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孫策有兒子為何還堅持傳位給孫權?因為他已放棄了逐鹿天下

2024-09-06心靈

隱秘的三國(64)

主筆:朱暉(閑樂生)

建安四年末,孫策拿下廬江,並西進至江夏擊敗黃祖,攜此大勝,孫策便決定回頭再去把豫章郡搞定,遂南下盛兵屯於椒丘(今江西新建縣東北),先派功曹虞翻去勸降豫章太守華歆:「華子魚自有名字,然非吾敵也。若不開門讓城,金鼓一震,不得無所傷害。卿便在前,具宣孤意。」虞翻便進城找到華歆,勸說他道:「孫討逆智略超世,用兵如神,前走劉揚州,君所親見;南定鄙郡,亦君所聞也。今欲守孤城,自料資糧,已知不足,不早為計,悔無及也。今大軍已次椒丘,仆便還去,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與君辭矣。」一番話說的華歆啞口無言,只得道:「久在江表,常欲北歸;孫會稽來,吾便去也。」虞翻見華歆如此識相,也就不再多說什麽,報酬孫策。

到第二天,華歆果然弄好了降書,葛巾相迎孫策入城,孫策也很給這位大名士面子,當下拜道:「府君年德名望,遠近所歸;策年幼稚,宜脩子弟之禮。」如此,華歆作為上賓留在了孫氏集團之中,直到孫策死後,曹操召他去許都做官,任為議郎,兼司空軍事。這華歆跟王朗一樣,沒啥能力,但經學水平很高(註1),是天下知名的大名士,多少還是有些裝點門面的作用的,故而一路升官如火箭,至曹丕時與王朗一同官至三公,任司徒、太尉等。似乎從江東回到曹魏的名士最後都混得挺好,另一位拒絕孫策禮聘的廣陵名士陳矯後來也官至司徒,位列三公。

至此,孫策已得丹楊、吳郡、會稽、廬江、豫章五郡,勢力達到巔峰。如前所述,豫章乃人口大郡,對於孫氏基業的發展非常重要,故孫策又分豫章南部為廬陵郡,而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並留周瑜帶兵鎮守在兩郡之間的軍事重地巴丘縣(今江西峽江縣西南,贛江穿流而過),以鞏固西部地盤,並防備江夏郡的黃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東吳基業——「江東六郡」了。面對遍地反抗的江東士族豪強,面對資歷威望都超過自己的家族長輩孫賁吳景,面對極不靠譜、動輒扯後腿、挖墻腳的盟友袁術,十九歲的孫策奮鬥六年,二十五歲就打了這麽一大片基業,光以年紀論,他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劉秀、項羽等一幹前輩(二人創立基業時年紀都比孫策還要大幾歲),若再給他五年、十年,真不知他將發展到什麽樣的程度,創立什麽樣的偉業。

只可惜,孫策的巔峰,已是他的最後時刻,光輝一閃,即將熄滅。

孫策平定了豫章郡後,遇到了一個麻煩,因為豫章西北部的艾、西安諸縣(今江西修水縣一帶)緊鄰荊州劉表的長沙郡,而劉表派往鎮守長沙的武將正是自己侄子劉磐與南陽人黃忠,黃忠的厲害就不多說了,這劉磐也是一個驍勇之將,常常帶兵入寇。孫策遍觀手下諸將,也只有太史慈是他們的對手,於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縣,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督領諸將抵禦劉磐。劉磐黃忠打了幾次打不過太史慈,後來也就不來了。只可惜孫策死後,孫權對太史慈並不特別重視,六七年都不升他官,曹操聽說後便派人向太史慈寄了一封書信,以篋封之,內無多物,只放了少量當歸,寓意太史慈應當回歸北方,向朝廷投誠。當然太史慈深受孫策恩義,不可能就這麽被曹操招攬了去。不過大丈夫從此沒了用武之地也確實令人郁悶,沒過多久,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郁郁而終,享年四十一歲。據【吳書】記載,太史慈臨亡之時,嘆息道:「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

漢代之劍一般三尺,七尺之長劍當為天子所賜(註2),太史慈這是在嘆息天不假年,自己沒能輔佐孫策登上天子之位啊!因為孫策在平定豫章郡後的第二年建安五年,竟然就遺憾的遇刺暴亡了!

眾所周知,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是三國時代非常關鍵的一年,偉大的官渡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年。而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孫策當然也想去中原插上一腳。當時官渡的戰事已經一觸即發,曹操幾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北方,這是孫策拿下徐州,直搗許都的大好機會!

雖然,張纮孫策當初的戰略規劃是先平定揚州、荊州而「據長江」,再「誅除群穢,匡輔漢室」。此前孫策大敗黃祖,也是在執行這個戰略。可荊州雖敗,劉表仍有十萬水軍,兵力接近江東兩倍,短期內實難取之,而袁曹相爭又機會難得,所以孫策就想對此戰略稍作調整,暫與劉表和解,先奪淮南與徐州之地。從歷史上來看,由江東逆流而上,取楚甚難,故春秋時孫武伍子胥轉由淮河取楚,亦走出了一步好棋。而如今淮河流域的勢力之中,袁術劉勛已然崩潰,孫策又派自己的廬江太守李術撕破臉攻殺了曹操派來的揚州刺史嚴象(註3),淮南之地一片混亂,遍地豪強擁兵自立,盡可各個擊破。只有曹操任命的廣陵太守、伏波將軍陳登有些麻煩,這家夥是徐州的本土派,一切以保護徐州的利益為先,但此人又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湖海豪士,當年劉備之起、呂布之亡、陳瑀之謀(陳瑀乃陳登堂叔)都有他在幕後操縱。如今他又得到曹操重用,準備再一次撥動天下局勢,他招納流民(註4),經營屯田,很快就將廣陵經營的有聲有色,史稱:「甚得江、淮間民心,於是有吞滅江南之誌!」事實上,去年孫策西擊黃祖時,陳登就重施堂叔陳瑀故技,派人送了一堆印綬去,煽動嚴白虎余黨在孫策後方鬧事,幸被地方官員撲滅。因此,孫策就想趁此機會,一舉拿下廣陵,幹掉孤立無援的陳登,然後從這裏沿著淮河直搗下邳、許都,迎獻帝以爭天下,豈不美哉?

