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是正在學習心理學或心理咨詢的學生??
因為在我大學受訓期間,產生過和你一樣的疑問。
我不確定是否能回答你的問題,因為在我的同學中,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試著把我的思考分享給你—— 只是思考,而非答案。
心理學的定義,回答了你的第一個疑問。
是的,心理學是在用這些理論去解釋人的行為和心理。
但我的想法是, 這些理論,是用來幫我們理解人的 ——把你的理解物件當作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非是一個被分析或被解釋的「物」。
比如說,當你作為一名咨詢師時,你面前坐著一個人,他帶著他的困惑和痛苦來到咨詢室,如果只是單純的用理論來解釋,顯然是意義不大的。
但你需要有這些理論。
例如,一個青春期的抑郁癥少年,被父母「拐騙」進咨詢室。
他只是單純的看著咨詢師,一言不發——充滿挑釁和不屑的延伸。
那如果你用精神分析的理論,這只是阻抗,這是一種防禦式姿態——但這並不能幫助你和對方建立關系,也無法讓你的咨詢取得效果。
但是這些理論所意味著的其他內容,或許給你提供一些思路——阻抗或防禦是為了避免當事人體驗到極其強烈的焦慮或不安,以保證自己的心理平衡——他用一個看似充滿攻擊性的方式和你互動,這樣他才能感覺「安全」。
又或者,拋開這些思考,這一刻,這個狀態,是他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如何避免個人≠理論的問題。
在心智化理論中,有提到過這樣一個概念(我用白話講): 無論多麽精準的地圖,都無法替代地理。
換句話說, 理論一定是不等同於個人的,理論只是幫助我們理解人的工具。
這不需要刻意避免——如果你在使用理論的時候,是把對方當成「人」來看待的,而不是滿足自己的「自戀」。
第三個問題,如何理解理論相互矛盾的情況。
這個問題是我大學期間最困擾的問題——到底哪個是對的?
都是對的——但放在不同情景下,是要看具體情景的。
不以情景為前提的探討,都是耍流氓——所以你可以看到,專業書中,都會穿插著具體的案例或情景舉例。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
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這就像人的內在心理結構一樣,必然存在不協調或相互沖突的部份。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這些相互矛盾的理論,是為了幫助我們分別理解內在沖突的「兩端」——這麽說有些片面。
我嘗試用例子回應這個問題,
比如說,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前者強調第一印象,後者強調最後的印象——所以在現實中我們會發現,在一個排列當中,我們就是會記住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的。
但理論本身是相互矛盾的,但放在現實情境中,並不矛盾。
或許,如果你能拿出具體的相互矛盾的理論,探討會更有意義。
第四個問題,更看重分析還是理解。
我的觀點是,理解是為了分析,分析是為了進一步理解。
而我認為,更合適的詞語,應該是把分析理解成假設(或評估)——現在的心理動力學受訓過程也強調,」心理分析不分析「。
在嘗試換個角度的話,分析和理解,不是只為了分析和理解。
分析和理解,是為了咨詢?為了治療?還是為了什麽?
心理咨詢是存在其不可替代性的。
我不是很能回應你的這個問題。
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來源於我對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的內在認同。
而且,我覺得你自己的例子,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例如,醫生相對於巫師,是有著其不可替代性的。
那麽發生心理療愈的,只有心理咨詢麽?當然不是。
但是在心理咨詢中,發生的療愈,是可幹預的、可操作的。
比如, 心理咨詢,可以讓來訪者的依戀型別發生變化——不安全型依戀向安全型依戀的轉變。
而一個安全型依戀的戀人,也可以讓一個不安全型依戀的人向安全型過渡。
但這是兩件事。
回到你的核心問題,心理咨詢到底在做什麽。
「用療愈性體驗替代創傷性體驗,從而達到療愈」,這是我看到過知乎上一個同行的回答。
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否能回應你,我試著再多說一點。
在心智化理論中,心理咨詢,是為了提升來訪者或患者的心智化發展水平——讓我們更具有應對各類人際互動情景的能力,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在DPHP(高水平人格病癥的心理動力學治療)中,心理咨詢,是為了解決來訪者的人格刻板——使來訪者將排除在意識之外的沖突性客體關系,整合進意識當中,從而可以更靈活的應對現即時間,而不是被自己意識之外的內容所左右和操控——這也是比較經典的概念,「潛意識的意識化」。
在客體關系治療中,心理咨詢是,咨詢師辨識來訪者的內在客體關系,將自己的自體作為工具,嘗試「修復」來訪者內在客體關系的過程(這個理論我了解的不多)。
所以,如果真的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或許需要我們對某一個流派有足夠深的理解才可以(我講不清楚這一部份,可能因為我的「功力」還不夠)。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