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時間 9 月 26 日淩晨一點,一年一度的 Meta Connect 正式召開,除了最新的 Quest 系列頭顯與 Ray-Ban Meta 系列產品線更新,Meta 第一次公開展示了其在 AR 領域研發十余年的成果——AR 眼鏡原型機 Orion。
用傳統眼鏡的形態,挑戰以往 MR 頭顯才能擁有的效能與體驗,Orion 的出現對於整個行業來講都無異於一顆重磅炸彈,引發的話題度與討論不亞於 Apple Vision Pro。
作為國內 AR 行業的重要玩家,雷鳥創新無論是對於 Meta 新品的看法,還是未來的硬體產品規劃,自然都成為了備受外界關註的物件。
9 月 27 日晚,極客公園創始人&總裁張鵬,與雷鳥創新創始人兼 CEO 李宏偉在極客公園微信公眾號進行直播,就本 Meta Connect 大會公布的 Orion 原型機,以及雷鳥創新在 AR 眼鏡產品領域的布局與規劃,進行了詳細探討。
根據本次 Meta Connect 大會中公開的資訊,Orion 幾乎整合了所有 AR 業界最前沿的方案:MicroLED 顯示、基於碳化矽材質實作的光導波方案、AI 功能的端側整合,以及與手機「共生還是取代」關系的探討。實際上,「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的出現已經呼之欲出。
李宏偉認為,Orion 效果看起來很酷,但依然是「三年後的產品」。如果說 Orion 是 AR 版的「Apple Vision Pro」,在這同一技術路線布局多年的雷鳥創新團隊,則希望打造一個中國版的「Vision」,能讓消費者在年內就買到。
作為 AR 行業的業內龍頭之一,李宏偉認為包括雷鳥在內的中國 AR 品牌,在這個能定義重新下一個十年「個人通用計算裝置」的契機前,在產品與 AI 的能力整合上,有著不輸給西方同行的獨特優勢。
AR 眼鏡領域不僅要仰望星空,更需要一步一步走好腳下,透過 AR 與 AI 功能與使用者日常的更深層整合,讓 AR 眼鏡真正深入到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次直播中,不僅有關於 AR 眼鏡新品的討論與技術分析,更是李宏偉首次在公開場合中披露新品規劃:雷鳥創新未來不會只做 Orion 形態的 AR 眼鏡產品,更會釋出形態接近 Ray-Ban Meta 的 AI 智慧眼鏡產品。
在屬於 AR 眼鏡的「下一個十年」正式開啟之前,透過 Orion 與雷鳥 X3,我們現在能看到多遠之後的未來?
一些有意思的觀點:
在 AR 領域,有可能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一起引領行業發展,一起帶來行業爆發的。甚至有可能中國企業會更早地或者更大地發揮這個作用。
以下是直播沈澱文字,由極客公園整理。
01 Orion 證明 AR 想象的可能性
張鵬:我相信宏偉一定第一時間都已經看過了這次的 Meta 大會,你對於這場大會的印象是什麽樣的?
李宏偉: 首先,我覺得這個大會蠻有意思的,現場互動展示效果不錯。祖克柏也說展示難免會出問題,但基本的展示很順利。作為 AR 行業的從業者,我們對 Orion 產品的釋出充滿期待。過去我們對產品已有很多了解,但看到它釋出還是非常激動。對 AR 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刻,它證明了大家對於 AR 的各種想象都是可以實作的。
張鵬:對於宏偉這樣的業內人士來說,可能沒有什麽新鮮事,相信宏偉會前已經對他們要說什麽了如指掌,但我們還是蒙在鼓裏的。在觀看這次釋出會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有三個方面值得關註。
首先,VR裝置在技術上沒有顯著的提升,反而推出了更便宜的裝置,售價 299 美元。我們猜測這可能意味著 Meta 希望推廣裝置,促進 VR 內容生態更健康發展。它沒有在 VR 裝置上使勁,讓它更輕、更小、顯示更好。
另外 Ray-Ban Meta 新一代產品——音訊眼鏡加網路攝影機,感覺也並沒有強調硬體升級,而是展示了AI在可穿戴裝置上的套用。盡管它不具備顯示功能,但它用聲音作為互動和交付的手段,展示如何更好地利用 AI 技術。這一點其實非常清晰,能看出這一趨勢。據說在國內也在迅速興起,預計明年國內將出現許多相關產品。
當然,大家的註意力更多地集中在 Orion 裝置上。甚至它釋出後,我沒太看懂,因為它不像 Vision Pro 那樣可以立即購買,我們聽說 Orion 的成本可能高達上萬美金,感覺像是手搓出來的。
Orion 裝置圖|圖片來源:Meta
在這個階段釋出這樣一款產品,Meta 想要表達什麽?可能為了增強大家對AR的信心,但其中是否有特別的講究?到底如何理解 Orion 這個產品?它處於什麽階段?Meta 為什麽現在向我們展示這款產品,我們也用不了,這個意圖是什麽?
李宏偉: 好,當然我們也是猜測,可能資訊了解(比大家)多一點點。我個人認為,Meta 釋出這個產品, 最核心的是要向大家證明,大家對於 AR 眼鏡的想象都是可以實作的。技術已經突破了,已經可以實作了 。一方面是為了增強行業信心,另一方面是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Meta 推出這款產品,也是為了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快速發展。Orion 不能發售的主要原因在於價格高昂,這與供應鏈的成熟度密切相關,最貴的部份是碳化矽的光導波。降價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增加碳化矽光導波的使用,拓展更多套用場景,其成本才會下降。
當然,Meta 在 XR 領域的投入巨大。Meta 相比 VR,更看好 AR。祖克柏在多次采訪中提到,AR 是下一代的通用計算平台,有望創造與手機市場規模相當的新互聯網生態。Meta 一直在努力實作這一願景,Orion 的研發投入早在 Quest 2 上市前就已開始,經過長時間的打磨,Meta 認為是時候將其展示給公眾了。一家公司、團隊或個人,如果在十年的時間裏都在研發一款產品,確實覺得做的不錯,那麽現在展示出來是一個合理的決策。
張鵬:宏偉提到的點非常重要,Meta 希望透過展示 Orion 來增強整個行業的信心。我非常理解供應鏈的信心對於產品降低成本、變得可用非常關鍵。蘋果的 Vision Pro 雖然價格昂貴,但它的釋出迅速提升了產業鏈的信心。只要巨頭表示他們要幹這個事,這個方向就是他們認同的,肯定有牽重力。
我們深入探討一下,在 Orion 這個產品裏,印證了哪些技術的可行?哪些技術是 Meta 實作其AR願景所必須突破的,並且目前已經達到成熟階段?
