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10個月會走,11個月會走坡路,1周歲會跑,2歲出頭學會滑輪溜冰、會自己用筷子、自己系鞋帶……兩歲半都發不準音,三歲還不會說簡單的句子,經常是用手指著遠處某樣東西,「……那個、那個……」能把自己急出一頭汗。
為了提高語言能力,三歲開始學唱歌和鋼琴,我明確的對老師說,我們不考級,就是讓孩子純粹的培養愛好、提高素養。
一直到上小學一年級入學報到的時候,娃總共「認識」20多個漢字,斷斷續續會背幾首唐詩宋詞。英語嗎?四歲開始跟一個加拿大女孩子學習英語口語,兩年下來,就會一句:My name is……
上了小學就更誇張了,班主任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她對我講:……你家娃……一節課……我怎麽進的教室、怎麽喊的起立、怎麽寫的板書、中間因為什麽批評了哪些同學、怎麽提問、怎麽布置的作業……你家娃都記得很清楚……就是我講課的內容……一點沒記住!資訊科技老師說的更絕:你家娃上課聽講挺認真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就是……跟隨機讀取硬碟似的……一下課就相當於關機……然後就全抹沒了……
其實,作為學認知心理學出身的娃媽,不用老師說,我也很清楚自家娃是怎麽回事。動作能力超強,無論大肢體動作還是精細動作,而語言智力天分超差。動作記憶、程式性記憶、瞬間記憶和模仿力超強,機械記憶、知識性記憶、語言表達和抽象概念理解力超差。
面對一塌糊塗的成績,只能接受事實。二年級開始補課,特意找了一位工科生,強調「數學在用」的學習調調,用中學,總算是勉強追到了中等生。語文我自己上手,生字詞記不住就記不住吧,不勉強,直接從閱讀和寫作入手,帶著娃一起讀書,而且是喜歡讀什麽就買什麽讀,不做內容要求,作文是帶著娃從編故事開始,重視故事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強調自己的真情實感。
這事說著簡單,操作起來……三年級的時候,一篇300字的作文,我們從口頭作文開始,一遍又一遍,然後娃自己把口頭作文變成文字版,然後一遍又一遍的讀和改,我負責把其中的錯別字和拼音糾正過來,娃再最後抄到作文本上。一篇作文折騰6-8小時很正常。
從二年級到四年級,整整三年,升入五年級之後,雖然還是經常記不住生字、錯別字連篇,但是……憑借紮實的閱讀和寫作,娃的語文成績開始飛躍,經常是班級甚至是年級前幾名。這種優勢一直保持到高中,期間還幾次獲得市、區作文大賽的一二三等獎。
升入初中,理化開始……根本就學不會,英語成績尤其人神共憤!初二開物理,我知道肯定要出問題,一直忍到快期中考試,才問問情況,娃一臉懵逼的說:這個物理……毀三觀!化學就不提了,數學是天上地下,代數部份慘不忍睹,幾何部份高歌猛進,那個成績標準的過山車!
數學老師講了一件事,有一次老師讓我家娃說一下某條定理,娃說定理不記得了,但可以舉個例子,遂舉例,例子是正確的;老師讓娃歸納一下,娃又說可以畫個圖說明,遂又上講台畫了一個圖,也是正確的,老師反復開導,你把這個圖變成文字……娃一臉茫然,堅決不會!
英語就更不要說了,開學伊始,學校摸底考了50個單詞,我家這寶貝娃總共默對了……3個!全年級289個人排倒數第一!我被英語老師緊急電話傳喚到學校,接受了兩個多小時的教育!不過,仗著娃母語的閱讀寫作底子,英語閱讀寫作連蒙帶猜,初中階段基本還能糊弄個及格過去。
其實,最拿我家娃頭疼的是語文老師,考分很高,但是……經常不會寫字,寫錯別字,背不過課文/詩詞!
初三時候,有一次,娃挺得意的告訴我,這次物理單元測試居然考了80多分……我頭也不擡的問,「是不是考的電路圖那部份?」娃驚訝的點點頭,哎,自家娃什麽情況還不清楚嗎?天生就對圖形敏感,動手實操能力超強。如果是在德國,我肯定毫不猶豫就讓娃上職校考技術學院了,可我們生活在中國啊!
