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當來訪者不願意傾述時,心理咨詢師該怎麽做?

2020-03-30心靈

這是個挺好的問題,也是接受和提供督導裏經常出現的討論,就簡單可以分成幾個維度說說吧。

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分支是,不願意表達是不是因為來訪根本不願意出現在咨詢裏?是的話,情況其實也挺多的,比如說我在美國做成癮治療的時候,他們來的原因很多是因為PO(假釋官)要求他們來的,那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來,只是為了獲得你的一個簽字。他們不願意參與,或者只願意最小程度的參與,是很合理的。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被父母/學校要求咨詢的青少年;被另一半強迫參加伴侶咨詢的,等等。這些情況我其實都也遇到過,雖然沒有前面的例子極端,但是他們對於參與咨詢的意願也是沒那麽強烈的。在這種情況下,工作的重心首先應該放在建立雙方都能認可的治療目標和穩固你們的咨訪關系上。

比如,identify在成癮的過程中你的來訪遇到的傷害;青少年在學校遇到的困擾;一方在親密關系中的痛苦,等等,這些目標都有助於在這個階段的工作,卡在這個部份的咨詢師可以多讀讀動機性訪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學好理論和技術。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分支是,自己在本次咨詢裏直到這個沈默之前,有沒有處理的不到位的,引發來訪不舒服感受的表達和行為。如果有,那麽就需要結合本次咨詢裏的情況討論,比如回到某一個他卡住的,沒出來的點,先幫助他出來,這種卡住,認知上,情緒上都有可能。

第三個需要考慮的分支是,會不會是因為整體的個案概念化出現問題導致這個咨詢裏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果是,那麽需要考慮的主要就是反思一下整體自己對於咨詢的計劃與思考,以及該不該適當的調整,比如目標定的不夠具體,推進的節奏太快,如果是這樣,適當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呢,也是一個在咨詢裏老生常談的問題,咨詢師還是要對於沈默有一定的適應,不能因為沈默就有自己太多的評價甚至擔憂,這會影響你在咨詢裏的有效性,你在擔憂的時候,註意力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來訪身上了,這樣終歸是不好的。給你的來訪者一點空間,不要太慌張,在合適的時候簡單的follow up一句,「剛剛在想什麽」,很多時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