李宏偉: 好,有幾個方面。實際上,我們去年推出雷鳥 X2 時已經討論過第一個問題。它首先要是一個眼鏡的形態。它應該是無線的,內建芯片和電池,這樣人們才能夠長時間舒適地佩戴。
其次,戴眼鏡的時候,它需要既看得清現實世界清晰,還能夠顯示清晰的全像影像。如果使用者無法看到現實世界,那麽它就是一個 VR 裝置;如果只能看到現實而沒有影像顯示,那麽它就不是增強現實,所以這兩個要結合。我們希望在看到現實世界時,沒有任何視覺遮擋或損耗,同時在顯示影像時,畫面應足夠清晰、足夠大,並且是 3D 全像的。所以在光學顯示技術上有很多要做的。
第三,眼鏡上好的人機互動方式,大家普遍還是認同眼動加手勢,這是一種很自然很高效的互動方式,Vision Pro 也采用了這種互動方式,關鍵在能否在眼鏡這一小巧形態上實作眼動+手勢的互動。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 Vision Pro 為了手勢互動使用了大量的網路攝影機,並以頭盔的形式外掛了一個電池。Orion 證明它可以在眼鏡上實作類似的功能。
第四,這種眼鏡有很強的能力,不只可以實作手機上的一系列的場景,也可以做到虛擬現實融合。那它的芯片、功耗、發熱問題能不能解決?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際上裏面有非常多的客製化的元件,如自己定義的芯片。從行業視角來看,他們把最核心的虛實焦結合演算法的功耗做了大幅的下降。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套用生態,以上這些事情構成了 AR 眼鏡能不能實作。目前,Orion 在最後一點上表現不多,可能有一些小的遊戲。但我想對任何一個行業來說,先有一個非常好的整機產品,或者簡單的硬體產品,然後進而促進生態的發展。這也是通常行業發展的規律。
02 AR 眼鏡,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
張鵬:剛才你界定了Orion 這個產品的意義。在詳細拆解 Orion 之前,我覺得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前提:什麽是AR眼鏡?祖克柏對 Reality Labs 的巨額投資表明,AI眼鏡在 Meta 的戰略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在 Connect 大會上,Meta 不僅展示了 AI 眼鏡,還有 Ray-Ban Meta 等產品,雖然它們在形態上有所不同,但功能上卻有顯著差異。
因此,我想請你首先為我們界定AR眼鏡的概念,以及 Meta 為何如此大力投入這一領域。
李宏偉: Meta 花這麽大的力氣投入 AR 眼鏡,我想最底層的原因是 AR 眼鏡是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它是下一代的智慧型手機。祖克柏曾經在一些播客裏提到了這一點,他說我們把 Facebook 做起來的時候,手機行業其實已經基本上相對比較成熟了。他們的 Facebook 的建立跟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的,他認為自己錯過了建設手機這一通用計算平台的機會。
所以當 Facebook 建立得比較完善之後,他就開始布局下一代的通用計算平台。AR 眼鏡被認為是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這是一個會影響全球所有人的產品,這在商業上對於流量分配有著重大影響。Meta 作為一個 APP 矩陣公司,其 APP 分發實際上還是受到了智慧型手機公司比如蘋果和谷歌的一定影響。因此,Meta 希望構建自己的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這是非常合理的。
詳細說一下為什麽 AR 眼鏡是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如果我們畫一條線,橫軸是虛擬/虛擬現實融合,縱軸則是有無 AI,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過去的 PC 和手機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第一方面,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是分離的。舉手機為例,在導航時手機可能指示你目的地就在前方的大樓,但當你面對三棟未標識的大樓時,你無法確定哪一棟樓才是目的地。在十字路口時,如果 GPS 訊號不夠準確,我們往往難以確定自己究竟位於路口的哪個角落。這是因為虛擬的數位世界與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之間存在著隔閡。我要人工把它們對應在一起,這無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實作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就能夠將整個互聯網生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將虛擬無縫融入現實中。以導航為例,當我們步行時,傳統的導航套用可能會在螢幕上顯示一個數位箭頭,告訴我們應該轉向哪裏。但如果我們面前有三棟未標記的大樓,我們無法確定哪一棟是我們的目的地。在這種情況下,AR 眼鏡可以直接在每棟樓上貼上虛擬的名稱,還可以顯示更多的資訊。這種虛擬現實的融合極其重要。 雷鳥創新的使命是「想象即現實,空間更智慧」,就是這個意思 。這意味著透過虛擬現實的融合,我們能夠將想象中的事物呈現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在電視或手機上看到的明星,我們知道那只是影像,但如果我們戴著 AR 眼鏡,看到明星的虛擬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它顯得更加真實,因為它被放置在真實的環境之中。
正如之前討論的,AR 技術能夠讓我們看到建築物上自動載入的標簽。這是一個維度,現實和虛擬的隔離,還是融合在一起。還有一個維度是 AI 的維度。
過去的 PC 和手機雖然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但它們並不是為 AI 設計的。如今,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到了各種 AI 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但是,AI 能力強大,最好的載體是什麽?實際上應該是眼鏡。
AR 眼鏡能夠看你所看,聽你所聽,將我們看到和聽到的內容輸入給 AI 系統。AI 系統處理後,能夠即時地將結果展現在你眼前和耳邊,這種互動不需要我們中斷當前活動去拿出手機或其他裝置。所以如果我們構建一個象限圖,我們會發現 AR 眼鏡和整合 AI 的 AR 眼鏡位於這個象限圖的右上角。借助 AI 和 AR 的融合,它不止把過去的裝置的效率變高了,它完全創造了一個不一樣的、升級的、更加豐富的場景生態。這是 AR 眼鏡作為通用計算平台最重要的原因。
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他最新著作【5000 天後的世界】中專門非常明確地說明了這一點,「我們即將迎來嶄新的巨大平台,世界萬物都和 AI 相連。數位世界和現實世界完美融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AR 或者映像世界的新平台。」
當然如果我們認為 AR 是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那接下來的動作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我們怎麽打造下一代的通用計算平台?當然這裏面非常重要的是技術突破問題。需求一直都在——在過去電影、小說還是其他媒介中,AR 眼鏡的潛在套用已經被廣泛探討和期待。因此,能否實作這些技術突破變得尤為關鍵,Meta 包括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以上是 Orion 這樣的產品所展現的技術能力的價值所在。
張鵬:這麽聽下來,我不能揣測說祖克柏在十年前收購 Oculus 時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計劃,但因為 Meta 在 AI 和 XR 領域的投資是長期的,持續了十年,這表明他們確實要搏下一代的智慧裝置。
畢竟錯過了 iPhone 時期,沒有辦法跟賈伯斯去比,但是還能去搏下一次。
李宏偉: 是的。
03 AR 才是真正的「虛實融合」
張鵬:祖克柏最早是從 VR,元宇宙開始實踐,他希望讓大家能進入一個數位化的世界,進入得更深、體驗感更強。你是否認同這樣的觀點,就是 Ray-Ban Meta 和 Orion 都是AR技術的不同表現形式,它們構成了一種輕重組合,Ray-Ban Meta 可能代表著一個過渡階段,而 Orion 可能代表著最終目標。
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麽顯示這件事這麽復雜?這麽多年大家一直努力做的 Orion 裏面,顯示技術上它是怎麽采用的?這個技術的成本未來能不能越變越低?多久之後它能跟手機真正爭奪個人計算中心?