初三一模後,班主任找我談話,建議給娃報個中高職貫通專業,說白了就是高中夠嗆。我明確表示,我們肯定是要考高中的,目標就是本區最差的那所公辦普通高中。
初中學習內容還是簡單,找一對一補課,刷題再刷題,我也跟娃明確達成共識,考上普高就是勝利,考不上咱就復讀!結果……果然也就是那樣……成功考上本區最差的那所普高!
拿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就跟娃商量,高中跟初中不一樣了,不是光靠用功刷題能解決問題。拼數理化你肯定拼不過人家,需要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用毛爺爺的話講,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看看……體育/聲樂/美術……選一個……不管你將來幹什麽工作……先盡可能好的考上一所大學!
娃自己選了美術,然後迅速報了一個專業聯考培訓班,高一是每周末去畫一天,寒暑假連續上課……大三科語數外沒的選,小三科很快敲定了歷史地理政治……
目標明確,娃的動力也有了,特別是在學畫過程中,發現自己手感超好,很快就在培訓班裏找到了專業學霸的感覺,這下就更來勁頭了!
在學校裏,娃進了學生會,經常參與一些學校活動,開始的時候,老公還有點擔心,說做這些事情會不會影響學習?我勸他,拉倒吧!你以為不進學生會忙乎這些,娃就會安心刻苦學習嗎?頂多就是讓娃多一些打遊戲的時間……確實,娃一邊發牢騷說學校破事太多,忙死了,一邊練著專業,一邊……學習成績穩中還稍有提高!當然理化兩科不能計算進去,那是打死學不會的,語文地理歷史政治一直是年級前三!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娃閱讀寫作底子紮實!
高中三年,娃成了學校足球隊隊員,合唱團領唱,學校辯論社社長,學生會負責人,還入了團!高三時專業聯考全市前二十名以內,高考文化課也發揮良好,最後居然考進了一所985大學!朋友們開玩笑,你家娃這高中上的價效比真高!
還是那句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關註自己的優勢,做適合自己的選擇!也許,這也是避免過度內卷的唯一積極辦法!
在單位加了一天班,然後晚上看到這多點贊,嚇了一跳!
謝謝各位親的鼓勵!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也不存在百分百正確的教育,我們做父母的,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盡力而為。
看了後面的評論和提問,概括回答如下,還請多指正:
1.因為我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咨詢工作,職業便利,曾經向若幹業內大咖以及兒童精神科醫生交流、請教過自家娃的問題。綜合下來,第一,這娃智力水平總體正常,但確實不算高,(做過智商測試)特別是工作記憶水平很一般。第二,從智力結構來看,不同型別智力差距很大,優勢很突出,短板也很誇張。第三,言語智力確實相當差,但還不足以診斷語言發育遲緩等。由於語言能力不足,造成對詞匯、概念理解困難,直接影響到抽象思維發展。
總得來說,小學三年級之前,我家娃語文數學英語全面……一塌糊塗,語文不會寫字,數學不會做題,英語背不過單詞,標準的「差生」。孩子自己壓力也很大,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晚上說夢話,「我不認識這個字……」老公當時眼淚都下來了,對我說,學不會就學不會吧,咱不能把孩子逼死啊!所以我們一直以來對於娃的學習都是持「底線思維」,認真/誠實的問問自己,能接受的底線在哪裏,然後盡力幫助孩子達到目標,至於底線之上,就由著孩子自己發揮了!直到高考之前,我老公還是一個勁兒說,考上個本科就可以,將來能養活自己就行!以至於孩子抗議,「你們兩個對我要求高點行不行?我那麽高的專業成績,211沒問題的!
