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瞭望|麥克·萊維特:喜歡上海的諾獎獲得者

2024-09-30心靈
按:阿蘭·梅裏埃助力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對外合作,克勞斯·施瓦布促進中國對外經濟交流合作,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推動中國奧林匹克事業走向世界……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者悅、遠者來」的引才用才格局進一步形成。
作為引進的頂尖人才,萊維特與來自生物化學、計算科學、人工智慧等不同學科的中國科研人員一起,共同推動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的深入發展
他以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大樓的建設過程舉例:「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它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竣工了,這是驚人的成就。」
2021年,萊維特在家人幫助下開設了B站科普帳號,如今已是一位擁有45萬粉絲的知名UP主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麥克·萊維特頭發灰白,面龐瘦削。架在鼻梁上的紅框眼鏡,擋不住雙眸透出的睿智。
20歲起,萊維特就把「像一條含有20種彩色珠子的項鏈」的蛋白質作為研究物件,探究生命「組裝」的奧秘,他將定量分析方法引入生物學研究領域,以電腦軟體而非實驗儀器為主要工具研究蛋白質折疊。
2013年,萊維特因「為復混成學系統創立了多尺度模型」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2018年起,作為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重要拓荒者之一,萊維特被復旦大學引進,帶領該校交叉學科團隊開展定量生物學研究,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預測蛋白質折疊的三維結構。
2024年,是77歲的萊維特在復旦大學任教的第六個年頭。「我為能來到復旦工作感到驕傲。我也很喜歡上海這座城市的開放。」現任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名譽院長的萊維特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克·萊維特成為首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主講人(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匯聚天下英才
2018年3月,時任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帶隊赴以色列,邀請萊維特加入籌建中的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
作為引進的頂尖人才,萊維特與來自生物化學、計算科學、人工智慧等不同學科的中國科研人員一起,共同推動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的深入發展。
「如今,‘計算’已滲透到現代生物學研究的每個角落」,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長馬劍鵬介紹,用定量生物學方法預測蛋白質結構,是該院的研究方向之一。
具體來說,人工智慧系統可以透過預測海量蛋白質的動態變化,繪制蛋白質「三維地圖」,高效「定位」藥物靶點,為藥物分子設計節省時間和成本,提高藥物設計全鏈條開發能力。人工智慧系統還能為科研人員「分憂」,助力研制新蛋白材料,用於化工、能源、環保等行業。
面對如此廣闊的套用前景,中國持續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基礎研究步伐。在上海,當地圍繞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三大先導產業,努力營造近悅遠來的軟硬環境,多措並舉引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人才、活躍在國際學術最前沿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巨大發展潛力的青年英才。
「科學應該向世界開放,讓世界各地頂尖人才匯聚一堂。」在與上海結緣的幾年間,萊維特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對創新的支持和對人才的渴求,「我喜歡上海,因為她體現了一座現代化城市應有的樣子。」
「這是驚人的成就」
「基礎研究就像螞蟻尋找隱蔽的食物。」2022年11月,在上海舉行的首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上,萊維特講述了對原始創新的理解。
「有人認為基礎研究無用,會因為看不到‘眼前效益’而難以保持定力。」萊維特認為,不應對「看似沒有效益」的基礎科學設限。
從開始從事復混成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研究,到獲得諾貝爾獎,萊維特用了45年的時間。「不是因為我不夠好,而是人們當時尚未意識到這項研究的重要性。」他說。
復旦大學對於基礎研究的重視,令萊維特印象深刻。
從圍繞重大任務需求組織「大科學」研究,到部署「科學智慧」科研範式變革,再到試點推行10年或以上長周期學術評價,近年來,復旦大學不斷完善基礎研究的支持、組織、評價體系,圍繞強化基礎研究持續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促進創新策源力不斷躍升。
上海市和復旦大學勇於「白手起家」,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的魄力和行動力,令萊維特十分驚嘆。他以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大樓的建設過程舉例:「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它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竣工了,這是驚人的成就。」
「這裏有一系列先進的軟硬體裝置,供科研團隊研究結構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萊維特說,「對良好科研生態的打造和對優秀人才的重視,讓我看到了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決心和力度,這將使上海成為世界上最具吸重力的地方之一。」
播撒科學的「種子」
過去三年,萊維特面向復旦本科生親自講授「定量生物物理學前沿導論」通識教育課程,吸引眾多來自生物、物理、化學、藥學、數學、電腦等理工科專業的學生,甚至青年教師也前來「蹭課」。
課堂上,萊維特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數據模型「娓娓道來」,還設定了討論和提問環節,傾聽學生的疑問並作出細致解答。
在他看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突飛猛進,定量生物學已經從一個冷門學科躍升為引領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龍頭學科,成為促進醫藥行業顛覆性創新發展必須占領的制高點之一。與之相適應,要大力培養定量生物學人才。
「重大基礎研究取得新突破,需要基礎科學更開放。」萊維特認為,為本科生上課就像「播種」,會激發他們對這一學科的興趣。
萊維特「播種」的平台不止於此。2021年,他在家人幫助下開設了B站科普帳號,如今已是一位擁有45萬粉絲的知名UP主。「這非常有趣,中國的很多年輕人喜歡這種方式。你不能期待他們每個人都看懂科研論文,但可以幫他們透過網路與科學家交流。」
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成為「科學界的發言人」,告訴全世界年輕人:科學研究會給人類帶來福利,科學家的生活充滿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