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去北京玩旅遊,有特別的地方嗎?

2011-08-21知識

前方有圖,流量慎點
特別的地方算不上,推薦一些偏個人趣味的地方吧。
在北京讀書工作,現在已經是第八年了,每年總會很個人趣味的去一些地方,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北京很大,用心也好不經意也罷,你總會發現很多讓你滿意的地方。

我的微博:TD-同學,平時有的沒的會發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歡迎小夥伴關註

不管是第幾次來這裏,都把它當做是你的第一次造訪吧,北京歡迎你(•‾⌣‾•)y
不過看來這個問題也問了有些年頭,可能答主已經去過北京了吧,不過看到這個話題很有意思,還是很想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北京這座城市,四季分明,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熱烈,秋天的清爽,冬天的肅殺,你都感覺的到,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景,芥川龍之介說,北京城就好像森林裏的城市,雖然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推進,鋼筋水泥讓城市裏的一些自然風物少了一些,但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胡同裏,看著某個宅院裏伸展像天空的一棵老樹,你總會對行走在北京有那麽些深一點的領悟。

答主比較喜歡老房子,所以推薦的地方偏人文向,如果不感興趣就請繞道,如果稍有興趣,也希望你去翻幾本書,帶著故事和某種期待的心情去尋訪那些經精彩之處。
我覺得很多歷史人文相關的地方如果你想玩好的話,還是應該在你心裏準備點東西,同樣的故宮有的人就會覺得"去你妹一群破房子人死多的有個毛毛看的",有的人就會驚喜的發現某個橋欄桿上飛舞在花叢裏的龍,某個匾額上有叛軍作亂時候留下的箭頭,從永樂回想到宣統,某種暗爽自難明說。
還有,就是珍惜不經意的角落,人生充滿驚喜,尤其是旅途,意外的發現往往會更讓你感到驚艷。
開始發現老房子的神奇,要從大一說起,那時候在昌平郊區的學校上學,地鐵還沒有,要在德勝門坐公交回學校,當時看到了高高大大的德勝門箭樓,覺得很雄偉,但是當時不知道甕城什麽的構造,還納悶著為什麽城門沒有門洞呢,後來自己百度,了解了城門的構造與歷史,當我發現這是於謙保衛北京時所鎮守北京的城門,一種敬畏油然而生,好吧那時候明朝那些事比較火,,,總之對建築本身以及建築背後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一發不可收拾了,不管怎樣,四處探訪的時光無疑是很讓人很珍惜的時光。
德勝門箭樓就是這樣的,站在歷經滄桑的城堡上你會想象到曾經城外廝殺震天的悲壯麽。

好了不廢話了,來點正文吧
1.其實故宮和頤和園,這種地方始終是我心中的前兩名的,但作為大家心中的"常規景點"以及背負"北京本地人都不怎麽去故宮"的槽點的這兩處,有時間的話我會細細慢慢聊,聊一個遊覽故宮頤和園的推薦玩法,這裏先不說太多,放個圖,證明我的觀點:視角是很重要的

這是站在午門城樓上看去,人顯然很多,不過人們也變成了風景,所謂的單純拍景只是風景,拍到了人就是人文吧
其實不管是淡季還是旺季,故宮總有你自己的某個天地,比如這個圖

細細看其實還是會有很多人,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跟團直接沿著中軸線走過去了,我是在去武英殿的路上拍的這個,多少人都不能影響午門的雄偉,另,武英殿的書畫展啊,各種展出你只要看一眼就覺得這輩子值了的優秀作品,我是去看過千裏江山圖啊中秋貼啊上陽台帖啊等等等等,已醉~
最近又刷了個故宮,秋天的故宮真的很美啊

一年刷故宮很多次,我愛故宮
覺得故宮和頤和園每一個都有很多要講的,那麽我把他分成幾個小部份,慢慢給你講:(這裏先把小目錄說出來)
(1)故宮是一個博物館
作為博物館的故宮,有書畫館,陶瓷館,雕塑館,玉器館,青銅器館,建築館,鐘表館,珍寶館,還有很多臨時添設的展覽,和復原歷史面貌的陳設,沒辦法一次轉完,但是似乎各種方向的文博愛好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展品,故宮是很任性的,在他處值得大講特講的文物,似乎也就被簡單的擺放在那裏,等待了解自己的人去鑒賞。
故宮的展館是按照展品的種類區分的,地理位置也分散在各個部份,基本上都屬於人相對比較少的地方,不過某些時候的武英殿就另說了。
簡單的展示一下故宮的藏品吧,當然如果沒有一些自己內心的積累的,很難會有種心裏的沖擊的,總有人說故宮的珍寶都被帶到台灣去了,當然台北故宮的藏品確實是絕代珍寶,但是如果去了台北故宮只知道跟著日韓的大媽旅遊團一起圍著肉形石翠玉白菜發出好厲害的感嘆,其實也沒什麽意思
好了上圖