2.為啥直到高中才選擇走美術生路線?首先是我和老公覺得我們沒有權力在孩子啥都不明白的時候就單方面決定她的人生怎麽走,因此直到初中畢業,我們一直都只是盡量創造條件讓她自己去嘗試、體會。除了聲樂、鋼琴,其他:
娃四歲時入選專業體操隊,半年後因為生病,我們考慮再三結束了。
娃學過多年舞蹈,可那個身材/體型越來越不……苗條,所以就是學著玩玩。
娃學過兩年C語言編程,結果是編程一點沒學會,打CS水平突飛猛進。
初中時托關系讓她進到少年宮的數學建模班,有機會參加國際大賽的那種,三年下來,唯一收獲是「媽媽,我算知道什麽是真正的好學生了,學習打遊戲兩不耽誤!」
還有圍棋,從五歲學到小學畢業,自打二年級過了少兒五級之後,再也沒有提高過。不過因為學校裏女孩子學棋的很少,矮子裏拔將軍,她每年代表學校到區裏參加比賽,雖然十盤輸九盤,但可以喝到帶隊老師給買的飲料,很開心。
短跑成績在同齡人裏可以排到中上水平,學個廣播操/動作的,真是兩遍穩會。但長跑等耐力計畫比較差,中考體育失掉的1分就是在800公尺跑。
等等吧!我們對孩子的了解,孩子自己對自己的了解,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需要給孩子表現的機會,真不能急於下論斷。最後選擇美術,是孩子自己做的決定,當時我是讓她去美術班裏體會三天,結果兩天下來,她自己就決定了。
其次呢,純粹以高考為目的的美術專業,其實從高一甚至高二開始足夠,這個東西畢竟還是要看看天分的。我曾經有個高中同學,高二才無意中發現自己極高的聲樂天賦,訓練一年後,居然考上了音樂學院。
3.為啥不考美院?其實,娃的專業課老師是希望她報考美院的,我也征求過她的意見。她自己不願意的,理由是她不想走純粹專業路線。
我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最後尊重了她選擇,孩子對自己的判斷還是相當準確的。
首先,她在美術上的極高天分和她在音樂/體育上的天分,在本質上是高度一致的,即非常優秀的精細動作能力。聲樂老師曾經對我講過,我家娃視唱練耳非常棒,一方面是聽音準,另一方面就是她對口腔/聲帶/腹部等精細肌肉運動的控制水平極高,畫畫亦是如此。別人可能需要三五年才能練出來的手感,她可能只需要幾個月。這個100%來自老公的高品質遺傳。
畫畫上手快,提高快,學起來不費勁 ,自然願意學,卻不見得有多麽喜歡這個專業,發展天花板自然相對要低一些。
其次,娃語文之所以能考高分,一方面是多年的閱讀與寫作訓練,基礎紮實,現在的語文確實是得閱讀者得天下。另一方面,她是一個共情能力很強的孩子,拿到一篇文章,她的思考角度是「作者想表達什麽?」「出題老師想考什麽?希望得到什麽樣的答案?」寫作文也是註重真情實感,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是比較註重產品的使用體驗,註意讓讀者感覺舒服。實際上,她在語文考試中的丟分,也大部份都是基礎分,什麽默寫/填空的,甚至有一次作文總共扣了三分,有2分是錯別字。
這娃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型的孩子,平時呼朋喚友混圈子,擅長團伙「作案」,跟各位老師互動良好,老師評價除了學習差勁,別的挑不出什麽大毛病。初中時,政治老師要求每節課有位同學做時事評論,我記得她講的是雷洋案,從家屬、警方等多方面分析了如何有效引導媒體輿論方向。還有一次她獲得了學校數獨大賽二等獎,我被搞得一臉懵逼,後來她告訴我,比賽是開放性的,把題目發到每一個學生手裏,限時一節課。她就把坐在附近的其他四名同學組織起來,每人一題……結果,因為她負責的那道題錯了,所以五個人都得了二等獎。
她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社會活動,典型的解決問題思維,甚至不惜打規則的擦邊球。讓這種娃跟她爹媽一樣走技術/學術路線是不太可能的,學美術更多是她面對升學競爭的策略選擇。所以最後娃選擇了綜合性大學,而且,雖然績點很高,但大二分專業時仍然選擇了學起來最有天分、個人成績最突出的冷門雕塑專業,目標是爭取保研/考研。同時輔修第二學位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這個她喜歡。至於以後從事什麽職業,那真不是我們當父母的能管了的事情了!