李宏偉: 我同意鵬哥的觀點,即便是沒有顯示功能的眼鏡也可以視為一種現實增強裝置。但是,如果我們對 AR 的定義更加嚴格一些,我們可能會認為只有將虛擬資訊和現實世界無縫融合,並從使用者視角來看它們是一體的技術,才能被稱為增強現實。
這是一個定義的嚴格性問題。如果我們將能夠感知現實並提供提醒的技術視為增強現實,這是一種廣泛的定義,我認為這種定義是可以接受的。但按照這種定義,手機地圖套用也可以被視為增強現實的一種形式,因為它們為我們提供了額外的資訊。當我們檢視電子地圖時,無論是谷歌地圖還是高德地圖,它們都提供了對現實的增強,為我們顯示了更多的資訊。這是一個關於定義和區分的問題。
另外一點,行業發展確實往往不會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通常開始於對未來的想象,其中包括了多種技術。這些技術的成熟速度各不相同,而最先成熟的技術結合現有的使用者需求,會產生所謂的「沿途下蛋」的現實主義產品。這些產品會不斷叠代技術,隨著技術的逐步成熟,最終達到一個比較好的終極狀態。所以您提到的帶有網路攝影機和音訊功能的眼鏡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它們有自己的使用者價值。我認為先有出現這樣的眼鏡,或者先以這樣的眼鏡為主流,很快就會過渡到以 AR 眼鏡為主流。
至於為什麽顯示功能很重要,這與我們之前討論的密切相關。我們如何將虛擬與現實融合?一個新的通用計算平台如何創造出過去無法實作的體驗和套用場景?一個新的裝置,無論是通用計算平台還是非通用的,要被使用者接受,它需要做到兩件事情:第一,它能完成過去使用者已經習慣在別的裝置上做的場景,但最好能做得更好一點。第二,它需要能夠創造一些新的場景,這些是過去幾乎無法實作的,或者體驗非常差的。
我舉一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以智慧型手錶為例,它不僅簡化了檢視時間和微信等功能,我們不用把手機掏出來,擡腕就可以看到。但另外一點是過去手機做不到的,是對健康的監測。只有當智慧型手錶具備了這兩種能力,它才能成為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產品。否則,使用者可能會猶豫是否需要更換新裝置,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新裝置的功能他們已經能夠在舊裝置上實作了。那麽,AR 眼鏡能夠做到手機平台做不到的事情是什麽呢?其中之一就是「看人所看、聽人所聽」。這很重要。
另外一點,把現實跟虛擬放在一起,這件事情我們幾乎不能依賴手機做到。當我們透過手機螢幕看現實世界時,虛擬資訊只是在螢幕上的一個圖層,我們不會認為它是真實的。
但 AR 眼鏡能夠實作這種虛實融合的效果,因此,只有配備了顯示功能的眼鏡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這也是行業內對 AR 眼鏡有更嚴格定義的原因。Meta 公司並沒有將其之前的 Ray-Ban Meta 音訊眼鏡稱為 AR 眼鏡,但 Orion 被認為是一款真正的 AR 眼鏡,正是基於這個核心邏輯。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視覺是人類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大約 80% 的資訊是透過視覺獲得的,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這個比例可能會更高,我覺得有可能 5%、85,甚至 90% 以上。這意味著顯示是最高效的互動方式 。
在 Meta 的演示中,有一個特別有趣的場景,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祖克柏與一位運動員進行了即時對話轉譯的演示。對方說西班牙語,而祖克柏說英語,這個過程非常流暢,效果非常好。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對方說完後,那個大模型系統要再說一遍,它會把時間拉長。
如果對方說的時候有即時的這個文字顯示,就可以避免時間拉長的問題。對方說完了,我要等一等才給他反應,會稍微有一點點尷尬,對方說完,我馬上就給他反應,是比較好的效果。所以對於新產品而言,顯示技術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基本上認為,只有具備高效顯示功能的裝置,無論是眼鏡還是傳統的 PC 或手機,才能成為通用的計算平台。顯示技術是人機互動的關鍵,沒有它很難實作廣泛的套用。
04 Orion 最重要的作用是行業共識
李宏偉: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麽顯示技術在實作上如此復雜,以及它目前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為這種顯示確實是一種很特別的,它的技術原理或者說需求本身就比較復雜。比如當我們戴上眼鏡時,我們希望在不啟動眼鏡的情況下,現實世界的景象完全不受影響,這就需要一個完全透明的視覺體驗。但同時一旦啟動眼鏡,我們又期望它能提供一個優質的影像,應該是立體的、有深度的、全彩的,並且畫面振幅非常大。
那我稍微來分解一下這個技術。我們需要解決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關於鏡片的制作,無論是玻璃還是其他材料。鏡片需要能夠透視現實世界,同時也能顯示。目前,Orion 采用了表面浮雕繞射光導波技術,簡單來說,這個方法就是在鏡片上刻制特定的紋路,當光線穿過這些紋路時,透過復雜的反射和折射作用,能夠產生一個虛擬的影像。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在鏡片上同時看到現實世界和顯示的內容。
此外,我們還需要一種技術來生成這些影像。由於鏡片上只有紋路,我們需要一個微型的發光元件。這個元件要求它有非常高的像素密度,這意味著它的尺寸會非常小。目前,Micro LED 的像素間隔僅為兩微米到四微米,這使得它的像素密度極高,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見過的產品中像素密度最高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在極小的尺寸下生成 1080P 或 720P 的清晰畫面。
雷鳥上一代 MicroLED 光引擎|雷鳥創新
