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在希23年,感受希臘人對中國越發看重

2024-12-15心靈
本報駐希臘特約記者 梁曼瑜 編者的話: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歐盟重要成員國,同時也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正式成員,希臘長久以來被視為連線中國和歐洲的橋梁。而個別歐洲媒體近期卻對中希關系發出些許雜音。「中國在這個國家的影響力非常大,但人們的情緒正在發生變化。」德國【商報】日前刊文聲稱,中國制造的廉價商品背後有欺詐行為,中國人透過「黃金簽證」來到希臘推高了房地產價格,中國的投資在歐債危機結束後顯得不再那麽重要……但是,對於這些說法,在希臘從事媒體工作23年的梁曼瑜女士不以為然。近日,應【環球時報】編輯邀請,梁曼瑜在本報「親歷者說」欄目詳細講述,希臘民眾情緒的變化是在自歐債危機以來十多年的時間裏緩慢發生的,也並不針對中國。而且,隨著近些年難民危機、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的加劇,希臘民眾對於中國的投資和進入中國市場更是持開放積極的心態。
中希「一帶一路」合作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計畫 對待外界,從好奇包容到保守矛盾 2002年春天,我帶著一份對生活的憧憬第一次踏上希臘的土地。那年正是希臘加入歐元區的初期,該國經濟發展迅速,歐洲投資湧入,希臘人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迎來了一段繁榮時期。現在許多希臘人回憶起當時的日子,總是充滿了對那時生活安逸、消費自由的懷念,他們會將假期安排得滿滿當當,旅行、聚餐、購置新物件成為普遍的生活方式。那時的希臘對待外國人和移民的態度普遍是友好且包容的。而我的到來,也為希臘朋友們提供了難得的了解中國人的良機。 剛到首都雅典後不久就是復活節,受希臘朋友的邀請,我到他郊區的家裏參加烤全羊聚會。熱情的希臘人拿著紅酒,一邊在院子裏吃燒烤,一邊跳希臘舞。希臘人大多性格外向、熱情健談,即便語言不通,也會用豐富的手勢和表情拉近距離。他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打破陌生感,從談論天氣到分享生活趣事,話題層出不窮,迅速讓你融入他們的世界。我還記得希臘朋友非常認真地問我,中國菜是不是都像雅典中餐館裏的「酸甜雞肉」一樣甜。我微笑著解釋說,中國美食的種類多樣,口味各異,酸甜只是其中的一種。我一邊解釋中國的多元文化,一邊小心翼翼地感受著這個對我而言完全陌生的社會。 隨著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到來,希臘社會更加開放。奧運會期間,我看到了許多希臘人對外來遊客的熱情,不少人還爭相報名做誌願者接待外國人。當時的希臘社會視外國人為「友好經濟夥伴」,希臘人對外來文化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和包容心。這種友善的態度也讓我在希臘生活得很輕松和愉快。 但時間到了2009年,希臘深陷到嚴重的主權債務危機中。那幾年,失業率飆升,眾多企業倒閉,希臘人的生活從原來的「充滿希望」一夜之間變成「悲觀失望」。希臘全國各地抗議集會演變成街頭暴力事件的報道經常占據世界各大媒體的版面。國內關心我的親友經常打電話或者發資訊給我。就連我回國在北京機場乘出租車,當司機知道我來自希臘時,都會嘆一口氣問:「哦,希臘是不是已經破產了?」 在大家同情的註視中,希臘經濟從2016年起逐漸從谷底爬升,但接踵而來的歐洲難民危機、能源危機、新冠疫情、通貨膨脹等,令經歷了一波又一波劫難的希臘人逐漸變得保守矛盾。在雅典經營批發貨行多年的華商說,現在有些希臘人少了以前那種發自內心的平胡與熱情,有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發牢騷,會抱怨別人或者歸咎於大環境不好。就國家體量而言,希臘就如一葉小舟,我也置身其中,與所有希臘人一起在歷史的大潮中被反復「拋來打去」,在風雨中學會了堅強,但同時也伴隨著無奈。 看待中國,從「難以了解」到「全球強國」 自2013年希臘「黃金簽證」政策實施至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希臘開啟他們的新生活。而在個別歐洲媒體上開始出現炒作中國人透過「黃金簽證」到希臘買房、推高房價等雜音。但據我在當地的觀察,希臘人並沒有指責中國投資者,希臘商人對中國投資是開放的心態。即便有一些質疑聲音,也是針對政策的質疑,該政策除了面向中國投資者,也面向很多其他國家的投資者。 那些透過「黃金簽證」來到希臘的新移民,也大都受到希臘人友好、親切的款待,這也是和我交流過的移民們對希臘人最深刻的印象。盡管有語言障礙,希臘鄰居們還是會幫助中國移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甚至會邀請他們參加自己的家庭聚會。但生活習慣的沖突還是會讓中國移民感到「措手不及」。 希臘的生活節奏和習慣與中國截然不同,尤其是在飲食和社交方面。早睡早起這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希臘沒有市場,因為這是一個教人把生物鐘往後調的國度。午餐定在下午2時到3時之間進行的希臘人,黃昏時還要補充一杯提神的咖啡,晚餐通常是8時之後才考慮要吃什麽。記得剛到雅典的時候,我約希臘朋友們晚上8時吃飯,但通常要等到10時大家才能集合完畢。有了那麽幾次經驗之後,我開始懂得,對希臘人來說,時間概念是相對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 希臘人的時間表對中國人而言也是非常奇特和難以適應的。我曾像背乘法口訣那樣強記希臘商店的購物時段——星期一、三、六,上午9時到下午3時;星期二、四、五,上午9時到下午2時,都先睡個法定的午覺,然後下午5時再開門到晚上9時。星期天和所有節假日則關門休息。從這個角度說,生活在希臘怎能沒有時間觀念呢? 希臘人最初對中國的認識,也許就像中國人對希臘的印象一樣,是透過電影、小說等文藝作品建立起來的。2000年前後的希臘社會對中國人並不熟悉,大多停留在武術、長城等表面印象上。在雅典街頭,中國面孔也屈指可數。偶爾碰到一兩個華人,大多是經營批發零售商店或者中餐館的老板。