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過去的一年你讀過哪些心理學相關的書籍,讓你覺得受益匪淺?

2021-01-08心靈

過去一到兩年,我讀過印象最深的3本心理學書,推薦給你

1、【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心流(flow,又譯:福流)是當下一個蠻熱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者,就是本書的作者米哈裏,他是心流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

從一天的工作中「脫身」出來,你感到身心俱疲,你想放松一下,於是躺在床上開啟dy。很快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了,關掉手機,你感到一陣空虛。

好像無論怎樣「休息」,你都無法讓自己真正「開心」起來。只是麻木的讓自己「娛樂」。就像小時候,一邊扒飯,一邊看著電視,嘴裏也沒嘗到味,心裏也沒感到舒服,只記得爸媽在一旁的斥責:「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從心流(flow)理論出發,這個問題有了答案: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會破壞你的內心秩序。

米哈裏認為,生命的偉大之處,是因為它某種程度上,是違背宇宙規則的,是一種逆熵。

這個宇宙有一個萬物的規則叫「熵增原理」,也就是說,一個系統,不去幹預它,它會朝向無序的方向發展。就像你的房間,如果不去幹預,它一定會越來越亂。而生命卻是逆熵的——因為你的房間,有你的存在,你會收拾它,讓它恢復秩序。

外部世界的「熵增原理」,同樣適用於人的內心世界,當你不去幹預它,隨心所欲時,你會去刷dy,會在吃飯時看電視劇,你的內心會走向無序。但是,如果你稍加幹預,讓你處於沈浸在某件事中,你會感受到一種內心秩序,因這種內在秩序,感受到心流(flow)。

米哈裏提出了獲得心流的8個要素,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叫「挑戰與技巧的黃金比例」:

「挑戰與技巧的黃金比例」就是圖中的「心流渠道」

@曾加 老師在回答「人是怎麽廢掉的?」的文章裏,有一個非常直擊靈魂的經典論斷:

人是怎麽廢掉的?
答:沈溺於「輕易獲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在這裏,我補充下半句:同時「被無法達成的高難度事情,所擊垮」。所以:

人是怎麽廢掉的?
完整答案是: 在「沈溺於「輕易獲得高成就感」的事情」,和「被無法達成的高難度事情擊垮」之間搖擺

工作一天,躺床上刷dy,就是沈溺於「輕易獲得高成就感」的事情;而在工作中被無法完成的KPI,日日暴擊,就是「被無法達成的高難度事情所擊垮」。

你的生活就是在上圖的「右下角」和「左上角」來回擺蕩,始終沒法找到「挑戰與技巧的黃金比例」。

設定恰當的目標,對自己的技巧與能力有清醒的認識,讓自己回到「心流的渠道」中。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將徹底改變。

02 【親密關系】

Intimate Relationships

作者:羅蘭·米勒(Rowland S Miller) & 丹尼爾·珀爾曼(Edwin Newman)

首先,這本書非常系統,有多系統呢?我給你po一下它的目錄,感受一下:

第一章:人際關系的構成
第二章:研究方法
第三章:吸重力
第四章:社會認知
第五章:溝通
第六章:相互依賴
第七章:友誼
第八章:愛情
第九章:性愛
第十章:壓力與緊張
第十一章:沖突
第十二章:權力和暴力
第十三章:親密關系的解體與消亡
第十四章:親密關系的維持和修復

可以說,這本書會把「一段關系」的「生老病死」給你講全咯。

其次,它極具科學性,書中幾乎所有論斷,都有科學論文參照,全書的參考文獻可長達二三十頁。

最後,它的許多觀點,既簡單樸素,卻頗具顛覆性,在情理之中,卻又震碎你的三觀,教你「重新做人」。給你舉幾個例子:

