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你可能不信,
伊犁河谷(83.28,43.59)距離大西洋(-1.33,43.82) 6470 公裏。
距離太平洋(131.91,43.14)只有 3870 公裏。
然而,伊犁河谷的降雨主要靠的是大西洋氣流。
更離譜的是伊犁位於北緯43度左右。
啥概念呢?
跟東北的吉林省,海參崴是同一緯度,
在北韓(西)北面。
更更離譜的是伊犁和義大利,法國,
也是同一個維度。
還有更更更離譜的,
伊犁河谷作為一個純內陸地區,
年平均降雨量高達 417.6公釐,山區更是能有600-800公釐。
要知道北京年平均降雨量才540公釐左右啊。
而同在新疆同緯度的吐魯番,年降雨量只有可憐的16公釐。
簡直就是倒反天罡,離離原上譜。
那究竟是什麽讓伊犁河谷變成塞上小江南的呢?
那得先找大西洋氣流。
說到大西洋氣流,可能大家不熟,
但是說到盛行西風帶,那上學的時候可沒少背啊。
在南北緯30度有副熱帶高氣壓帶,
而在南北緯60度有副極地低氣壓帶,
我們都知道,氣流都是從高壓跑往低壓跑,
所以這個區域北半球風是從南往北刮的南風。
南半球則相反。
產生的大氣環流就叫做費雷爾環流(Ferrel cell)
偏偏地球會自轉,
自轉產生了偏轉力,叫科裏奧利力(Coriolis Force),
於是北半球原本的南風就被這股偏轉力順拐成了西南風,
這個風帶區域就叫做盛行西風帶,
這個大西洋氣流,是就是盛行西風帶的一部份。
按理說,6000多公裏,啥風刮過來也被榨幹了。
你說巧不巧,不光大氣在運動,洋流也因為熱量和地球自轉的緣故在迴圈,
北大西洋比太平洋小的多,路徑短,距離直,外加西風和自轉偏轉力的加持,
於是就誕生了了北半球最強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這北大西洋暖流屬於典型的流傻勁多,
不光把沿岸打造成溫暖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其中一條支流還竄進了地中海,
楞是和副熱帶高壓帶打的有來有回,
形成了冬季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氣候 (Mediterranean climate) 。
這麽一算,濕潤的空氣從大西洋到地中海,再從地中海到黑海,裡海,沿途一路蒸發一路補給到伊犁,完全幹旱的路程也就不到3000公裏。
(這邊其實有個錯誤,評論區有提醒,西風帶最強的時候在夏天,所以伊犁下雨主要在夏天,而地中氣候屬於西風帶北移造成的,當時方便描述距離就直接順著講了。)3000公裏啥概念?
沒山脈阻擋的話,
就連弱雞北冰洋水汽都能過來一部份。
更何況是在北大西洋吃的膘足肉肥的西風。
想你的風從愛琴海刮到了新疆,我在新疆很想你。——天山留這西風一路朝東,可謂暢通無阻。
可新疆這塊,連老天爺都得看天山的面子。
天山山脈東西走向,大西洋氣流只得順著天山走,一直走到伊犁。
你說巧不巧,
豐碩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剛好在伊犁河谷這夾出一個大(山)溝。
下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由於地形的影響
暖濕氣流路越走越窄最終匯聚在一起,
最終擡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氣凝結下雨。
這不就是標準的河谷地形雨嘛。
於是大西洋氣流帶的那點水汽到了伊犁河谷給榨的是一滴多余的都沒有了。
再加上天山之上常年積雪,融化的冰水匯聚成河,滋養了周邊一方鄉民。
甚至東麓年降雨量不到16公釐的吐魯番,
都被天山餵成了盛產瓜果葡萄小姐姐的好地方。
話分兩處,各表一枝,
除了北大西洋氣流,還有一股冬季勢力在新疆躍躍欲試。
沒錯,就是前面提到的北冰洋氣流。
雖然北冰洋氣流是寒冷貧瘠又弱雞,
但是架不住娘家是著名的西伯利亞-蒙古高壓。
春冬季節想借著娘家之威,一路南下,到了新疆。
實際自己還是弱雞。
和北大西洋氣流一起被天山摟住,
那是小馬推大車,一點都動不了。
形成了準靜止波活動。
天山:嘿嘿嘿,小細流你要去哪裏呀~靜止波聽著陌生是吧?
換個咱熟悉的詞,準靜止鋒,
就導致每年江南梅雨季那個。
中國有四大準靜止鋒,其中之一就是天山準靜止鋒,是北疆重要的降雨來源。
好了我們回歸正題,如果在天山開個缺口,能否再造一個塞上江南?
我們先研究下各個方向的可行性。
西邊是缺口,不用開。
東邊是山溝,根據有溝必火的定律,沒了大西洋氣流都不帶停下看一眼的,行不通。
北面是噶爾塔拉的地界,也有個反方向的溝兒,是個肥碩的好地方。
拆了倆溝都沒了,幹脆沒得玩,肯定行不通。
南邊更了不得,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開了這點水汽不夠蒸發的。也行不通。
所以,經過我的仔細研究,
倒不如在青藏高原西北方向,
就是印度克什米爾往南一點那位置給通個眼。
這樣塔裏木盆地就變成一個大溝。
根據有溝必火定律,不光可以變好幾個塞上江南,
還能造個史上最大內陸湖。
史稱:開眼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