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被討厭的勇氣】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否有觀點相反?哪一個才更值得推崇?

2021-07-26心靈

先看了【被討厭的勇氣】,後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其實應該兩本書的順序顛倒一下。題主覺得兩本書有觀點相反,我倒是覺得兩本書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當初先看【被討厭的勇氣】時,作者認為每個人現在的狀態,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對此,我一直不能理解。比如,明明被動地遭遇了非常不幸的事情,很傷心,但作者認為這是你選擇的結果。你可以做到樂觀,不再自怨自艾。我覺得這個要求對於受害者來說,實在太殘酷了。

後來一想,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遭遇相同的情況,可能會有完全相反的反應。為什麽呢?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這說明,我們每個人確實是有多種反應可以選擇的。遭遇考試失敗,你可以選擇自怨自艾,也可以選擇奮發圖強。

問題是為什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呢?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裏,作者認為童年的經歷,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事情本身不會影響你,而言看你如何去解讀這件事情。阿德勒是徹底地貫徹了人是最根本的。他認為既然我們成年了,你就是有能力做出選擇的,但是為什麽很多人做不到呢?他說,那是因為你不想做,所以逃避。為什麽要逃避呢?因為你會獲得對自己來說比較有益的結果。整體來說,【被討厭的勇氣】對成年的個體賦予了極大的獨立自主的要求。讀來覺得有點壓迫感。感覺是如果你做的不好,那就是你不想做。

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正好彌補了【被討厭的勇氣】中缺少的那部份。它也認為每個人可以獨立的做出選擇。但是他深入你的童年時代,幫助你分析,你現在這樣是怎樣形成的。

每個嬰兒都是內建一些基本的情感情緒來到這個世界。比如憤怒,開心,悲傷等等。在與父母的互動中,他們學會了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強大的父母。這樣嬰兒就從自然狀態變成了適應狀態。而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形成的互動模式會影響以後的一生。成年後,會做出怎樣的舉動,受到童年的影響。但不是不可改變。

人共有三種形態,「兒童自我狀態」「成人狀態」「父母狀態」。

當我們處於「成人狀態」時,就能夠客觀理智地分析問題,並學習。因此處於這個狀態中,我們是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這本書中對於童年對人的影響的分析,比較讓人易於接受。

可以說【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前奏,解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作者堅定地認為「任何人成為現在的樣子,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的原因。

兩本書一起看,更好理解。沒有優先級的推薦,對於理解自我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