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參考訊息】近日刊發文章【中外花卉產業合作孕育「花樣經濟」】。全文如下:
從「顏值」到產值,蓬勃發展的「鮮花經濟」體現了以優質供給引領消費需求提質升級,也折射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暢通高效
歲末年初,中國的年宵花市場進入旺季。從線上平台到線下花店、商超,各種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滿足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持續升溫的「鮮花經濟」也是活力中國和開放中國的生動註腳。當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產國、重要的花卉貿易國和花卉消費國。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花卉進出口貿易額超20億元人民幣。圍繞品種創新、技術研發、市場推廣,中外花卉產業合作正持續引領消費潮流、豐富產品供給,形成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鮮花經濟」撐起新消費點
和尋常商超不同,位於上海長寧龍之夢城市生活中心的盒馬全國首家黑標店Premier將顧客入口留給了鮮花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花墻,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蝴蝶蘭競相綻放,映襯著墻上的黑標店品牌口號:「過你熱愛的生活」。
在盒馬整體GMV(商品交易總額)的占比中,鮮花沒有其他品類高。但鮮花創造了更多的情緒價值和獨特的引流效果,無論是逐花香而來,還是買菜帶束花,都為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小確幸」。盒馬花園負責人表示,除一線城市,2024年重慶、西安以及江蘇、浙江的多個城市的鮮花銷售增幅都超過50%,鮮花消費正從曾經的節日、禮品消費,轉為日常生活消費。
年輕人買花也有更多的「新花樣」。買一顆朱頂紅,新的一年「註定紅」;養一盆小青松,提醒自己「放輕松」;還有「禁止蕉綠」「薪資飛掌」「感蕨來了」……透過各種各樣的「諧音梗」,原本尋常的花草有了新寓意。
「忙碌的一天都被治愈了!」下班路上,上海白領王女士用9.9元購買了一束重瓣小菊。近年來,自助鮮花售賣機陸續進入上海、成都、南昌、重慶、沈陽等城市的地鐵站。與此同時,以「每周一花」為特色的鮮花包月服務等消費新模式層出不窮。
越來越火的「鮮花經濟」正在催生千億級消費新藍海。中國花卉協會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花卉零售市場總規模達2165.8億元,鮮花電商占據「半壁江山」。拼多多平台上的不少店鋪單一品種花束的拼單量就達上萬件。很多人的買花方式也從線下逛花店變成手機「蹲」直播間。一些網紅店鋪的直播同時線上人數上萬人,爆款全靠拼手速。
一朵鮮花更帶動一方產業。在雲南、甘肅、山東、江蘇、江西等地,鮮花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透過改變傳統地栽模式、發展現代設施大棚、實作高產高質,帶動村民共同富裕。鮮花同時美化了鄉村環境,提升了鄉村的整體形象,以鮮花串起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格局,又帶來「一路生花」的更多可能。
海外花商尋找中國機遇
「這個很好養,不用盆土、不用澆水,買回家放到春節正好開花,可喜慶了!」11月末的上海復興公園內,市民王阿姨一邊接過銷售人員包裝好的朱頂紅蠟球禮盒,一邊向自嘲為「養花小白」的記者熱情推薦。
這是今年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秋日種球+」上海進口球根花卉展,很多參加過第一屆花展的市民成了像王阿姨一樣的「回頭客」。從秘魯進口的蠟球朱頂紅穩居花展「C位」,禮盒裝88元一個的價格是全場最貴單品,但有人一買就是四五盒,熱門品種「花孔雀」開展第一天就銷售一空。
朱頂紅並不是中國花卉市場的新客。因為莖稈高、帶盆種,包裝、運輸成本高,過去它們常常出現在公園和綠化帶。直到近幾年,透過中外花卉企業的資源對接、協同合作,朱頂紅才以「懶人花」的新形象重新開啟中國市場,並一躍成為家庭園藝界的新「頂流」。
上海花卉集團(簡稱「上花集團」)副總裁楊娟告訴本報記者,2017年,一家秘魯企業帶著問題來中國尋找出路。他們幫助荷蘭代繁朱頂紅種球時產出了一批較大規格的種球,但對方以價效比不高為由沒有接收,使其精心培育的產品可能淪為「廢品」。在嘗試聯系多家中國企業反復溝通研判後,他們在上花集團找到了「最優解」:制作大規格朱頂紅蠟球。
上花集團研發團隊遠赴秘魯,研究朱頂紅的生長習性、開花特點、封蠟方式和倉儲運輸等。根據測試,大規格朱頂紅種球富含養分,緊緊包裹球莖的蠟質層不僅能鎖住水分,還能起到保護和裝飾作用,使其只要有光照就可以在任何環境生長開花。另一方面,因為產地所屬半球不同,秘魯朱頂紅較荷蘭朱頂紅上市早三個月,最早九月份即可運抵中國,正好趕上年末的鮮花消費旺季。
秘魯農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塞洛·弗洛雷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采訪時說,近幾年,他們出口到中國的種球數量持續增長,正是因為中國消費市場龐大、購買力強,對高品質花卉產品的需求旺盛。同時,中國消費者更喜歡重瓣品種、漸變顏色,中國合作夥伴也提出更長儲存時間、覆蓋全年銷售等新要求,因此他們正不斷調整業務模式來適應中國市場需求。「中國市場對種球品質要求高,對非傳統品種的需求量大,這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他說。
以蠟球朱頂紅成功開啟中國市場為契機,這家秘魯種球商的母公司智利平托皮加種業有限公司也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在上花集團的牽線搭橋下,該公司總經理羅德裏戈·赫洛內斯近日飛抵上海,走訪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等,希望進一步了解市場、暢通渠道,尋找到更多的中方合作夥伴,圍繞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展開深入合作。
中荷花卉業合作空間大
