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一口「熱辣滾燙」男子吐血休克,「趁熱吃」可能致癌

2024-11-16心靈
立冬節氣過後
「吃點熱乎的」
成為許多人的選擇
然而,就在近日
蔡先生(化名)
只是吃了一碗剛煮好的泡面
竟然大量嘔血、血壓迅速下降
病情十分危急
事發當晚,家住江蘇常州的蔡先生在煮好泡面後,未等其冷卻便匆忙食用,隨後出現喉嚨及食管劇烈灼痛。起初他並未重視,但半個小時後,「胸骨後」疼痛依然持續。為了緩解不適,他嘗試咽下一口硬米飯,結果發生劇烈嘔血,並出現休克癥狀,家屬見狀立即將他送往醫院。
△圖源:常州二院消化內科
胃鏡檢查發現,蔡先生的食管黏膜出現大面積糜爛、剝脫,創面充血嚴重。經過抗炎、止血、保護消化道黏膜、輸血等治療,他的病情得到好轉。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同樣在近日,福州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因吃了一碗很燙的福鼎肉片導致嘔血,並查出食管水腫的經歷。
△圖源:福建衛生報
據網友回憶,「自己去廁所嘗試嘔吐時,直接嘔出了血,一大口鮮血從嘴裏噴出,總共吐了兩次。」CT結果顯示,他的食管全部水腫損傷。
一口下去「熱辣滾燙」
真會讓人「吐血」
醫生介紹,進食過燙的食物很容易損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可能導致黏膜破損、炎癥,甚至潰瘍出血,從而引起胸腹部疼痛、燒心等癥狀。
雖然消化道黏膜上皮有再生和修復功能,但長期反復刺激,可能引起黏膜慢性損傷,並增加食管炎和消化道潰瘍以及癌變的風險。
食管燙傷的癥狀有哪些?
輕度食管燙傷可能並沒有明顯的感覺或癥狀,但隨著燙傷程度逐漸加重,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1.疼痛:疼痛是食管燙傷最典型的癥狀。燙傷會損傷食管表皮組織,導致食管內部出現灼痛感或刺痛感。
2.異物感:會造成食管黏膜損傷,引發局部水腫、充血,使患者感到食管中有異物存在。
3.吞咽困難:會損傷食管軟組織,導致患者吞咽時感到不適,進而引發吞咽困難。
4.聲音嘶啞:會對喉嚨黏膜形成損傷,造成咽喉部水腫,影響到聲帶。
5.咯血或嘔血:若燙傷較嚴重,可能會引發食管破裂或血管出血,導致咯血或嘔血。
6.黑便:食管出血可能隨大便排出,血液被氧化後呈黑色,從而引起黑便。
食管燙傷後應如何處理?
1.減少刺激:停止食用任何可能進一步刺激食管的過燙食物或飲品,可以喝一些涼開水,但要避免冰水或冰塊,因為過冷的食物也可能刺激已受傷的食管。
2.使用藥物:如果燙傷導致明顯的炎癥或疼痛,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一些消炎藥或抗酸藥物,幫助減少食管的刺激和炎癥反應,促進愈合。
3.及時就醫:如果進食後出現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或嘔血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進食並及時就醫。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或誤以為是一般胃食管反流導致的輕癥,從而延誤治療時機。
吃飯時要小心
這些食物更容易燙傷食管
中心比較燙的固體食物:灌湯包、紅豆派、糖包子、湯圓、豆腐、炸丸子、烤紅薯等。 各種熱飲:熱湯、熱茶、熱豆漿、熱咖啡、熱牛奶等。 其他食物:火鍋、麻辣燙、砂鍋粥、煲仔飯、石鍋飯、熱湯面等。 如何預防食管損傷?
記住這四個「度」
溫度:10℃-40℃ 食管黏膜相對柔嫩,適宜的食物溫度應在10℃-40℃, 而人們通常能耐受的最高食物溫度約為50℃-60℃,一旦超過這個溫度範圍,食管黏膜就容易被燙傷。
速度:每口嚼20-25次 狼吞虎咽會使食物在口腔中得不到充分咀嚼,無法與唾液充分混合。這種粗糙且缺乏充分潤滑的食物,很可能會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因此,最佳的進食速度是每口食物咀嚼20-25次。
硬度:別總吃太硬的食物 進食偏硬的食物會加重食物與食管黏膜之間的摩擦,造成食管黏膜,特別是食管狹窄處黏膜的機械性損傷。
濃度:嘗試低濃度飲食 盡量少吃高鹽食物,做到不喝酒,少喝濃茶。腌制的高鹽食物、高濃度酒精以及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和飲料,會對食管黏膜產生侵蝕或刺激,導致食管黏膜損傷。長此以往,可能誘發慢性炎癥和食管黏膜癌變。
保護食管
需從日常飲食做起
減少食管黏膜損傷
和炎癥的發生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