在 AR 眼鏡的顯示技術方面,我們需要全彩顯示且亮度極高。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光線通常較為明亮,所以 AR 眼鏡的入眼亮度需要達到至少 1500 尼特,甚至 2000 尼特以上。但鏡片的材料並非一定是玻璃,且其紋路設計可能導致光能的大量損耗,所以我們需要更強大的發光器件。如果發光器件的光能利用率僅為 1%,那麽為了達到 2000 尼特以上的肉眼可見亮度,發光器件的亮度需要提高 100 倍。
這兩個問題共同確定了 AR 眼鏡光學顯示技術需要一個公認的終極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包括了 Micro LED 作為顯視器件和光導波技術作為鏡片的核心技術 。那技術到現在做到了什麽樣的程度?為什麽說雷鳥創新的產品、Meta 的產品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只有雷鳥創新和 Meta 正式釋出了這樣的產品。當然 Meta 還沒有量產,雷鳥創新量產了全采 Micro LED 的產品。
Meta 的 Orion 產品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導波(FOV)非常大。 過去想在 AR 眼鏡中實作大 FOV 很難做到眼鏡形態,而 Meta 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技術,或可以說是很有意思的材料——碳化矽導波 ,所以能實作 70 度的 FOV,這是一個蠻重要的事情,在光學顯示上是一個重要的突破,我們看到了光學顯示上比較重要的突破。
去年的雷鳥 X2,今年的 X3 和 Meta 的 Orion,都證明了我們說的這件事是可行的。為什麽說可行?首先,技術可行了,這兩個產品都采用了 MicroLED 光導波技術,走在正確的技術路徑上。其次,它們的亮度、FOV、顯示效果和全彩等方面,都達到了基本可用的狀態。
張鵬:現在是不是可以說,在 AR 上,「終極解決方案」已經成型了?MicroLED 加光導波的方案,是不是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的 AR 裝置的「終極解決方案」?尤其是對於希望變成「個人計算中心」的 AR 裝置來說,在顯示方案上是不是已經基本確定了?
李宏偉:對行業的頭部企業,尤其對技術上的頭部企業來說,這個道路的選擇幾乎從來都是明確的。 我們需要一個強的發光器件,亮度非常高、體積非常小、功耗非常低、重新整理率要非常高。那目前甚至未來幾年,都沒有其他更好的選項。其中,像 LCoS 這樣的技術,雖然有優勢,但功耗還是比較高的,也很難做到特別小。因此,幾乎所有的選擇都是在「透過鏡片既能看到現實,又能顯示畫面」的方向上,目前沒有其他替代選項,只能是 MicroLED 加光導波。只是每個技術都在叠代,比如光導波有不同的技術和工藝,比如壓印、刻蝕等等。當然,現在行業中還是會有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認為這個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很多企業可能無法在現階段真正做出 MicroLED 和光導波的技術和產品,所以市面上不同的聲音很多。但雷鳥創新和 Meta 已經做出了相應的產品,這個技術是可行的,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遙遠。如果看看美國的頭部科技公司,大家基本上還是有共識的,非共識比較少。
張鵬:這次 Meta 可能在這條線上大大加強了聲量。光導波加 MicroLED 這條路徑本質上是由它的目標決定的。如果我們希望 AR 成為一個通用的個人計算平台,有效融合現實和虛擬,並且要能長期佩戴,所有的這些目標,會綜合決定某個技術路線。團隊往往都是要在明確的目標下找到一個所謂的「第一性原理」——這個目標下必須解決什麽問題。
李宏偉: 對。
張鵬:這次 Meta Orion 的另一個核心亮點是有 7 顆網路攝影機,Vision Pro 也有大量網路攝影機,可能涉及到未來微互動的理解辨識,同時可能也看到它對於世界的感知。剛才我們聊到,Ray-Ban Meta 的網路攝影機的感知能力對它的未來都特別重要,因為 AI 需要用網路攝影機 input 真實事件的資訊,AR 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就不能真正的現實世界的疊加,因為它看不見現實世界。
7 個網路攝影機,算多算少?未來的趨勢是什麽樣的?畢竟網路攝影機越多成本越高,耗電越多。怎麽理解這 7 個網路攝影機的意義和未來?在 AR 裝置對外的感知能力的發展上,還有什麽技術台階是逐漸明確的?因為這次釋出背後,我們都應該能看到一些通向未來的趨勢。
李宏偉: 我先解釋一下網路攝影機的問題。Orion 是一個對標 Vision Pro 的產品,雖然成本比 Vision Pro 還貴很多。 AR 眼鏡需要比較多網路攝影機,是從套用場景和使用者需求出發。 首先我們想看到現實,去拍照和錄像,就需要一個彩色網路攝影機;還需要高效地感知現實,這裏黑白網路攝影機會比較好;也需要眼動追蹤,那就需要內向的網路攝影機或者別的技術。所以,這三種不同用途的網路攝影機都是必要的。不過,Orion 需要 7 個網路攝影機,不意味著所有 AR 眼鏡都需要 7 個。
哪怕這三個功能都實作,也不一定要 7 顆網路攝影機,可能 5 個也可以的。比如用 RGB 網路攝影機加兩個 SLAM 網路攝影機,加上對內的眼動追蹤網路攝影機,大概這樣也可以實作相同的效果。
所以,從產品的角度來說,網路攝影機數量的選擇第一要從使用者需求出發,第二要實作技術上的平衡。如果簡單粗暴地把 Orion 看作「Vision Pro」,大家就可以理解了。Orion 的方法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我們不一定需要那麽多。雷鳥 X3 某種意義上就像一個「Vision」,不是 Vision Pro,Vision 的好處是可以被更多使用者接受,它就沒有那麽多的網路攝影機。
其他的技術上,還有幾個關鍵的方面。
第一個是在人機互動方面,當然這個跟網路攝影機有關,我們怎麽能用手勢和眼動與裝置互動?實際上,眼動加手勢是一種比較好的互動方式,目前這項技術大體已經成熟了,雖然還沒有做得那麽好,但也差不太多了,雷鳥創新在這方面也做了比較多的工作。
另一個重要的點是芯片。芯片對整個系統非常關鍵,這次 Orion 的釋出給了行業很大的信心。過去大家一直擔心眼鏡的功耗問題,但客製芯片讓 Orion 在特定場景下的功耗,比我們預期的低很多。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其他技術問題,比如散熱,碳化矽材料的一個優勢就是高導熱性,可以有效幫助散熱。另外,例如,在眼鏡框架的設計上,怎樣又輕又能兼顧功能性?