你可以去看書畫館裏看蘭亭八柱帖

你可以去建築館看樣式雷的燙樣

你可以去瓷器館看北宋的孩枕

你可以去珍寶館看耗費二十多年心力的大禹治水玉山子

你可以去鐘表館,去看大清國的西洋風

你可以去午門看乾隆開大party用的餐具

你可以去雕塑館看何朝宗做的渡海觀音

或者隨便一個宮殿,看博物院復原的歷史陳設

或者一擡頭,看當年能工巧匠耗盡畢生心力留下的巧作

(2)故宮拍照路線
如果你跟著人流在故宮裏穿梭,雖然也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但是確實你會覺得很累很煩躁,你的照片裏都是人的話,大概旅行的效用就沒了一半,所以選擇拍照的位置很重要,選對了點才能收獲美景和美照。
(3)如何做功課
知道你懶得看書,所以推薦四部紀錄片【故宮】【故宮100】【台北故宮】【故宮至寶】
前三部是央視出品,第四個是日本的NHK的,前兩個主要是講故宮的歷史,建築,對於故宮本身的介紹,後兩個是藏品方面,雖然台北故宮的藏品並不能在北京見到,但是,從這部紀錄片可以對故宮的收藏有一個認識,也能讓自己學會一點點如何去欣賞這些千百年來流轉有序的佳作。

從神武門出來走進景山,最常規的玩法但是真的不能抗拒,那年大雪紛飛第一次登上景山,白色的紫禁城讓人終生難忘。

關於頤和園,如果你從東宮門進去,在過去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居住的地方走來走去,那麽你見到的就全都是人!人!人!
你想一想,當年帝王們建設園林是為了欣賞美好的風景是吧,所以作為遊覽者,我們也要把目光放遠,去靜心欣賞這裏的山水形勝,你會愛上這裏的。
上面的圖是在頤和園的佛香閣像遠處看去,那天下雨的緣故,遠處的山水和玉泉山的塔氤氳在水汽中,很有江南的韻味,其實呢,頤和園這個地區(那時候當然不叫頤和園)在明朝時候就被詩人稱贊有江南的情調,而乾隆造清漪園建造西堤也是仿照杭州的蘇堤。當然見到這個場景也出乎我的意料,算是偶得的風景吧,另外,那天是國慶日,十一人理所當然的多爆了,但你也可以得到安靜的風景。
頤和園就算人最多的時候,也是大家都集中在東區和北區,而西側和南側則始終人跡寥寥,如果有時間,有興致,一定一定要去沿著西堤散散步,桃紅柳綠,湖光山色,空濛瀲灩的風景就都屬於你了,不過可能要花兩個小時,但是如果你是想散散心,趁天氣清爽的時候走一走真的是太幸福了,如圖

另外,頤和園還有一個絕佳的好去處,就是萬壽山後身的小河邊,很僻靜,水也很清,一般是從北宮門進去,經過實測,不管什麽時候人都很少,很適合遛彎或者發呆。
2.鐘鼓樓,也是大名鼎鼎,第一次去是大一時候,旁邊矮矮的平房之間矗立著這兩個巨人,實在是精彩的模組屋,後來基本上每年都會去幾次,雖然現在鐘樓灣拆遷弄得亂七八糟,但總的來說鐘鼓樓真的是與周圍的環境很百搭,總能有很神奇的角度,讓你感受到某種很"北京"的氣場。

這是當年的卡片機時代拍的,這兩個家夥就是這麽耐看


從煙袋斜街西面的街口看鐘樓,這也是我認為拍鐘樓的最佳角度之一

當年的卡片機+美圖時代最滿意的一張圖,雨後的鼓樓西大街

3.雍和宮,這裏也是很熱鬧的地方,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在這裏膜拜祈禱,算得上依舊活著的古建築群落吧。我不信佛,但是對這裏的建築與氣氛還是頗感興趣的,繁復的屋頂和雄偉的樓閣,香煙繚繚和略帶神秘的藏傳佛教佛像,都算很有味道吧

雍和宮貼著二環路,在路邊看過去很有城堡的感覺。
這附近有北京的孔廟國子監,也是很值得一轉的地方。
另,附近有一條五道營胡同,小資路線這種但是比南鑼鼓巷人少很多。
3.南城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已經消失了很多了,雖然這樣,剩下的還是多到足夠讓我們這些門外漢懷舊,你可以心裏裝著過去,想象著何人何人曾怎樣從小小的胡同穿過,也可以單純的去看那種種歷經滄桑的模組屋。
後海南鑼這樣的知名片區不用我介紹,但是畢竟人較多或者說少了某種原味,而在南城,當你從喧鬧的前門往西行進,你會感覺自己走進另一個空間,這裏是大名鼎鼎也繁華不再的宣(武門)南地區。
講一點歷史故事,清朝北京滿漢分開居住,漢人住在外城,而宣武門外,便聚集了各地會館,會館大概類似現在的駐京辦吧,有興趣請另行百度。
這裏一方面沒有旅遊業的垂青,顯得很沒落,我恐怕居住陋室的居民也未必住的開心,但是對於我們這群矯情逼倒是有一點點幸運,畢竟這裏留下了胡同的原色(或者說是我們自己yy的胡同味)。曬幾個圖如下


