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石榴雲/新疆日報】;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蘇璐萍
謝謝你救了小米(化名),
你是一個超級英雄。
等他醒來,
我會告訴他關於你的事。
11月23日,回國前,哈薩克患兒小米的媽媽Aidana,用中文寫下這封感謝信,鄭重地遞給中國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新醫大一附院)小兒急危重癥醫學科(PICU)主任阿布來提·阿不都哈爾。
為了這短短的29個字,她每天跟著轉譯練習中文。信中的「你」,是近3個月來,給予他們溫暖和希望的所有醫護人員。
哈薩克患兒小米(化名)的媽媽AIDANA,用中文寫下感謝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9月2日,8歲的小米在媽媽和姥姥的陪同下,從哈薩克來到中國新疆。當時,小米的營養狀況非常不好,意識不清且昏迷,有認知障礙。由於腦水腫和感染,他全身的皮膚有一些白色的脫屑,呼吸衰竭。
此前,因腦腫瘤,小米在當地醫院接受了7次手術治療,結果都不理想,病情極其危重。就在Aidana感到無比沮喪和無助時,新醫大一附院神經外科中心的國際遠端會診讓她重新燃起了希望。
第一次到中國新疆尋醫,Aidana心裏很不安,但事情的進展遠遠超過了她的預期:醫院有急危重癥綠色通道,憑借護照,小米順利入院。綜合考慮其病情,PICU將他安排到特護病房。緊接著,醫生們給小米做了相應檢查,進行抗炎、補液等對癥治療,還特別加強了營養補充。與此同時,阿布來提·阿不都哈爾將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腫瘤科、感染病·肝病中心、皮膚科、康復醫學科,以及藥學部臨床藥學科的專家組織在一起,為其進行多學科會診,制定診療方案。
「醫生每天都會跟我交流孩子的病情,告訴我怎麽治療的,還有治療進展。」探視時,看到小米的情況一天天好轉,Aidana的期望值也從最初的10%增加到80%,「我相信醫生,只要是他們說的,我們都會全力配合。」
為讓小米的腦脊液更好地引流出去,降低顱內壓,讓呼吸更加順暢。經多學科討論,9月6日,醫院神經外科中心主任汪永新帶領小兒神經外科團隊,為其實施了腦室腹腔外分流術,用分流泵和導管,在小米的腦部和腹部之間搭一座臨時的「橋」,將腦脊液從顱內引流到腹部,再由腹部引到體外。
考慮到體外引流,感染風險比較大,根據小米抗感染情況,11月4日,專家們又為其實施了腦室腹腔內分流術,讓腦脊液從腹內直接排除體外。得知手術成功的那一刻,Aidana緊緊握住醫生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接下來,就是至關重要的康復期。一旦感染控制不好,就會前功盡棄。「可能看出了我的焦慮,阿布來提主任告訴我,對於每一個孩子,他們都會全力以赴。我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充分的信心和愛,和醫生、護士們一起加油,讓孩子好起來。」在小米做完氣管切開術摘掉呼吸機後,Aidana進入病房,開始家庭陪護。
這段時間裏,醫護人員不僅是小米健康的守護者,更是他心靈的慰藉者。他們全天候地關註著小米的病情變化,從每一餐的飲食搭配,到日常的起居照料,再到細致入微的護理,用專業為他築起了一道生命防線。他們時刻關註著Aidana和小米姥姥的情緒變化,如同冬日裏的一縷陽光,給母子倆帶去了慰藉和力量。
出院前,在小米的病床旁,Aidana(左側右一)與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PICU醫護人員合影。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出院時,小米的顱內感染已治好。但由於認知障礙,他雖然能睜眼、閉眼,但還沒有恢復意識。Aidana說,等小米醒了,她一定要把在中國新疆的經歷原原本本地講給他聽,讓他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這份跨越國界的真摯情誼。
為進一步拓展國際醫療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要求,新醫大一附院正逐步最佳化、完善相關診療流程和標準,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