4.關於高中的文化課學習
盡管因為專業集訓和考試,耽誤了大半年的文化課學習,但娃的語文底子紮實,所以語文就沒有額外補課,最後成績是106,全市平均分99。數學也沒有補,原因是補也學不會,就不要浪費寶貴時間了。英語因為很多學校有最低分數要求,所以只好一對一惡補了三個月,從60提到81,很滿足了,雖然滿分150。
重點說說地理歷史政治,這三科是等級考,地理和政治最後都拿到了最高等級A+,排到全市前5%,歷史沒有考好,只拿到了B。最後高考文化課總分,大概是本市公辦二本的水平。文化課分和專業聯考分折算出來的美術類投檔分排到全市第87名。
我個人覺得,高中學習的關鍵點之一,是要掌握學科框架,建立學科思維,文科絕對不是死記硬背能學會的。例如我們大學都學過馬原,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推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繼而推出科學社會主義論,再推出毛概,等等,我考研的時候,政治基本沒怎麽復習。高中也是這樣的,從科學人生觀(哲學)出發學經濟常識,從「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出發學政治常識,大框架和學科思維建立起來了,剩下的就是枝葉了,而且知識點之間建立起聯系,也就不用死記硬背了。我家娃極度不擅長機械性記憶,但對於程式性、情境性、直觀性內容,理解和記憶效果相對還可以。
指導娃從地圖出發學地理,結合地理學歷史,結合具體人物學歷史,用普遍聯系、辯證的觀點分析歷史事件……文史哲不分家,從閱讀寫作優勢出發,在論述題上下功夫,等等。而且,現在的學習組織方式,註重語言表述,註重合作學習,註重分析辨析,註重直觀表達,娃相對也擅長。當然,說著簡單,真學起來,孩子還是很下過功夫的,也很感謝學校幾位任課老師以及補課老師,他們高水平的專業素養/教學素養/細致耐心,令我敬佩。
總體而已,娃高中階段真的過得緊張而快樂,學習時間少了,學習效果反而好了很多。我覺得還是她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包括學自己擅長的學科,學的會,學著不那麽累,自然心情好,更願意學。再加上年齡增長,以及多年累積,學習能力有所提高。要是高中讓她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就算天天二十四小時學,搞死她,必定還是一塌糊塗。智力水平大家可能差不多,但智力結構肯定是有差異的。
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她的好朋友,考上編導專業的班長,對她說,「就咱們倆,玩了三年,居然還有不錯的本科上……」話說的有點誇張,但相對愉悅是實情。也正是因為高中沒有筋疲力竭,所以上大學以後,她學習熱情和狀態更好了。
5.關於怎麽寫作文?關於付出辛苦等等
回答作文這個問題我真有點頭大,怎麽說呢?
首先是家學淵源,我媽是中學語文老師,我自己也比較喜歡歷史、哲學,大學開始參加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後來拿下了文學學士。可能從內心裏我就沒有把寫寫文章當成很困難的事情。比如,我qq空間裏有上百篇的「小寶故事」系列,就是平常寫著玩順便記錄娃的成長歷程。當然這個就純粹是個人資源了。
其次,當時我家娃主要問題,是不會寫字,所以我就從口頭編故事入手,什麽小螞蟻豆豆的故事/四只兔子的故事,然後逐漸過渡。有一次老師讓寫秋天,她就如實的寫出了一個城市鋼筋水泥樓房裏長大的孩子眼裏的秋天,也得到很高的分數——就讓孩子感覺到作文其實就是把生活中的事情和感受寫出來,沒什麽神秘的。另外我從來不讓孩子背什麽好詞好句和優秀作文,只要結構完整,語言流暢,能表達出真情實感就很OK。慢慢寫的多了,閱讀量大了,文筆水平自然慢慢會提高上來。這個要慢工出活,著急沒用。
即使現在上了大學,我家娃依舊寫錯字念白字不斷,前幾天……這娃在看手機,突然問我,「媽媽,那個焦裕(綠)是什麽人啊?」我一時都沒回過神來,啊?無語,只能再次認命。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很內疚,壓力很大,覺得自己只把孩子語文補上來了,卻沒能補好英語。還是我當時的督導師,一位非常睿智的心理咨詢大咖,點撥了我,「換個角度想,幸虧你把語文補上去了,不然語文和英語一起差勁,不是更慘嗎?」整個人豁然開朗。現在回想一下,其實輔導孩子花費精力最多的時候,恰好是我職業生涯出成績最多的那七八年,也是老公開拓職場新領域的時期。我個人不是一個會為了家庭犧牲自我/職業的人,也並不認為工作、家庭和自我一定要犧牲一個,每個時間段各有側重點,抓住主要矛盾想辦法協調就是。而且,良好的職業發展有助於提高個人能力,也有利於拓展資源,對教育孩子好處頗多。
娃是自己親生的,那就別嫌棄他笨!多點耐心,無非個人辛苦一些。智力這東西,大數據上總是正態分布的,普通娃是絕對多數,孩子念書不如自己也不至於天塌那樣。我們這一代人要明白,我們之所以多數比父母更優秀,不過是因為搭上了國家高速發展的順風車,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尤其孩子面前,我們只要盡到本分,回歸父母的本職就足夠了。我們是爹媽,不是孩子的靈魂導師/職業規劃師啥的,尤其是高中以後,能照顧好娃的生活,當好老媽子就相當成功了。
至於跟孩子「像朋友一樣」,想多了
我家娃說:「像朋友一樣?我和我的朋友是可以互相說傻×的,可以這樣說你嗎?」
就說這麽多吧,沒打草稿,想到哪說到哪,個人愚見,僅供交流。大家都是為了娃的一顆父母心,都不容易,互相加油鼓勁吧!最後用當年娃參加十八歲成人節活動時,給她填的一首【鷓鴣天】結束,祝各位親快樂!