這其中還有很多問題要攻克,當然也包括 AR 眼鏡裏非常重要的部份,自然的、多模態的理解和互動,目前多個大模型已經可以實作。所以,這幾個關鍵技術都已經有了本質的突破,需要在工程化上再做進一步的最佳化。
張鵬: 關於互動,剛才你提到,這麽多網路攝影機,首先它有大量空間感知數據的計算需求。同時,未來的眼動網路攝影機應該已經是標配,肯定得有網路攝影機在盯著我們眼球的移動;也要有對外界做前向感知的網路攝影機。但關註互動的網路攝影機也是必不可缺的,因為很難想象所有的互動都需要用嘴去跟眼鏡說 。
這次 Meta 像是在雷鳥創新之前設定的方向上更進一步?是不是代表未來的 AR 眼鏡這條線有機會發展得更明確?你在看到 Meta 也跟你的路線一致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以後供應鏈成本估計能下降」,這個互動模式更能讓使用者接受?
李宏偉: 對,我下午還跟 Meta 的同學們聊過。雖然我本來也大概也知道他們的方向,但是在釋出會上最後確認了一下。我覺得我很興奮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Meta 選擇的技術路徑和雷鳥創新一樣,看起來我們想的是對的。第二個原因是,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包括碳化矽,雷鳥創新也做了一系列的探索,這對產業鏈、對供應鏈的降本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訊號。不過, 我想再稍微說明一下,怎麽樣的人機互動是一種從技術和使用者體驗上來說都比較平衡的方式?
目前主要的方式是眼動加手勢互動。眼動有兩種技術,一種是用網路攝影機,另一種是使用紅外或 MEMS(微機電系統)感應,相比之下後者功耗更低。但這個問題相對簡單,這裏就不多展開了。
我認為有兩大類手勢互動是重要的。第一類是「看不見手」的互動方式(向下互動),手可以很自由地搭在腿上,或者背著手,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透過輕點、滑動,輕松地互動。第二類是「看得見手」的互動方式(向前互動),比如看一張照片時,可以用手勢直接放大一點。這兩類互動方式都很常見。對於第一類互動,用腕帶或智慧型手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張鵬:也就是肌電訊號,是嗎 ?
李宏偉: 對,但是有幾種不同的方式。肌電訊號是一種靈敏度更高的方式,過去的一些智慧型手錶結合類似技術,也能實作一定程度的手勢互動。向前的互動就肯定需要一定的網路攝影機,因為它要跟現實或者虛擬畫面做一些互動。但如果從是向下互動,我們可能不一定需要那麽多的網路攝影機,比如不一定需要一個斜向下的網路攝影機,因為斜向下的網路攝影機如果不是很強大,沒有 Vision Pro 那麽強大的技術,也很難捕捉到各種復雜場景下的手部小動作,可能最後還是要借助肌電手環或者是手表這樣的裝置,但這些裝置本來就能做到。
當你必然需要網路攝影機的時候,它們往往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可能也不需要專門配置向下的網路攝影機。這是一個產品上的要想得很細的一個平衡和選擇的問題。Vision Pro 必須這麽做,因為它的目標就是,使用者不用戴額外的輔助裝置,所以它當然要有很強大的網路攝影機,看各個方向。但是眼鏡並不一定。
張鵬:像 Orion 這樣的裝置,什麽時候能真正走向市場?包括你們在做的雷鳥 X3,我之前也看到過一些資訊,似乎已經很接近量產了。Meta 的 Orion,從今天給大家看到,到未來能變成一個產品,你覺得還需要多長時間?Meta 今天說的事,明年能變成可購買的嗎?
李宏偉: 如果你問的是和 Orion 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那麽 Meta 可能確實還需要一點點時間, 幾乎可以 100% 確定,Meta 明年不可能有可購買的版本。但如果你問的是雷鳥的話,我們的 X3 今年年底就能量產了。
05 雷鳥要做 AR 版的「Vision」張鵬:雷鳥的計劃是什麽?