1,親密關系中,「互補」並不吸引,「相似」才是吸引的根本:研究表明,伴侶共同點越多,彼此越喜歡。
2,當孩子出生,沖突會增多,對婚姻的滿意度降低,對伴侶的愛會減少。
3,較少興趣原則(principle of lesser interest):在男女關系中,對繼續和維持這段關系,興趣較少的一方,擁有更多的權力。
4,離婚給人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它是一種自我連根拔起的感覺。從整體來看,人們在離婚後,生活並不順利。離婚會改變人們的社交圈子,削弱經濟資源,讓你和前配偶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

讀完這本書,你對「親密關系」,會有更成熟、更科學、更深刻的反思和體驗,它將親密關系的全貌展示給你,也有助於你對未來,你的親密關系,可能遇到的挑戰,有所準備,有所應對。

03 【心理治療中的依戀:從養育到治愈,從理論到實踐】

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

這本書會剖析到人性很深處,但行文方式卻讓人不難理解。我覺得不僅適合專業人士閱讀,對普通大眾也十分友好。

我的最近幾篇優秀回答(個人覺得),均有此書的啟發: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的,是關於「 自我的多元維度 」這部份。

你可能想過,「我是誰」這個問題,它有很多答案:我是一位心理學人,我是男性,我是中國人,我樂觀開朗,我窮……

可是,你可能很少想過,這些答案,有多個維度。

  • 首先是 軀體自我 :我身高178,體重75kg,長相……
  • 更重要的是,這個軀體的自我,是所有感受的最初來源,我所看到、聽到、聞到、嘗到、觸摸到的萬事萬物,都是最初來自軀體的自我。它是一切的起點。

  • 其次是 情緒自我 :我樂觀開朗,敏感多疑……
  • 人的情緒是流動的,每時每刻都處於某種情緒狀態。其中,「安全的感受」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情緒體驗。只有當你總體上,感到安全時,你才具有探索世界,好奇未知的勇氣。

    你對自己的情緒是開啟的嗎?你能經常覺察到,此時此刻,你的情緒感受是怎樣的嗎?

  • 接下來是你最熟悉的一個自我—— 表征性自我 :我覺得我是一個自信的人,我覺得我是一個好相處的人,我是一個學生、律師、醫生……
  • 這些都是「表征性自我」,是你內心裏,對自我的一種「認同」。表征其實是一種加工,是對你軀體、情緒自我提供的資訊,進行加工後的一個抽象、概括和定義。

    例如:因為我經常軀體感覺良好,感覺到開心,所以我認為我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 接下來進入到你不熟悉的領域—— 反思性自我 :我是怎麽得出,我是一個開朗的人,這個結論的呢?
  • 反思性自我,是對「表征」的反思,

    表征是一個抽象、概括的過程,反思就是與之相反的過程,將概括的結論進行還原。

    反思性自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功能——它會讓你意識到,「表征」所定義的我,並不是唯一的、不可改變的。例如,當你認為自己是「抑郁的、悲觀的人」時,用反思性自我的功能,會問:哪些表現反映了我「抑郁、悲觀」,哪些表現反映相反的結論?

    我會為什麽事情而抑郁、悲觀,相反,我會為什麽事情感到積極、開心?這又是為什麽?

  • 最後,會進入一個最高的境界—— 覺察性自我(無我) :是誰在「反思」?每時每刻是誰在感受這種感受?——答案是「沒有誰!」,這是佛教所謂,無我的境界。
  • 這是冥想、正念、禪修常常會努力抵達的自我。

    抑郁、悲傷、痛苦,開心、激動、興奮,一切感受,都是每時每刻的一瞬體驗,它們都會隨風而散,我只是一個承接一切感覺的容器,任由它來,任由它走,不分析、也不評價,只是「存在」。

    這就是無我。無我不是忽視、不是解離、不是回避和否認,相反,它是最清醒,最自在的狀態。

    當然,這本書不僅告訴你這些維度,更會深刻闡述,人的自我會如何建構,如何發展,以及當它發展出或好或壞的狀態時,如何養育和治療。

    最後奉上連結,可直接下單購買:

    還有什麽想了解的「心理學」領域,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