2024年11月,以參加第七屆進博會為契機,多位來自荷蘭的重瓣百合育種商和貿易商走出場館,參加在上海、廣州、雲南等地舉辦的重瓣百合新品種路演活動。在上海中心118層觀光廳,「莎拉」「冰美人」「伊莎貝拉」「愛莎」「紅蜜糖」等5個重瓣百合新品種的鮮切花與窗外的藍天白雲相互映襯,吸引不少遊客放慢腳步,拍照打卡。荷蘭育種商東尼·德洛夫興奮地說:「很激動,看到自己精心培育多年的、最高品質的重瓣百合能綻放在上海的最高點!」
2024年11月7日,由荷蘭德洛夫公司選育、上海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引進的重瓣百合新品種在進博會期間釋出。(受訪者供圖)
作為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國之一,荷蘭憑借龐大的花卉產業規模、高效的花卉市場與交易機制、先進的花卉種植技術以及深厚的花卉文化底蘊,被譽為「世界花卉王國」。多年來,荷蘭花卉企業積極開拓中國市場,與中國花卉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持續推動花卉產品銷售和出口的同時,在培育花卉新品種、研究種植新技術和開拓國際新市場等方面不斷深化合作。
揚·德威特花卉種球公司是荷蘭一家百年家族企業。公司董事長揚·德威特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荷蘭花卉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和種類均持續增長。荷蘭花商與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花卉貿易合作最緊密,主要出口品種包括郁金香、百合等。
德威特說,中國市場很大,區域特征明顯,比如說深紅色百合品種在廣州深受歡迎,而北京、上海、雲南對白色百合品種的需求量更大,需要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供給策略,最佳化資源配置。另一方面,中國的多樣化、個人化消費需求不斷增長,比如過去消費者更偏愛紅色、黃色的郁金香,使用場景多為年節裝飾和慶典活動,而隨著郁金香的家用市場快速增長,消費群體呈現年輕化特征,粉色、白色的品種更受歡迎。
重瓣百合也是中國鮮花消費升級的一個典型案例。和單瓣百合相比,重瓣百合不僅花型更加飽滿,而且沒有花粉,不易弄臟花瓣,對花粉過敏人群來說非常「友好」。此外,重瓣百合鮮切花的花期更久,配上保鮮劑在適宜的溫度和環境下能綻放3到4周。在上海盒馬黑標店,三頭重瓣百合售價比單瓣翻了一番,依然供不應求。
德威特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年人均鮮花消費量在同等人均收入的國家裏比較低,而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轉變,中國的鮮花消費呈現指數級增長。「考慮到中國有14億人口,二三線城市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未來中荷花卉產業的合作空間還很大。」他說。
中國花卉走俏海外市場
近年來,透過廣泛的國際合作,中國不斷培育和引入花卉新品種,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創新花卉交易方式,提升中國花卉產品在海外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本報記者在位於上海市崇明區港沿鎮的虹華國際菊花生態園看到,工人將采摘下來的菊花放在一旁的傳送帶上,經過一條長長的「地道」送出溫室。傳送帶另一頭的包裝車間裏,工人們麻利地整理完花枝後套袋打包成花束,全程僅需幾分鐘。
「園區實作了菊花種苗扡插、全天候環境控制、水肥一體化管理、采收入庫等全流程的自動化控制,目前年產量超600萬枝,其中50%出口到日本。」總經理姚建軍說,日本農產品的品牌化很成熟,對進口鮮花的生產連續性和產品穩定性要求很高,鮮切菊花的新鮮度、花莖長度、克重都有明確標準。「十年前,日本的合作夥伴還會請園藝專家來中國指導,現在我們的工廠化生產技術已經超越日本,他們每年最大的要求就是增加產量」。
作為計畫開發主體的上海虹華園藝有限公司從事菊花生產育種已有30多年,是中國的菊花產業龍頭企業,目前在全國建有8個生產基地,種植面積超3000畝。崇明基地規模不大,但技術含量最高,約80畝智慧溫室的核心生產區只有十來個工人,年生產效能卻是傳統生產方式的四五倍。
2024年上花集團組織的「百合開放日」活動中,楊娟曾帶領海外客商參觀了位於雲南的鮮花種植基地,目前基地的年產量已達1000萬株。「有荷蘭客商評價,中國的鮮花種植基地的規模化、工廠化、自動化水平遠超想象,接近或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她說,「我們希望讓海外客商了解,中國不僅有龐大的鮮花消費市場,中國企業也能提供穩定的產能和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為花卉產業更深入的國際合作打好基礎。」
作為中國花卉主產區,雲南在全球鮮花市場的影響力逐年提升。在被譽為「亞洲花都」的昆明鬥南花卉交易市場,每天有117個大類、1700多個品種的鮮切花完成交易,除了進入中國的各個城市,還會遠銷泰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澳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雲南省鮮切花出口額達4.6億元,累計增速24.6%,居全國第一。
快遞物流時效不斷最佳化、冷鏈運輸技術持續提升,也為中國鮮花加速「出海」保駕護航。中通數據顯示,透過冷鏈運輸,鮮花的損耗率較之前降低了45%,裝車後最快24小時內就能送到東南亞消費者手中。透過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目前中通快遞從雲南往柬埔寨出口鮮花月均15噸,往寮國出口月均3噸。
從「顏值」到產值,蓬勃發展的「鮮花經濟」體現了以優質供給引領消費需求提質升級,也折射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暢通高效。據中國花卉協會統計,目前中國花卉種植面積達150萬公頃左右,花卉從業人員超500萬人。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花卉種植相關企業20.95萬家,近五年相關企業註冊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往期。(記者 張夢潔 於帥帥 王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