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巴拿馬城12月24日電(記者趙凱 席玥 陳昊佺)裊裊白雲間高樓林立,沿海公路上車水馬龍,繪就了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海濱最具標誌性的一道風景。開車穿梭於城市中,現代都市風貌讓記者印象深刻。然而,這個中美洲國家繁榮發展的背後,則是一段艱苦抗爭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數代巴拿馬人民用血淚維護了主權和尊嚴。
8月28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附近,船只在巴拿馬運河上航行。新華社發
日前,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把威脅「大棒」揮向巴拿馬,宣稱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國家資產」,威脅將「收回」巴拿馬運河。巴拿馬總統穆利諾隨即重申,巴拿馬運河及其毗鄰區域永遠屬於巴拿馬,巴拿馬的主權和獨立不容談判。
巴拿馬以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而聞名,全世界約5%至6%的貿易貨運經由這條重要水道。依靠運河得天獨厚的優勢,巴拿馬成為區域貿易、航運和金融中心,運河附近的科隆自貿區是西半球最大的自貿區。
1903年,美國巧取豪奪,憑借軍事幹預等多種手段,得到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及控制運河和運河區的權利,巴拿馬甚至不得在運河區行使國家主權。從那時起,運河區成為美國在巴拿馬幹涉控制、部署軍事力量的「國中之國」。盡管經過巴拿馬人民多年不懈的抗爭,1999年12月美國將霸占近百年的巴拿馬運河歸還巴拿馬政府,但時至今日,在運河區沿岸仍可看到廢棄美式城鎮的影子。
8月28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附近,一艘貨輪透過巴拿馬運河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閘準備駛入太平洋。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記者一行驅車沿運河北上,經過了當年美國人的高爾夫球場,抵達運河區已遭廢棄的小鎮甘博阿。這片居住區被劃分成不同區域,非美國籍工人住在平房區,美國管理層人員則住在別墅區。
在別墅區,目前仍可見約20棟廢棄的獨棟住宅。這些三層高的美式房屋建於20世紀30至40年代,被粉刷成黃、綠、藍等顏色,是鋼筋水泥混合木結構。房屋內雖早已破敗不堪,但空調外機、電風扇、工整的燃氣管道等設施仍體現了那時美國白人官員的特權。
廢棄小鎮上的介紹牌寫道:「美國國會批準撥款270萬美元用於甘博阿鎮的建設,鎮上有疏浚部門、學校、教堂、警察局、派出所、消防局、郵局、診所、劇院以及一座小型體育中心。美國白人家庭居住在這條街上。這些房屋的部份外立面由北加州紅木建造而成。」
曾在巴拿馬大學執教、現年76歲的巴拿馬人費莉塞塔·索薩當年親身經歷過美國把運河區據為己有,在運河區內以三六九等的方式對待不同人種的霸道行徑。
「在運河區,美國人有白人專屬的小賣部,那裏賣的食物和衣服品質更好,像花生、奶油、肉腸等一些食物只有白人專屬的小賣部裏才賣,而黑人只能去專門的小賣部。」索薩說。
為修訂廢除兩國間不平等條約和收回運河區主權,巴拿馬人民從未停止抗爭的腳步,巴美矛盾多次激化。1989年12月20日淩晨,美國政府以「保護僑民、重建民主制度」等為借口,對巴拿馬發起軍事行動。約2.5萬名美軍士兵透過海陸空入侵巴拿馬,造成數百名巴拿馬人死亡。
現任巴拿馬「12月20日死難者親屬協會」主席泰瑞妮達·阿約拉的丈夫就是在那時失去了生命。記者本以為,68歲的她曾在不同場合講述過丈夫遇難的故事,35年來或許已能平靜面對。然而,在接受采訪時,她剛開始講述就禁不住哽咽起來。「這種痛苦將伴隨我余生。」她說。
8月28日,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附近,遊客在巴拿馬運河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閘遊客中心觀看貨輪透過船閘駛入太平洋。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1989年美國入侵時,阿約拉的丈夫在美軍首先登陸的機場工作,那時女兒剛滿3歲。「美國入侵對普通巴拿馬家庭來說是非常慘痛的經歷,包括孩子都受到心理創傷。」她說,「美國的挑釁引發了這次事件」,入侵前運河區的美國士兵屢屢違反兩國協定,身穿軍裝,攜帶武器,或者開著軍用汽車闖入巴拿馬人生活的非運河區。
為調查真相,巴拿馬政府2016年成立「1989年12月20日委員會」。2024年9月,委員會更新了一份有441名死難者的名單。在這份名單上,年齡最小的僅1個月大,最年長的84歲。2022年12月20日,巴拿馬舉行第一個全國哀悼日活動,全國降半旗紀念在美國對巴軍事入侵中遇難的同胞。
阿約拉說:「美國以為武力會讓巴拿馬人屈服,但巴拿馬人民義無反顧奮起抗爭。巴拿馬人不會忘記這段歷史,我們為伸張正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