李宏偉: 我先補一句,為什麽認為 Meta 明年一定不會上? 作為一個大公司,他們在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但動作會相對慢一點。 雷鳥創新作為一個有大公司資源支持的創業公司,它的資源也會比較多,動作也會比較快,所以雷鳥的 X3 預計會在年底到農歷春節前上市,我還想盡可能讓它更提早一點。
可能很多人都在關心這類產品什麽時候上市,Orion 和雷鳥創新什麽時候能拿到手裏,所以我們還是相對詳細地介紹一下這個產品。我做一個比喻: Orion 是 AR 眼鏡領域的 Vision Pro,而雷鳥 X3 更像是 Vision。 我覺得這個比喻還是比較形象的。蘋果的策略是先推出 Vision Pro,但他們也認為 Vision 才是一個能被大家廣泛接受的產品。所以我們非常感謝 Meta,半開玩笑地說,Meta 幫我們釋出了一個雷鳥 X3 的 Pro 版。
接下來,我們準備正式上市 X3。X3 在產品和技術上的平衡上可能是一個更好的產品。X3 有兩個版本,重量大概 60 多到 70 多克,而 Orion 接近 100 克。60 克 70 克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線,它不只是多了 30 到 40 克的問題,因為大家佩戴的眼鏡和墨鏡基本上大概就是 60 克,所以 60 克是一個使用者比較能接受的狀態。另外,雷鳥 X3 和 Orion 一樣,都是全彩 MicroLED 光導波的產品。
我也想說一點 X3 的優勢。在某些方面,我們的表現優於 Orion,比如很重要的入眼亮度。如果你仔細看視訊,會發現 Orion 的亮度比較低,我猜大約在 500 尼特左右,甚至可能更低。也就是說,在強光下,尤其是正午的戶外,應該是看不太清楚螢幕內容。小紮自己也說過,把亮度提高是他們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而雷鳥 X3 的亮度至少在 2000 尼特以上,甚至有可能達到 3000 尼特以上。
我可能透露得有些多了(笑),趁著 Orion 還在被大家討論,這個時候比較容易把事情說清楚。
雷鳥的亮度比 Orion 高,但 FOV 會稍微小一些,分辨率也有可能會小一點,不過 PPD 就會更高。了解 VR 的人會比較清楚 PPD 這個概念,它指的是角分辨率,決定了你的畫面品質到底清楚還是不清楚、細膩還是不細膩。另外,在人機互動方面,雷鳥 X3 也會支持手勢互動。
雷鳥 X3 及其內測中的肌電手環|圖片來源:雷鳥創新
我們也會借助像手環、手表這樣的裝置來實作類似的手勢互動。雖然我們沒有看到 Orion 特別詳細的手勢互動資訊,但我想它基本上也用了類似的人機互動方法。關於眼動互動,我們內部也在做很細致的測試。
雷鳥創新在眼鏡上測試眼動互動功能
這樣一來,當雷鳥 X3 上市時,在手勢和眼動互動上我們不會全上,大機率會優先推出手勢互動功能,眼動互動可能稍後再上線。
除了人機互動,我們在套用場景和芯片架構上也做了很多最佳化設計。比如說,雷鳥 X3 的電池容量比 Orion 小一些,但使用時間的可能差不多,也跟大家不同使用場景有關系。所以,雷鳥 X3 是一款在光學顯示方面非常領先的產品,在基礎技術效能上跟 Orion 類似。當然,我們沒有采用碳化矽材料,是因為現在這種材料的價格還不合適。
並且,雷鳥 X3 的定位跟 Orion 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也就是剛才我說的 Vision Pro 和 Vision 的區別,所以它是現在市場上非常領先的產品,但同時它又是可以量產的。雷鳥創新不只具備在光學技術上的設計的能力,還有生產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設計量產化。可能我們的顯示畫面尺寸沒有 Orion 那麽大,但這是符合特定套用場景的比較合適的狀態。最終,大家就會看到,不僅它的那些基本的功能都存在,而且還一個非常像正常眼鏡的眼鏡。
我不知道大家現在看到畫面時是什麽感受。如果從某個角度來看的話,Orion 的鏡片是相對比較厚的,是因為它的光源到導波的部份。雷鳥創新采用的是從內向外的光源設計,所以鏡片也比較薄,整體就像一副普通眼鏡。
我還想特別說明一下,雷鳥創新在全彩 MicroLED 技術的處理上與 Meta 有一些不同。我們判斷 Meta 是在導波內部進行顏色合成,因為現在市面上能夠量產的 MicroLED 主要都是單色的。雷鳥創新的做法是在進入導波前就把光合成彩色。雷鳥創新的光引擎是我們自己設計、擁有專利,並且自主生產的。我們能把光引擎做得非常小,只有 0.36cc(立方厘米),它是一個非常小的光投影器,這樣就可以讓這個眼鏡在實作全彩 MicroLED 的同時非常輕薄,非常像一個普通的眼鏡。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試著做了一系列這樣的設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X3 是一款會正式上市銷售的產品。一方面,它可以幫我們積累更多使用者反饋;另一方面,它可以作為一個套用生態開始的基礎。因為這個產品是賣給使用者的,所以生態開發者可以直接在這上面開發,比如開發各種 App 或者 AI Agent,然後提供給使用者去用,他們也可以直接收到使用者的反饋。這是我們在雷鳥 X3 上的一系列基本的考慮。也不能說那麽多了,所以先簡單地匯報到這裏(笑)。
張鵬:接下來你們明確的目標就是,推出一款可以上市銷售,並且使用者能夠實際使用的產品。今天我們能想象這個產品如果我花錢買了,它會帶來什麽樣的在功能場景上的比較 ready 的體驗?以及我們的最終體驗到的那個場景?它有可能是什麽樣子?哪些體驗會明顯比原來的裝置上升,提前給我們劇透一些 。
李宏偉: 我先說一兩個可能蠻重要的點。我舉個例子:我們戴上 AR 眼鏡可以做什麽?
當然可能大家都已經比較清楚的是,AR 眼鏡 可以實作一系列手機的功能,比如第一視角的拍照,視訊通話效果非常好。也可以實作資訊提醒,我們收到微信訊息不用再看手機看手表,因為通知能直接展示在 AR 眼鏡上。我們圍繞這些,設計了一系列的非常重要的殺手級套用。
一個例子是轉譯: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使用場景,但大家說得也比較多,AR 眼鏡所提供的轉譯並非簡單的轉譯,其實更接近一個 Copilot 助手的角色。
例如我們到一個新的國家,下飛機,去海關,一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指示牌。你你在機場可以跟著人走的,但是你到了那個分人群的海關就不行了,你要是不懂這個語言的話,你就不知道的哪個入口是這個國家的居民的,哪個是海外旅客入口。
這種時候,AR 眼鏡就可以直接看到各種各樣的指示牌,然後把它轉譯成你懂的文字。包括你在跟海關聊的時候,海關問你一系列的問題,他跟你聊的時候,你就可以即時地在眼鏡上面看到他轉譯的內容,實作一個流暢的問答。
包括出了機場之後,去到一個,比如說地鐵站,眼鏡辨識到地鐵站裏面的標誌,它還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導航,既能告訴你說你做哪條線,也可以提示你具體的資訊:比如給你一個導航,告訴你你到了這個地方,你出來之後是一個美食一條街這樣的。
這個時候,你可以跟眼鏡說,我要開啟這個引導模式,那 AI+AR 就能一個一個辨識,因為大家知道現在大模型的視訊流的模式還是蠻強的,我們可以在走的過程中就直接他,你看了哪個店,他就告訴你這個店怎麽樣,是吃什麽的。還可以基於你的喜好,告訴你這個店好適不適合你的口味。
所以這一系列的工作。實際上都是在努力把 AR 眼鏡帶來的體驗做到更完美。
這只是一個場景,出國或許還不是那麽的頻繁,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想一想,在現實中我們可能每天都會遇到類似的場景,如果有一個 AI + AR 的裝置 24 小時在內身邊,看到你所看到的,聽到你聽到的,實際上這個「外腦」可以幫助你處理非常多的事情。
06 中國 AR 創業者有獨特優勢
張鵬:雷鳥創新其實作在已經算在這個賽道上中國非常頭部的創業公司,但畢竟還是創業公司,那你覺得怎麽能夠在 AR 這個賽道上,形成中國創業公司自己的優勢?以及我很好奇關於競爭策略的問題:作為一個創業公司,又在一個巨頭看重的領域,怎麽去找到自己差異化的優勢和前進的路徑 ?
