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中旬市場還在討論可能要有「失去的30年」,到9月25日的「All in Buy China」口號高振,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於市場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整個市場都洋溢著樂觀的氣氛。
Wind資訊數據顯示,過去一周(9月23日~9月27日),滬指累計上漲12.81%,創2008年11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深證成指累計上漲17.83%,創1996年4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創業板指上漲22.71%,創史上最大單周漲幅。
一攬子提振經濟政策「人心所向」,也讓市場對後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開啟了想象空間。同時,宏觀政策該如何保持政策效能,不僅幫助經濟從短期困境中脫身,更能進一步助力實體經濟快速發展,也值得期待。
9月28日,在2024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教授林毅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原所長余永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等經濟金融領域專家學者圍繞當前一攬子政策落地、貨幣財政後續政策建議,以及經濟走勢等市場關切的內容作出解讀。
貨幣政策一馬當先
「最近一周,全球投資者要求與中國進行電話會議和視訊會議的數量急劇上升,達到了近年來的新高。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重燃,也體現了近期政策調整對市場的積極影響。」陸挺認為,這一周的政策是「人心所向」,對於整個市場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露」,市場的反應非常正面和熱烈。
9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負責人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涵蓋利率、地產、創新工具等方面的多項重磅利好政策同時推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超預期分析了經濟形勢,涉及財政、貨幣、資本市場、就業、民營經濟等多領域政策,訊號明確。
政策多箭齊發,穩經濟決心空前。「股票市場的積極表現便是明顯例證。」林毅夫認為,經濟止跌回升的趨勢是可預期的。
「當前民間投資、消費等方面經濟低迷的現象是短期問題,我們需要更大耐心。」林毅夫指出,中國擁有充足的財政、貨幣和金融政策空間,只要政策運用得當,便能有效穩定市場信心,推動經濟恢復正常增長。
在一攬子政策組合拳中,貨幣政策一馬當先。9月25日,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如期下行,從2.0%下行0.3個百分點;9月27日早8點,央行宣布降準、降息。其中,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並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由此前的1.70%調整為1.50%;當晚,隔夜、7天、1個月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均跟隨下行20個基點。
管濤表示,貨幣政策有滯後性,在有效需求不足情況下,貨幣信貸從供給約束轉為需求約束,單靠貨幣政策發力效果有限,可能會帶來其他一系列問題。對貨幣政策效果不能期待過高。財政政策要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一方面是傳統的財政政策透過政府投資來拉動;另一方面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將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財政刺激消費不等於發消費券。」他說。
在盛松成看來,此次貨幣政策超出預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信心要維持下去,但最終決定中國股市和經濟發展,單靠貨幣政策是不夠的。目前貨幣政策已經打頭,財政政策需要接續發力。
9月24日,央行宣布創設兩項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資本市場。陸挺認為,這些針對股市的政策已經是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一定要其他政策跟上,不然這樣的股市上漲是沒有持續的上漲根基的。」
「近期央行的很多措施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人心的作用,但是它能持續多長時間?股市上去了,但如果財政不能夠發力,恐怕央行這些政策的效果可能會減下去。」余永定說。
財政政策如何發力
綜合來看,經濟學家對當前的很多問題看法已基本趨於一致,認同中國要采取更為寬松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需要繼續發力也已基本是市場共識。分歧在於,財政發力是靠刺激消費還是基礎設施投資?
盛松成表示,目前經濟執行的主要矛盾是消費需求偏弱,他認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應相互配合支持消費。
在盛松成看來,持續、穩定地改善居民部門現金流有助於促進消費回穩。財稅方面仍有可操作的空間,建議進一步依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振消費。他分析,如果把個稅起征點提高到8000元,每年稅收大約減少300億元,僅為去年全年稅收總額的0.17%。「這對財政沒有多大影響,但是對於低收入人群是實實在在的收入,對促進這一群體消費特別有益。」
對於如何降低個稅稅率,盛松成給出具體建議,年收入10萬元到35萬元,個稅稅率分別降低5個百分點。也就是在目前年收入10萬~20萬元、20萬~35萬元分別按10%和20%的稅率累進征收個稅的基礎上,建議分別下降至5%和15%。「我經過測算,稅收大概每年減少不到1000億元。」盛松成說。
余永定則有不同的看法。「消費是要刺激的,但是靠刺激消費能夠啟動經濟?我是比較懷疑的。」
余永定分析稱,考慮到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加上由於這幾年經濟增速下滑,收入增長下降,資產價值也在下降,所以消費信心不足,比較難以啟動。想啟動經濟,第一步還是主要考慮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因為可以起到帶動作用。
在余永定看來,基礎設施投資並未飽和。「中國在一些方面的基礎設施落後程度是非常顯著的,我們有大量的事情可以做,現在面臨著資金缺口的問題。」
余永定認為,中國不必要太擔心政府的杠桿率,中國財政政策的擴張空間依然非常大。「從今年還剩3個月的當前看,除了政府積極做計畫儲備外,還需要推出一攬子政策,包括財政貨幣刺激計劃,哪怕現在還來不及做,但是要告訴大家要這樣做,這是可以充分提振市場信心的,哪怕今年經濟增速低於5%,但是明年前景會更好。」
談及財政政策擴張的方向,陸挺則建議,從短期看,當務之急是要保障地方政府的基本執行,透過增加國債發行等資金籌集方式,增加轉移支付,「不要讓一些不是特別恰當的地方政府行為損害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信心。」
而從短中期看,應該做好保交房工作。他認為,過去幾年,中國經濟下行的最主要壓力源自於房地產領域。其中,「保交房」應當被置於首要位置,其重要性甚至應優於「收儲」。
陸挺表示,由於預售制的存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是一個期貨市場,而非現貨市場。這一區別對於理解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困境至關重要。「許多人在提出政策建議時,往往將房地產市場視為現貨市場,認為問題在於蓋了太多房子沒有賣掉。而實際情況可能是並沒有蓋那麽多房子,而是賣了太多的房子,但這些房子尚未完工。政策應當重點解決那些已經賣出但尚未完工的房子,即優先‘保交房’。」
在陸挺看來,當前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預售制下出現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為了重建市場信心和秩序,必須解決信心問題,讓買房人確信他們能夠拿到房子。這是重建市場信心和秩序的最重要環節。
陸挺還提出,財政政策的另一個發力方向是給特定人群發放補貼,其中包括提高農民養老金水平,這項政策執行成本很低,但同時能帶來更高的效益,不僅是從社會公平的角度,還包括從經濟學的角度,這是當下增加財政支出、改善消費需求結構,一定程度降低儲蓄水平,讓社會更加和諧的一個好辦法。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