當地人對中國人懷有很大的好奇心,總會問我一些充滿神秘感或匪夷所思的問題,比如「中國人家裏有電視機嗎」「中國的武術真的像電影裏那樣厲害嗎」等,甚至有人興奮地拉著我去教他武功。 一直以來,希臘人將中國視為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國家。盡管對中國充滿好奇和興趣,但希臘人普遍認為中國「難以了解」。中希兩國文化、語言和價值觀差異較大,許多希臘人對中國的社會制度、習俗等都缺乏清晰的認知。加上當時互聯網尚未普及,由於資訊不對稱和文化隔閡,中國人被許多希臘人視為是與眾不同、充滿未知的群體。 到了今天,希臘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與以往相比有了顯著變化。由於中國在全球經濟、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快速崛起,加之中希兩國的頻繁接觸,希臘人對中國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多元。希臘人對中國的印象逐漸從過去的「神秘國度」變為如今的「全球強國」。希臘人已明顯感受到中國在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中國在5G技術、人工智慧、電動車、電子支付等方面的創新給希臘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希臘人普遍認為中國人聰明、勤奮、富有,這也是因為近年來中國人在希臘投資買房、購物、旅遊等方面的消費能力令人矚目。 同時,希臘人大多認為中國人友好且不問世事。在希臘的中國移民和遊客大多表現溫和,通常避免參與公共爭論和政治問題。他們與希臘人相處融洽,更關註個人生活和家庭,給希臘人一種「與世無爭」的印象。這種性格特質使得中國人更容易被當地人接受,並在希臘社會中獲得了「友善」的評價。 對於在希臘的華僑華人數量,至今仍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據媒體估算,加上近年來透過「黃金簽證」計畫定居的新移民,總數大約在3萬人左右。而根據官方統計,在希臘約1100萬的人口中,合法居住的外國人口占比6.5%,約為70萬人。如此看來,華人群體在希臘還是一個小眾群體。然而,正是這個小而精的群體,逐漸在希臘的社會經濟中扮演起重要角色。 進入中國市場是「很多希臘商人的夢想」 位於雅典市郊的比雷埃夫斯港印證了中國投資的重要性。2008年,在中遠海運集團獲得比雷埃夫斯港兩個碼頭的特許經營權時,正是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希臘經濟也陷入困境。當時的比港因設施老舊、管理低效逐漸淪為邊緣港口,在中企接手後逐漸迎來轉機。港口設施得到升級,航運效率大幅提高,如今成為地中海地區的物流樞紐,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數千個就業崗位。每當我從比港碼頭出發,乘渡輪到希臘島嶼時,都會自豪地想:「這是中國人參與建設和管理的碼頭。」 我曾采訪過一位在比港工作的希臘員工。他告訴我:「以前港口工作少,薪資也不高,很多人被迫另謀生計。現在比雷埃夫斯港越來越繁忙,我的收入也變得穩定,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這樣的評價並非個例。越來越多的希臘人切身體會到,中國的投資不僅是單純的商業行為,更是希中兩國發展共贏的紐帶。 2018年8月,希臘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歐洲已開發國家。在中希經貿關系越發緊密的背景下,中國商品逐漸走進希臘民眾的日常生活。在雅典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制造」產品,特別是電子產品、服裝、小家電等。最早,希臘人對這些商品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便宜但品質一般」,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希臘人開始認可中國商品的高價效比,甚至主動尋找中國品牌。 在雅典市中心商圈,有不少潮流精品店擺滿了各種中國制造的商品,顧客絡繹不絕。談到這些商品的受歡迎程度,店主笑著對我說:「以前大家覺得中國貨只是便宜,現在更多人認為它們的價效比高。希臘人還是很實際的!」 中國商品不僅在希臘擁有了穩定的市場,也讓許多希臘商人萌生了將產品出口到中國的念頭。我曾在希臘食品節上采訪來自伯羅奔尼撒半島產區的釀酒商米哈裏斯,他非常關心中國消費者對希臘葡萄酒的評價,並一再表示,中國有著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能夠進入其中是「很多希臘商人的夢想」,但作為個體而言,「這個夢依然遙遠」。他說希望能夠盡快提高希臘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整體知名度,「當有了更多需求之後,產品銷售才會水到渠成」。與米哈裏斯一樣,很多希臘企業家都表示希望透過參加中國的進博會等活動,將他們的橄欖油、起司等特色產品推廣到中國市場。 希臘人對中國的興趣不僅限於物質層面,更多人對中文和中國文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幾個月前,我遇到一位中文學習者阿瑞斯。他對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充滿好奇。起初,他選擇學習中文是因為有計劃到中國留學,但隨著學習的深入,他發現中文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豐富多彩。阿瑞斯回憶起最初學習中文的日子時笑著說道:「一開始我有些沮喪,中文的發音、語法與希臘語截然不同,讓人摸不著頭腦,特別是聲調和漢字的寫法。但漢字的結構讓我著迷,特別是當我了解到每個漢字都有特定的意義時,我的理解完全改變了。」 近些年,在雅典大學和西阿提卡大學等高校,中文課程逐漸走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希臘人加入學習行列。他們將中文視為一門「難度大但未來潛力無限」的語言,帶著對未知文化的探索熱情踏上這段求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