李宏偉: 您說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謂創業,我經歷了幾次創業,學到很多非常重要的東西,其中一個就是選擇大於努力。
我們怎麽去選擇能決定我們正確與成功與否?我從這件事情我們可能要從幾個層面來看。比如說先從具體的層面來看,其中一個點剛才其實已經回答了,因為 Meta 這樣的公司,大廠在技術上面有很多的投入,這是我非常值得尊敬的。
他們釋出了這樣的技術,讓大家看到 AR 眼鏡的時代要來了,因為技術最重要的問題都已經突破了,這是非常重要,他們花了足夠的錢,給行業做了很多的貢獻,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創業公司會跑得更快,速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絕大多數商業競爭裏面,速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是像雷鳥創新這樣的創業公司,或者是中國的創業公司可以做到差異化的有利競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跟機制跟各方面都有關系的,包括中國的供應鏈的成熟都有關系。
但另外一點可能更重要的問題是:AR 這個時代是不是還像手機一樣,是美國的企業引領了?完全是他們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尤其在最早期的時候。我覺得不是。
雷鳥 X3 是一個平衡了技術和需求後的產物,但這並不代表說雷鳥創新沒有 Vision Pro 的技術,而實際上所謂 Vision 和 Vision Pro 最重要的是什麽?是他們有共同的技術方向和最重要的技術突破,這在 Vision 和 Vision Pro 之間是一樣的。
Vision 和 Vision Pro 的區別是產品定位的區別。是要練成全身都是肌肉的,我還是練成說一個比較健美的狀態。是要現在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還是我現在給一個使用者可以接受喜歡用的一個 60 多克的眼鏡?
所以它只是產品的選擇,在這一點上來看,雷鳥創新作為這個行業頭部的企業,作為一個中國的這樣的公司,我覺得並沒有比美國的公司落後多少。至少從產出的產品來看。
所以在 AR 我覺得是有可能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一起引領行業發展,一起帶來行業爆發的。甚至有可能中國企業會更早地或者更大地發揮這個作用。這跟過去這麽多年中國整個的技術的發展、供應鏈的發展、能力的積累都有關系。
我們實際上已經看到了一些這樣的機會了。TikTok 是在美國是最強勢的這個短視訊套用,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過去在 TikTok 之前,我們幾乎看不到這樣的情況。中國的包括科技、包括互聯網,很多都是在落後美國,在美國之後做。但像是大疆、TikTok 這樣的產品,我覺得他們已經代表了中國企業可以引領一個行業。 所以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除了速度之外,我們在技術上面並不落後 。
另外一點在整個生態上面,中國的供應鏈和套用生態實際上也跑得很快。比如很多美國西海岸的大廠,實際上他們在供應鏈的同學花了很大的力氣在中國,現在全球唯一能夠量產 MicroLED 的國家是中國,像一些光導波企業中國也很領先。包括 AI 的大模型本身,可能大家還有點差距,但實際上從大模型的場景套用來說,中國的企業還是做得比較好的。
那當然另外一個問題是說在 AR 整機加生態這個賽道裏面,什麽樣的策略,什麽樣的技術積累是對的。
我覺得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實際我們要布局未來的技術,這一點上面雷鳥創新做得好,而且做得相對比較聚焦。大廠有的時候反倒會搖擺,因為它的資源多,我會做很多技術,可能這個時候這個技術成熟了,我就做的這個也可能會拖慢的。所以雷鳥創新在核心技術上面是很堅定的,我們做到了技術領先。
另外一些方面是說我們除了技術之外,整個路線的設計,包括你是最先發 Vision Pro 還是先發 Vision?像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策略的選項。
實際上我們看到 Meta 也先發了 AI 眼鏡。Ray-Ban Meta 的眼鏡,那雷鳥創新的基本策略也是這樣的,我們這種策略可以使得我們在這個環境下,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更好地取得有利競爭。
我們采取了怎樣的策略?我們追求布局未來正確的技術和正確的產品。但在過程中,我們就把其中成熟的技術和成熟的使用者需求誕生的產品先推出來釋出,比如比較成熟的 BirdBath 的產品。所以大家看到雷鳥創新不單是技術領先,雷鳥創新在市場份額上面也是領先的。
我們每個階段推出來的產品,銷售的結果也是領先的,所以這樣的話可以給雷鳥創新一個相對比較好的生存發展的環境,我們既布局未來,又在過程中發展。
我來聊一聊更底層的問題。當然一個底層的因素是團隊,我們現在整個全球的人才流動是比較好的。雷鳥創新團隊裏面,比如說我們有美國人,有南韓人,所以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工作語言。我們從全球搜羅最頂級的人才,來做我們的技術、人因設計,以及一系列整機方面的研發。所以我想在技術層面,在人組織層面,中國的團隊和美國的團隊現在沒有那麽大的差別,或者說大家可能是一樣的,沒準結合效率的話,所以我相信雷鳥創新有個非常好的團隊。
我們也給大家非常好的一些工作環境,優秀人才的團隊有一些,但更底層的,我更底層這事我覺得最重要,您看 AR 整機加生態這個賽道。首先它是一次 Disruptive Innovation,我們叫顛覆式創新。它跟過去的手機,跟過去的互聯網有區別,它是一次新的虛擬與現實融合的空間互聯網。
所以這樣新的機會往往是新的公司相對比較有機會的,新的公司能夠成功至少大概一半以上。那是不是大廠在知道不知道這事重要不重要?電車所有人都知道重要?第一個做出來電車的公司肯定是傳統車廠,比如寶馬、奔馳這樣的公司,但是電車最後還是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包括像比亞迪這樣原來做車不是那麽做這麽多,在傳統領域相對沒有那麽強大的公司,比較新的公司最後能成功至少占了 50% 以上的這個市場,所以創顛覆式創新就會有這樣的特點,我們認為 AR 整機加生態這個賽道就是一次這樣的機會。
當然還有一點您說的很有道理,這個賽道的比拼是一個綜合實力的比拼,供鏈、硬體、軟體、套用、生態、銷售渠道、品牌行銷都要做到比較好。所以它確實是對一個純新的創業公司來說是有比較大的挑戰的,因為純新的創業公司比較適合做單點突破。
那我怎麽設計雷鳥創新這個公司的模式?雷鳥創新背後有像 TCL 這樣的比較大的公司的資源的支持,但它又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公司,獨立經營、獨立決策、獨立融資、獨立上市的公司,這樣的話它的整個流程制度價值觀是一個新公司、創業公司價值觀,但它背後又有足夠的資源支持。我們認為這一點對於整個公司的設計,對於它最後的成功也是蠻重要的。
所以從最底層的選擇、架構設計到組織到技術路線的選擇,到技術路線的積累,到市場份額各方面來看,包括對整個生態的布局,大家可以看到雷鳥創新合作的夥伴都是全球最頂級的公司,包括美國、中國,也包括大模型、作業系統、套用生態。
所以我想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我倒沒有覺得這個雷鳥創新處在了劣勢,我們審慎地看待競爭的問題,積極應對,但對未來我們內心深處有很強烈的樂觀。
07 AI 眼鏡是小靈通,AR 眼鏡是智慧機
張鵬:剛才咱們說這個 AR 的終極目標通向個人計算。其實 Ray-Ban Meta 的新一代產品在這次也發了,我還挺好奇的,就是你看起來它強化的是 AI,這帶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雷鳥創新會不會做這種 Ray-Ban Meta 這個這樣型別的產品?
