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取消對鋁材等產品13%的出口退稅,鋁材企業的發展呈現出更加明顯的分化趨勢。
「有技術含量並且能把制造成本控制好的鋁材廠家,價格仍然有優勢,市場也仍然在。」廣東省一家鋁材裝置制造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李青(化名)告訴第一財經,相反,那些技術門檻較低的鋁材制造商,不管是內銷還是出口,都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退稅取消乃至可能的關稅加征等多重壓力下,面臨利潤被嚴重擠壓的挑戰。
除了技術實力的分化,不同領域的市場發展也在兩極分化。中國鋁材制造企業也在應對政策和形勢之變,展開短期與長期的策略調整。這無疑將對中國乃至全球的鋁供應鏈產生影響。
出口激增,挑戰仍大
隨著12月1日出口退稅政策正式落地,鋁材企業短期訂單搶著「視窗期」出貨已告一段落。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4年11月,中國出口未鍛軋鋁及鋁材67萬噸,同比激增36.6%;中國出口氧化鋁19萬噸,同比增長56.7%。2024年1~11月,累計出口未鍛軋鋁及鋁材616萬噸,同比增長18.8%;累計出口氧化鋁160萬噸,同比增長42.5%。
除了訂單搶出的影響,今年以來出口的增長也受益於海外基建投入與終端消費需求回暖。從2024年二季度開始,中國的鋁材相關出口同比增速就轉負為正,一路攀升。
據央視報道,江蘇一家鋁箔生產企業今年出口海外的鋁箔包裝訂單量增長10%以上,主要用於食品、醫藥等行業。江西一家鋁樣版生產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今年來自東南亞、中東、北美等地區的訂單明顯增長,占到企業總訂單量的四分之一。根據當前的訂單情況,預計2025年下半年也將基本滿產。
但也要看到,鋁材一般而言主要套用在建築、交通運輸、電子電器和機械制造領域,可以大概分為建築型材和工業型材。業內有句話稱,「世界鋁業看中國,中國鋁業看廣東,廣東鋁業看佛山」。對於聚集在佛山的鋁材企業而言,多以建築型材為主。他們中的大多數,正在經受著建築市場的漫長寒冬。
「和出口退稅取消相比,鋁材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房地產市場的衰退。」廣東佛山一家鋁材制造企業的負責人林霖(化名)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地不少規模較大的鋁材制造商今年的業績無不下降了20%以上,歸因於房地產下行影響的持續釋放。由於生產了部份光伏型材,他們在今年前10個月的訂單「還能撐起量」,但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市場價低於成本,他們不得不放棄光伏型材,也讓年底的業績壓力倍增。他坦言,今年的開機率在80%左右,此前數年裏都是滿產狀態,2022年還擴大了產線,如今只能閑置。
林霖認為,建築型材行業因為需求嚴重收縮,正處於洗牌的過程,「基本上是大廠能堅持下來,小廠被淘汰後部份訂單會流向大廠」。
作為鋁材制造商的上遊,李青坦言,今年10月以來,他們初步摸排了鋁材企業明年的訂單情況,「明年的形勢仍然比較嚴峻」。
加碼市場轉型與「出海」
對於建築型材企業而言,守住存量的同時,他們也在努力加碼更多場景的轉型,向處於上升階段的工業型材領域尋找增長機會。
林霖認為,公司的第一大出路就是轉向汽車型材。由於輕量化趨勢,汽車行業對於鋁材的套用需求還在增加。不過,從建築型材轉向汽車型材,不管是技術提升還是市場開拓,都還在路上,這塊業務占比的提升需要時間也需要點運氣。「汽車行業有個特點,哪款車賣得好,對應的鋁材產品才能銷路好,如果車型賣得不好也不行。」他坦言,汽車的技術壁壘更高,這意味著研發新品需要投錢,在變化較快的後端市場也對應著風險。
李青他們接下來的主攻物件也是工業型材市場。經過數年的技術儲備和市場培育,他們每年在工業型材領域的銷量都保持著穩定增長。
除了前述長三角地區出口增長較快的鋁材企業,梳理鋁材行業的上市公司三季度報,成功切入了汽車、高鐵軌交、消費電子、航空航天、船舶等多領域工業型材為主的上市企業均交出了較好的成績。
比如,立中集團的2024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總收入193.69億元,同比增長13.09%,歸母凈利潤4.93億,同比增長19.09%。根據豪美新材的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48.37億元,同比增長14.02%,歸母凈利潤為1.72億元,同比增長38.26%。南山鋁業今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242.26億元,同比增長11.70%;凈利潤34.90億元,同比增長62.94%。
鋁材企業的另一個出路是出口。中美經貿局勢變化深刻影響了全球的供應鏈格局,也顯著改變了中國鋁材的出口分布。透過企業持續的動態調整,墨西哥、越南、泰國等新興市場迅速崛起。
比如,鄭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185.1億元,同比增長38.8%,出口值位居全國第一,產品遠銷全球15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墨西哥、加拿大、澳洲是其主要出口市場,分別出口鋁材30.5億元、21.1億元、14.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0.2%、40.3%、16.6%。同時,河南對東協、中亞五國等市場鋁材出口增長明顯,前三季度分別出口21.5億元和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474.8%。
今年李青所在公司面向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呈現增長態勢。然而出口退稅取消和關稅壓力,不可避免地會讓仍以內銷為主的他們在出口市場的開拓中更加謹慎。
李青他們為鋁材工廠提供的壓機裝置,內銷訂單腰斬了一半,但今年的出口增長了80%,增速是過去兩年的兩倍還多。這也讓他們整體的銷量與去年持平。
這一出口增長樣本所折射出的,是中國鋁材制造產能加快「走出去」的趨勢。
於港交所上市的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下稱「興發鋁業」)今年就邁開了「出海」的大步。除了在國內的七大生產地之外,興發鋁業最近剛剛啟動了越南基地的籌建,目前正在打地基階段。12月中旬,佛山企業聯合會還釋出了興發鋁業為越南工廠展開的采購招募資訊。與此同時,其澳洲基地也在建設中。
一家出口約占30%的廣東鋁材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也在考慮之後到海外建廠,不過感覺這條路也並不容易。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