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過去的一年你讀過哪些心理學相關的書籍,讓你覺得受益匪淺?

2021-01-08心靈

推薦三本個人覺得受益匪淺的心理學書籍。

第一本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寫的高效溝通指南【非暴力溝通】。豆瓣評分8.4

本書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師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卡爾·羅傑斯。盧森堡博士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有著50多年的實踐經驗,不僅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作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沖突。

本書的的邏輯清晰,細節豐富,非常易讀。全書共分為十三章,圍繞著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四要素展開: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每章都以一幅孩童所畫的美妙圖畫為開頭,讓人心情愉悅。每章的最後都加以小結,並在附錄部份總結了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實際運用要點,進一步提升了閱讀體驗。全書所含的五個練習,則使得讀者可以第一時間運用書中所學的知識。

本書是個人目前為止讀過的講述非暴力溝通(或者說高效溝通)最為系統及具有實操意義的書籍。我在實際運用時發現這套體系不僅可以用於與人溝通,還可以用於自我的內心平胡,確實非常的實用。附上書中附錄的非暴力溝通模式總結,供大家參考:

1.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

(1)觀察

我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我的福祉的具體行為:

「當我(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2)感受

對於這些行為,我有什麽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麽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我那樣的感受:

「因為我需要/看重……」

(4)請求

清楚地請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豐富我生命的具體行為,

「你是否願意……?」

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1)觀察

你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你的福祉的具體行為:

「當你(看、聽、想到你看到的/聽到的)……」

(2)感受

對於這些行為,你有什麽樣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嗎?」

(3)需要

什麽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你那樣的感受:

「因為你需要/看重……」

(4)請求

關切地傾聽那些能豐富你生命的具體請求,而不解讀為命令:

「所以,你想……」

第二本是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寫的溫暖治愈小書【人間值得】。豆瓣評分8.1

本書作者中村恒子,生於1929年,是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當了70年心理醫生。

這是一本溫暖而令人放松的小書,作者由於工作的緣故,平時會與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傾聽著每個人關於家庭,關於職場,關於人際關系的種種煩惱。而這本書就是她結合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經歷,總結自己面對人生這些煩惱的想法。

與其他人生哲學書相比,本書的最大特點是一份淡然。作者本身並不是知名企業家,也不是什麽學派開創者,並沒有世俗意義上了不起的成就。作者出身家境一般,婚姻也不是太順,對自身所從事工作也沒有特別的喜歡與不喜歡。或許正因為如此,才讓作者結合自身經歷說出的話,讓大家在普遍焦慮感越來越嚴重的當下,有一份特別的放松與親切感。仿佛家裏的老人對子女的關心,不在乎兒女做多大貢獻,只期望你健康平安快樂,有空多回家看看,讓你感受到一份溫暖與慈愛。

摘錄下書中一些印象深刻的話語:

1. 我覺得解決(註:人生各種煩惱)的關鍵在於,在現實和自己的心情之間找到平衡點。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

2. 當你面對「為了什麽而工作」感到迷茫時,你就幹脆而果斷地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而已。

3. 不要把自我價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帶著「為身邊的人略盡綿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許會更好。飲食足以溫飽,有工作需要自己,其實這樣的生活剛剛好。

4. 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5. 不強求改變別人,不如把心力放在「自己如何才能快樂生活」。

6. 無論在職場還是家庭,「只要是別人給予的東西,自己就應該感謝對方」。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和別人相處,人際關系就不可能出現大的問題。

7. 總想著得失,那麽就會覺得勉強自己,甚至產生心結。與其如此,還不如率性而為,跟隨心的決定。

8. 人和人之間就是互相幫助的關系。如果你是一個容易接受拜托的人,那你在人際關系中的摩擦就會很少。

9. 大多數事情都會得到解決,人生只能笑著活下去。

10. 接連發生不順的時候,也不要停下腳步,停下來就無法前進。

11. 如果總也不順利,那麽你就要意識到,「人生本來就是這樣」。

12. 面對沒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誠坦率。這對於獲得平靜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事情。

13. 痛苦與傷心,其實也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人活著,肯定會經歷苦難。

14. 家庭和睦比什麽都重要,只要守護它,其他都會慢慢變好。

15. 育兒過程,就是讓自己越發優秀的成長過程。養育孩子,也是成長。

16. 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人間值得,只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地活下去,絕大多數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人生不要背上不必要的行囊,去做你願意做的事,遵從內心而活,不求功名成就,只要能夠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

第三本是是讓人不再迷失的【被討厭的勇氣】豆瓣評分8.6

本書作者是兩位,岸見一郎是一位哲學家,從1989年起就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古賀史健是一位自由作家,以對話創作(問答體裁的執筆)見長,近30歲的時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被其顛覆常識的思想所震撼。之後,連續數年拜訪京都的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兩人的不斷碰撞之下有了這本佳作的誕生。

本書的結構設定十分精妙,一位被諸多煩惱所纏繞的的青年,聽說有一位哲人,宣稱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於是向哲人討教。全書就是以迷茫煩惱的青年與阿德勒思想化身的哲人之間的對話不斷展開,闡述阿德勒思想的精髓。

阿德勒本人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曾追隨佛洛伊德探討精神官能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佛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療法喜歡將人現在的心理問題歸結於過去的「決定論」不同,阿德勒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在人生中我們常常陷於對過去的悔恨,人際關系帶來的競爭嫉妒,對未來目標的迷茫等種種束縛,而阿德勒的整個理論體系,都在試圖把人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讓人重獲心靈自由。

本書讀來非常愉悅,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幾點:

1.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請你註意這一點。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形成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麽。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麽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2.人生不是與他人的比賽,而是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3.課題分離,主動選擇,不強求別人如何回應:既不是自以為是,也不是將錯就錯,只是分離課題。即使有人不喜歡你,那也並不是你的課題。並且,「應該喜歡我」或者「我已經這麽努力了還不喜歡我也太奇怪了」之類的想法也是一種幹涉對方課題的報酬式的思維。

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歡的人生」和「有人討厭自己的人生」這兩個選擇讓我選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4.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指標: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interest)變成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nterest)。

5.阿德勒心理學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

①自立。

②與社會和諧共處。

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

①「我有能力」的意識。

②「人人都是我的夥伴」的意識。

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納」——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而且,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並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夥伴,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同時,正因為對他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納」。

6.認真過好當下的剎那,以他者貢獻為指南星:我們要像跳舞一樣認真過好作為剎那的「此時此刻」,既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只需要過好每一個完結的剎那。沒必要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著,就一定會到達某一個地方。無論你過著怎樣的剎那,即使有人討厭你,只要沒有迷失「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那麽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麽都可以。即使被討厭自己的人討厭著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祝大家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