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傍晚,北京東五環外的五方天雅汽車服務園內,不少4S店依然燈火通明。臨近歲末,很多汽車經銷店都在加班加點,力求年底沖刺一個好業績。不過,該園區內的遠航汽車五方天雅銷售中心卻早已店門緊鎖。
「這家店早就關了,工作人員也都不上班了,不知道還會不會再開。」一位五方天雅汽車服務園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因為這家企業還欠著園區的錢,門口的車都被園區的工作人員鎖起來了。
每經記者李星攝
遠航汽車是大運汽車旗下的高端乘用車品牌。11月25日,大運集團旗下子公司——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即大運汽車)對外釋出重整聲明稱,當前,在整個市場周期性環境影響下,大運汽車持續最佳化經營管理方式,資產負債率依然保持在同行業正常水平,但流動資金遭遇階段性周轉困難,給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為切實保障各方權益,大運汽車依法按程式進行重整。
據此,近期業內有傳聞稱,大運汽車已經破產。對此,大運集團相關工作人員強調,大運汽車沒有破產,破產重整並不是破產。
而記者在上述園區內看到,在遠航汽車銷售門店前停放的7輛車,車上已落滿一層厚厚的灰,且有5輛未上牌新車(含遠航H8和遠航Y6)的車輪上分別用一把黃色車輪鎖鎖上了。「從11月開始至今,五方天雅銷售中心都是閉店狀態,何時復工目前集團層面還沒有下達通知。」遠航汽車五方天雅銷售中心工作人員透露,「目前知道的是,北京的商超店都關閉,只保留五方天雅這家店。」
遠航汽車有銷售門店撤店
日前,記者來到遠航汽車位於北京王府井的商超店發現,原店址已易主,現為一家正在裝修的巧克力店。「10月份,遠航汽車在合約未到期時,就單方面撤店了。」北京王府井金街購物中心客服人員告訴記者。
為此,北京王府井金街購物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王府井金街購物中心)在10月1日釋出店鋪撤場公告稱:「大運遠航店鋪(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運城分公司),在合約未到期的前提下,於9月30日通知我司,單方面決定於2024年10月1日停止經營。該門店在未按租賃合約條款履行義務、租賃合約尚未到期、未依約提前告知商場且雙方未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單方面關停門店,嚴重損害商場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商場將持續努力與其溝通,並采取包括但不限於向相關行政部門反映、向法院起訴等手段堅決維護商場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而位於北京朝陽區合生匯五樓的遠航汽車展台雖有車在展示,但現場卻沒有工作人員。展台區無論是接待客戶的桌椅還是3輛展示車輛,均落有一層灰塵。「(這裏)已經很久沒人上班了,銷售人員上個月初就被要求強制休假了。」該展台附近的一家新勢力品牌展區的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現在看到的3輛展車情況,是商場擔心影響其形象已經請保潔擦過一次了,要不灰更厚。」
據上述大運集團相關工作人員透露,遠航汽車在全國範圍建設的商超店將逐步撤店,僅保留重點城市的4S店。其中,北京會保留一家。「目前,公司總部通知,北京會保留前端銷售加售後一體的五方天雅店。」上述遠航汽車五方天雅銷售中心工作人員表示。
遠航汽車11月啟動裁員
據了解,11月19日,大運汽車新增了一則破產案件,申請人為江蘇凱迅達高鐵傳動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不僅如此,在10月29日,大運汽車被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約467.71萬元,執行法院為運城市鹽湖區人民法院。
此外,天眼查數據還顯示,大運汽車在今年9月份還新增了兩條股權凍結資訊,股權凍結數額分別約為4.3億元和1.44億元,執行法院均為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從上述跡象不難看出,大運汽車面臨的經營困境已十分嚴峻。盡管如此,大運汽車依然在11月25日的重整聲明中表現出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其稱大運汽車重整管理人已對接多家投資機構商洽開展戰略合作,推進大運汽車有序重整。同時各生產研發園區正在準備有序復工,全力以赴做好產品訂單交付、售後服務工作。
記者從遠航汽車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由於長期虧錢,遠航汽車成為大運汽車目前重點調整物件。「除了不開商超店外,公司已經開始裁員,上個月公司通知會給員工補償一個月的薪資。」該遠航汽車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稱,目前,(大運)集團的重卡和摩托車業務在國內外銷售表現平平。在整體經營狀況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遠航汽車還一直在賠錢,需要做一些取舍。
上述大運集團的相關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大運集團之前一直想大力發展乘用車,但實際效果並未達預期。「現在還處在重整階段,遠航汽車的核心研發人員及售後團隊都還在。」該大運集團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至於後期會如何,還需待重整後的最終結果。
對於大運汽車已破產的傳言,遠航汽車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重整不代表破產,只是拋棄一部份資產。比如,遠航汽車拋棄了商超店,保留有售前售後的4S店。
大運集團資金鏈吃緊?
公開訊息顯示,大運汽車母公司大運集團成立於1987年,以摩托車起家。從2004年開始布局汽車行業,分別在2004年、2009年、2010年先後布局重卡、輕卡和中卡領域,擁有山西運城、湖北十堰、四川成都三大整車生產制造基地,以及廣東廣州皮卡生產線。
2016年,大運集團開始聚焦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並推出了「大運新能源」品牌,旗下車型有純電動小型SUV悅虎和純電動中型MPV遠誌M1車型,但市場表現平平。
到2022年8月份,大運集團再次釋出旗下全新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遠航汽車」品牌,並同步亮相了遠航Y6、遠航Y7、遠航H8、遠航H9四款新車型,定位中高端市場。「遠航汽車的銷售目標是在2024年交付3萬~5萬輛,做到少虧甚至不虧,2025年就可以實作盈利。」2023年11月,大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遠勤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
可是,事實卻與遠勤山的預期相反,遠航汽車在售車型銷量非常慘淡。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遠航汽車品牌的主力產品——遠航Y6和遠航H8的零售銷量分別為4250輛和2098輛。
銷量低迷導致收入銳減,而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更是讓大運汽車的資金鏈逐漸吃緊。記者從一位接近遠航汽車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遠航汽車從9月份就開始拖欠員工薪資。「確實,我們9月份的薪資還沒發。」上述遠航汽車五方天雅銷售中心工作人員坦言,「具體何時復工,總部還未給通知。」
不僅遠航汽車拖欠員工薪資未發,大運集團也存在同樣情況。「原計劃是這兩天發的,但好像集團帳戶又出現了一些問題,可能還要晚幾天。」一位大運集團內部員工解釋稱,這主要還是受大運汽車破產重整的影響。
對於大運集團和遠航汽車拖欠薪資一事,記者多次致電遠勤山。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仍未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