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先說理,再談事。
就你現在面臨的情況,理跟事他不在一個頻道上。
有關於任何一個事情,是對面評價不懷好意還是你自己想多了,我一貫的處理方式是:
要有自愚自樂的精神,要在關鍵時刻善於扮演阿Q,才能有一腔孤勇往前奔。
換句話說,怎麽理解對你有利,你就怎麽理解對方的意圖。
這人吶,別看都是兩個奶子下邊藏著個心,但不同人心裏頭,生發出來的驅動力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比方說天天早晨大夥都上班,行為一樣對吧。
但有的人驅動力是養家糊口,有的人驅動力是名震天下,有的人驅動力是錢多了燒的閑著難受上班解悶,有的人驅動力是賤,他就愛上班。
這種驅動力歸類的話,就兩種,一個是正面情緒驅動,一個是負面情緒驅動。
具體點說,同樣是跑步,有人平常跑不快,但後頭有狗追著,他害怕了,撒丫子跑的比兔子還快。
這就是負面情緒驅動行為,獲得超常發揮。
而有的人呢,有狗追著,他腿都哆嗦了尿一褲子,根本跑不起來,但終點線上有個穿啦啦服的大娘們兒等著,他跑的比射的都快。
我說的是比射的箭都快,別想歪了。
這就屬於正面情緒驅動行為,獲得超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