【鷓鴣天 給女兒】
寫就文章真性情,回眸一笑自得中。敏捷身手尤出色,嘴仗咄咄太有名。 ○談稟賦,論前程,少年思慮為丹青。辛詞冠絕沙場外,不負天資不悔空。
一時興奮,寫了這麽個文,又一時興奮,回復了一堆字,剛才翻了翻評論……哎,咋說呢?
我家娃高考後,就有一些圈內的朋友建議我總結一下搞個案例,推廣一下,考慮之後拒絕了。我堅持一個觀點,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種教育都不是百分百正確的,每一種教育都不可復制,更沒有終南捷徑。
畢竟只是知乎文,所以結構比較散漫,故事講的比較多,看看開心就好,我總不能真寫成學術性的案例報告,寫的看的都累啊。
如果非要總結出個一二三條,我覺得大致如下:
1.認命。
2.良好的親子關系以及對孩子的信任、適時放手。
3.夫妻在教育觀念和行為上的協調一致。
4.老公的優質遺傳。
5.我的心理學專業背景。
6.我個人對文史哲的偏好以及由此形成的對娃的長期耳濡目染。
7.三代家庭成員積累的教育經驗,以及對各類升學路徑的相對熟悉。
8.高中階段遇到的一批90後教師群體,在教育理念/方式上與我們(包括娃)的高度匹配。
還是強調所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其真諦在於要掌握教育的主動權,從自己的優勢出發,走適宜自己的路,而不是盲目比較、被動挨打。
還有,真的沒必要死死盯著那個985結果,那個真的是我們意料之外娃自己發揮出來的——我對娃的學習一直堅持「考上高中、考上本科」的底線,其他自由發揮——記得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我數了數各學校錄取人數,當時還馬大哈數錯了,發現本地211肯定能考上了,很開心……還是女兒自己發現不對,又數了一遍,認為自己應該能上個985,遂嚴厲批評教育了她老媽。
考上當然開心,但也不至於找不到北。現在大學生也不容易,學習壓力很大,我看她上了大學,比高中時候花費在學業上的時間更多了。
高中之後,我的定位就是當好老媽子:
娃說需要買顏料,我立刻去買!
娃說需要某某參考書,我立刻網上下單!
娃說早晨不用送,但晚上下課需要接,我就老老實實按時去接!
娃說某一科目需要補課,我就去聯系補課老師!
娃說今天發生了什麽什麽,我就認真聽著,聽比發表意見更重要!
娃說想吃某品牌起司,我立刻按要求買回來!
……娃啥也不說的時候,我就呆在自己房間裏,看書寫東西打遊戲睡覺!
高中學習確實是靠自覺的,前提是孩子覺得自己能學會、能學好、有自信!
從高中開始,在非原則問題上,我和老公其實就已經開始慢慢結束娃的世界了,上了大學更是如此。養育幼崽任務基本完成,後面是她自己要琢磨要獨立面對的了。如果遇到需要我們幫助的事情,我們肯定適時盡力,但絕不可能自己想不開給娃養到老!
不在更新了,各位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