李宏偉: 我們打造未來的產品,但同時把這個成熟的技術和成熟的使用者需求這樣結合的產品做出來。 所以基於我們的核心策略,我們會做。我們與博士眼鏡有一個合資公司,主要就是打造像 Ray-Ban Meta 一樣的產品,就是那種 AI 眼鏡。它的上市時間也不會很慢,很有可能比 X3 還要更早一點。
第二點,我們怎麽看待這兩個產品?實際上如果我們從行業發展或者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上來看,我覺得這就是行業發展的一個過程。一般都會先出現一個比較簡單的產品,占據更多的這個使用者量,然後它逐漸地增加功能,變得更強大。手機就是這樣子的,我們先能看到像大哥大這樣只能打電話的,像小靈通,然後變到比較強大的功能型手機,然後變到智慧型手機,大概是這樣一個歷程。
在這個過程中,對一個企業來講,有幾種選項,一個選項是說只做未來的產品,另一個選項是只做現在的產品。只做未來的產品也不是不行,只是在現在這個時候就有比較大的壓力,整個這個包括融資的環境各方面來看,坦白來講,現在可能只有蘋果是真的憋大招的。那如果只做現在的產品,我覺得還是有一個潛在的風險。嗯,就是所謂創新者窘境,如果你只做了功能型手機,不一定代表你能做好智慧型手機,甚至它很有可能會約束你去做好智慧型手機。這就是雷鳥創新在取舍中考量的因素。
張鵬:我們剛才盤點了好多 AR 眼鏡今天哪些技術比較 ready?哪些場景比較 ready?AI 這部份有什麽可以值得期待的新的思考嗎?
李宏偉: 我覺得幾個層面,第一個從使用者的角度上來看,它其實還是有各種可以最佳化的地方。那比如說眼鏡,我們總希望它的重量變得越輕越好。那我們這個佩戴體驗希望越舒適越好,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樣式。
這次 Ray-Ban Meta 也釋出了新的這個眼鏡的款式的,現在更多的是叠代這個 AI 的功能、再比如說它的基礎體驗要做得好。
如果我們看第一代的 Meta Ray-Ban Stories 和第二代的 Ray-Ban Meta,第二代之所以能取得這麽高的銷量(百萬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礎體驗提升了。
基礎體驗什麽意思?就是比如說它有麥克風,那麥克風在你說話的時候能不能實作能降噪——你戴著眼鏡出去很有可能風聲比較大,那眼鏡是不是能不能聽得清楚你的指令?一系列的這樣的功能點都有很多可以最佳化的地方,甚至包括這個網路攝影機是橫的還是豎的,都是可以做考慮的。
在這個差異化布局上,雷鳥創新是有系統性的優勢的,這個優勢包括供應鏈以及其他的層面,這裏面我們有一些獨家的東西是別人拿不到的。它可能會體現在體驗上面,也可能會體現在價格上面。
當然這裏麵包括他剛才說到的 AI 的部份,國內的大模型的公司現在在 AI 場景上麵包括一些開發者在 AI 場景上面做得是非常好的,所以這一點應該也會比。但是這種開發不只在包括在中國,也包括在海外,所以也比海外的企業會更有優勢。
另外一點,這個眼鏡本身不管從經營,就是生產、銷售和使用者關註來說,它還有另外一個維度是非常重要的,就所謂傳統眼鏡的品牌、渠道和設計,Ray-Ban Meta 的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雷朋本身的這個貢獻。祖克柏也說,你如果哪怕不開啟智慧功能,雷朋和 Ray-Ban Meta 的這個眼鏡,Ray-Ban Meta 這個眼鏡也是一個很好看的眼鏡。
所以您看到前一段時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宣布了雷鳥和博士眼鏡成立了合資公司,這也是我們在這個行業的一些創造,在歷史上是沒有這樣的情況的一個科技公司和傳統眼鏡的大廠成立這樣的更深一點的合作,這也是沒有的,所以這也是我們對這個事情如何成功做了很認真地思考和判斷。我們認為傳統眼鏡的品牌渠道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也在做這樣的布局。
我最後還想補充兩點,第一點是 Meta Orion 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也想告訴大家說,中國企業現在也不落後,雷鳥 X3 是一個和 Meta Orion 一個方向上獲得了非常重要突破的產品,在全球來看都是這樣。
海外的企業也非常看好這一點,我們有很多美國公司的朋友們都說來自各個大廠的同學,問我們組團買是不是還能優惠一點呢?保證我們先拿到。
但更重要的我想要跟大家說的是, 雷鳥創新也好,Meta 也好,這樣一些公司做了 AR 領域裏面的 Vision Pro 也好、 Vision 也好,這都代表了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屬於 AR 眼鏡的未來,已經到來了。
*頭圖來源:Meta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