當然,孫策目下的計劃最多只有拿下廣陵和徐州,是否進軍許都還需觀望一下官渡戰局的發展,但陳登已感覺到了嚴重的危機,趕忙派遣功曹陳矯前往曹操處求救,極言孫策已盡有江東,又派孫權攻打廣陵,甚至想要北襲許都。諸將聞之,皆驚懼不已,就連曹操也憂心忡忡嘆道:「猘兒難與爭鋒也!」只有謀士郭嘉讓大家放心:「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果然,當孫策派孫權為前鋒攻打廣陵,而自率主力大軍開到丹徒(今江蘇鎮江丹徒),等待後方運糧時,悲劇終於發生了。

原來,孫策弓馬嫻熟,平時最喜歡打獵,這次趁著等待軍糧的機會,又跑去丹徒山中打獵。我們前面就說過,這孫策是個孤勇者,他愛做最孤高的夢,喜歡孤身走暗巷,敢賭命運的槍;而且他乘馬精駿,騎術又好,隨從騎兵根本跟不上,結果竟讓他獨自一人遇到了三個刺客。這些刺客正是當年反孫策頭目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許貢被孫策所殺後,這些門客就潛匿民間,想要找機會給許貢報仇。

現在機會來了,孫策單人獨騎進入深山,刺客們正好藏匿在深草之中,突然射箭,正中孫策面頰,孫策大吼一聲,跌落馬下。從騎聽到喊聲,連忙追了上來,將這三個刺客全部誅殺。

這太奇怪了,主公遇刺,為何不留活口問明情況?兩種可能,要麽是刺客覺得自己反正活不了了,來了個自殺殉主;要麽就是有人想殺人滅口,這人或許就是郭嘉的內應,他擔心刺客被抓後把自己與郭嘉供出來(註5),幹脆來了個斬盡殺絕,然後把一切都推到許貢頭上。

不管怎麽說,這一切的秘密只能埋到墳墓裏去了。孫策中箭後,受了重傷,但並沒有死,【吳歷】上還記載說,醫生表示孫策只要好好養傷,不要笑不要發怒,少做表情,百日勿動臉上傷口,基本就可以痊愈,不到半年,又是一尾活龍啊!可孫策照著鏡子一看,自己的臉都破相了,大美男成了大疤臉,這可讓這位自戀的帥哥以後怎麽見人哪!眾所周知,孫策在江東就是靠著「美姿顏,好笑語」的偶像人設來籠絡人心的,所以孫策「雖有位號,而士民皆呼為孫郎」,而這一箭,讓「孫郎」的顏值清零了,人設崩塌了,粉絲們該多傷心哪!

於是孫策奮起虎威,大聲怒吼道:「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這臉上一亂動,傷口全都迸裂,引發感染,到了晚上就撐不下去了,孫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只得將大業留給自己的十九歲的二弟孫權,並托孤於張昭等人道:「中國方亂,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

然後,孫策又叫過哭哭啼啼的孫權,將自己的將軍印綬讓他配上,並交待他道:「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孫策這段話,體現了一個集團創業者對集團繼承者以及集團未來局勢的清醒認識。確實,領導人的風格與能力,確定了整個統治集團應該走哪條路線。如果要將江東士族綁在孫家的戰車上,北上爭霸天下,迎來獻帝,那必須靠小霸王孫策。因為只有孫策,才能利用自己強大的個人魅力與軍事能力來壓制江東內部各種矛盾,而強行駕駛這輛戰車沖出江淮,走向中原!可如果換成政治權謀水平較高、但軍事能力很弱的孫權來當家,那孫氏集團就只能去與江東士族深度合作,舉賢任能,妥善分配利益,並暫時放棄逐鹿天下,選擇坐保江東。

說完這句遺言,孫策就傷重而死了,死時年僅26歲,他最終成為了一個霍去病式的英雄(霍去病死時24歲),從生到死,永遠充滿了少年的朝氣與任性。而也這是這份朝氣與任性最終害了他們,讓他們英年早逝。然而,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頌,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

註1:詳見【三國誌·吳誌·孫破虜討逆傳】註引【吳錄】載孫策上表。

註2:見【後漢書·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

註3:據【三國誌 荀彧傳】註引【三輔決錄】:「(嚴)象字文則,京兆人。少聰博,有膽智。以督軍、禦史中丞詣揚州討袁術,會術病卒,因以為揚州刺史。」是荀彧為曹操舉薦的人才之中少數幾位不夠稱職的官員之一。

註4:陳登在廣陵招撫的最大一支力量是海寇薛州,屬下聚眾萬戶。見【三國誌 陳登傳】註引【先賢行狀】:「登在廣陵,明審賞罰,威信宣布。海賊薛州之群萬有余戶,束手歸命。」

註5:如果被東吳查出孫策之死與曹操有關,他們一定會不顧一切北征,破壞曹操的官渡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