胡同裏的小市井


好像穿越到三十年前的門洞


紹興會館,魯迅先生曾居住在這裏多年,住在這裏的大爺很熱情,很開心的和我講這裏的故事


櫻桃斜街附近


楊椒山的祠堂,他死後變成了北京城的城隍爺。
4.萬壽寺
推薦這裏主要是因為一張圖片,這座寺廟在在海澱,不算最繁華的地方但也不偏僻,現在作為北京藝術博物館常有精彩的展覽,一次我遊覽完離開這裏,走上了寺廟西側的天橋,於是我看到了這個畫面


只能說被驚艷到了,只能感慨一下,不愧是北京啊...
當時有個同學看到我朋友圈上穿這個,說一定也要去在這裏拍個照,也不知道去了沒。
另,前幾天(2015年中秋)我又去了一下這裏,想去拍一個月色下的萬壽寺,很傷心的發現了附近的天橋被拆除了,是因為附近要修地鐵站,所以暫時拆除天橋,據說以後會回來的,所以還是懷著期待吧。不管怎樣,萬壽寺作為博物館,裏面還是有很多好的展覽的!附一個中秋萬壽寺圖:
5.白塔寺周邊,白塔寺是忽必烈請來的尼泊爾工匠設計的,所以很藏式風格,也算是北京的老先生了
唯一坑的是,我2011年來到這裏,看到白塔被圍起來作維修狀,至今它依然保持這樣的狀態,所以拍照還是有些遺憾吧。
白塔和周圍的胡同也很百搭,算是北京的地標之一了(但好像不是那麽有名)


院墻東的小道

給你點老照片的感覺
附近推薦西四胡同片區,下圖即是其某處模組屋,當時的隆長寺已淪為民居,山門完好,倒是滿滿市井氣,很有意思。

6.先農壇
以前祭祀神農氏的地方,皇上還會像模像樣的去一個一畝三分地去耕一下田表示對農桑的重視,現在已經辟成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先農壇的門口
對於這個博物館,我只能說,這真是古建愛好者的福利!!!!環境好人少不要錢更重要的是有精品!真是太贊了,先曬一個展品,精致的隆福寺藻井


藻井就是一些殿堂棚頂中央懸著的那個,隆福寺藻井真心是其中的精品,你看那一層一層的樓閣,像不像天宮的景色
7.海澱的某學校
隨便找一個,最好是秋天,走進去,總會有那麽一條鋪滿銀杏的小路,大多數學校都不會有人攔你,攔你的話登個記也就進去了,來一發我的母校

8.模式口
石景山啊~去的不多,但是模式口這個地方也算是強推了,當年祥子牽回來駱駝就是從這裏,那時候這裏是個繁華的小鎮,現在繁華落盡,給我們的是恍惚的感嘆了。

模式口頗有一些保存還完好的老房子,另外強力推薦的是這裏有一座法海寺,法海寺裏有一墻明代絕美的壁畫,如果你感興趣,去了這裏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參觀的方式很別致,是用手電筒在漆黑的大雄寶殿裏觀摩壁畫,當然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壁畫,門票很貴,100元,如果不是真愛的話一般人恐怕也不會去的。

這個是後殿的復制品,真跡真的精彩一萬倍!
9.五塔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國家圖書館對面,一條清亮亮的小河邊上,便有了這一座明朝時候修建的寺廟,寺的主要景觀是塔,而在周圍的廳堂和庭院裏,陳列了很多石刻作品,大部份是墓葬或者是寺廟的碑刻


明朝的印度式佛塔


塔上雕刻的孔雀(是上圖啦)


迦樓羅造型有沒有印度次大陸風情?


展廳裏的展品
wow~被日報推薦啦!開心的簡直要繼續更新一下!
--------------------------------------------分割線------------------------------------------------

2020.11.14四年之後的更新!

斷更了很久很久,這些年又有了很多新的發現,於是繼續和大家分享,希望會有小夥伴喜歡!

10.北海公園 閱古樓

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讓多少來北京的朋友都要去北海公園去坐坐小船,現在就要推薦給大家一個北海公園的小角落——位於瓊華島的閱古樓。

閱古樓位於瓊華島西北方向,建於乾隆十二年,這裏之與眾不同,主要是因為這裏墻壁鑲嵌著著數百塊非常珍貴的碑帖——【三希堂法帖】。乾隆的三希堂,很多人都熟悉,以乾隆皇帝收藏的【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伯遠帖】聞名於世,【三希堂法帖】便是乾隆的書法作品大集合,共收集了從魏晉至明末135位著名書法家的340件楷書法作品,總計約十萬字左右。書法風流不需多言,而雕刻水準又盡善盡美,樓閣中樹影婆娑,也沒有多少來打擾的人群,在這萊恩安靜靜欣賞個一下午,真的是人生美事!

不多說了,上圖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隔著玻璃的反光,在樹影間欣賞作品,很有不同的感覺。

顏魯公!

蘇軾的赤壁賦。

總之,如果熱愛書法,在這裏呆上半天,慢慢欣賞,真的是無比愜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