使南韓經濟更具 ‘競爭力和透明度’」

其實,南韓政府本身不斷披露財閥的黑暗面,這本身就是它控制財閥的手段之一。所謂的財閥幹預政治不能說不存在,官商勾結也始終是存在的,可財閥再大,終究還是大不過官啊。

參考文獻:

[1]張樹煥.經濟成長與社會公平向度下的南韓財閥模式研究[J].當代南韓,2010(02):73-81.

[2]馬穎,周劍麟.政府權威與戰後南韓的經濟發展[J].亞太經濟,2006(01):44-47+86.

[3]張振華.大企業主階級與南韓民主化[J].當代南韓,2008(01):18-25.

[4]楊洪剛.南韓財閥政治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4. DOI:10.7666/d.y65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