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美國學精神分析的占比不到10%,精神分析被認為是非科學,為何中國大部份心理咨詢師治療還是做精神分析呢?

2021-11-15心靈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桑德爾·費倫齊、卡爾·亞伯拉罕、 艾爾弗雷德·阿德勒、卡爾·榮格

安娜·佛洛伊德 、海因茲·哈特曼、雷內·斯皮茨、 瑪格麗特·馬勒 、伊迪思·雅各布森

哈裏·沙利文、克拉拉·湯普森

梅蘭妮·克雷因、威爾弗雷德·比昂、湯瑪斯·奧格登 、海因裏希·拉克爾

W.R.D.費爾貝恩、D.W.溫尼科特 、麥可·巴林特、哈裏·岡特瑞普

約翰·鮑爾比 、瑪麗·安斯沃斯、Mary·Main

艾瑞克·艾瑞克森 海因茲·科胡特

奧托·科恩伯格 、羅伊·沙弗、漢斯·洛伊沃爾德、 雅各·拉康

史帝芬·米契爾、丹尼爾·史騰

彼得·福納吉

-----------------------正文分割線--------------------------------

在我們談論「精神分析」是否是科學的、是否實證主義的時候,我們要先拉齊一個認識。

這個認識就是上述這些名字。

如果你僅僅認識 斜體字 這幾個名字的話,我想我們並非在談論同一個「精神分析」。

不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精神分析」,我們並非一定要拉齊這個認識。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麗國一樣,當一個領域龐大到如此時,必然猶如哈姆雷特。

這些名字個個對「精神分析」這座大廈,都貢獻卓著。

而在我心中,黑體字的那些名字,對我的心理咨詢工作影響尤甚。

他們有一些或局限於時代、或專註於個人心靈細微之處,而多采用觀察法,從臨床素材中得出他們的理論猜想;

而他們也有一些受益與科學手段的進展,多采用實驗法,從大樣本中或精確的實驗控制中,得出他們的實證結論;

所以我認為,說「精神分析」是「非科學」或「偽科學」,是有失偏頗的。

約翰·鮑爾比(以及他的學生瑪麗·安斯沃斯、Mary·Main)、彼得·福納吉,都是被寫進心理學教科書,他們的心理學實驗,堪稱經典範式,被後人廣泛參照。

丹尼爾·史騰的嬰兒觀察,影響了這二十年做微觀時間序列的科學研究範式。

更別談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的各項研究,已把腦科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納入到這座大廈中來。

當代「精神分析」,早已不(只)是一百年前,在躺椅上自由聯想的那個「精神分析」了。

而且,當代心理治療,流派與流派之間堅不可破的那堵墻,也在逐漸打破。過去,「精神分析」的發展存在意識形態的傾向,「政見」不同的大佬們,會互相掐架。

我相信你會熟知的,是榮格與阿德勒對佛洛伊德的背叛。

其實還包含,安娜為首的自我心理學和克雷因學派的長期互相攻訐。

但是此時此刻,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成熟的心理治療師們,已經拋下了那些成見,彼此互相吸收、互相學習。因為大家逐漸發現,人心是如此復雜,或許每一個角度、每一個面向,都有真相。

最近我在參與九十多歲的奧托·科恩伯格(Otto·Kernberg)的培訓,內容講述「與人格障礙來訪工作」

你一方面能夠感受到,大師對過往精神分析傳統的傳承,不斷聽到克雷因、溫尼科特、比昂的名字,這是大師的理論根基;

另一方面,你會感受到,大師的相容並包,針對不同的人格障礙,科恩伯格會推崇這種情況下,使用CBT\DBT或基於正念的療法。

你能感受到,人是有多重面向的,人格障礙不是一個固定的診斷,而是多重復雜癥狀的復雜糅合。

追求真相,追求真實,才是真正的科學精神。

而不只是發論文。

這也是精神分析的精神。

如比昂所說:

真實是促進成長的;而對於真實的對抗,在精神上是使人虛弱無力的。
精神病人或人格的精神病部份,並不接受這樣的斷言,事實上,他們支持的,是相反的觀點:「謊言是富有營養的,而真實是富有破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