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為什麽有些人總是希望別人共情自己,自己卻又對別人的痛苦置若罔聞?

2025-01-06心靈

聲明:這篇讀起來可能比較難,算做有效精神分析的一個例題吧,不喜歡嚴肅討論的讀者,可以跳過。

【原發自戀】持續到成年期所導致的(表征的)自私。

按照佛洛伊德的觀點,【原發自戀】源於嬰兒時期的心理狀態,嬰孩對母親及其輔育經驗的我、你未分化。終生保留彌漫人格所有層面的基本自戀張力的直接遺跡,而分化出兩種形式 :【自戀的自體】(誇大自體)和【理想化的雙親影像】。

用非學術語境來進行延伸解釋的話,

【原發自戀】源於嬰孩在被養育時,各種需求都期待被【養育者】(通常是母親)所維護和滿足,並且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的渴望和需求,看成【養育者】自身的需求,從而抹殺了兩者之間人格的獨立性,沒有分化出自己的獨立性。

在其作用下,為了使得自己的需求保持與母親需求的一致性,嬰孩會非常關註母親情緒與自己的一致性,並試圖透過各種表現維持或控制這種一致性。

【原發自戀】的發展非常復雜,篇幅和時間有限,這裏僅表述與本題目相關的情況。

當嬰孩經過長期測試(比如哭鬧後求抱抱、比如在母親關註其他事情而忽略自己時,做出一些巨大聲響),確認自己的母親是可被自己控制時,嬰孩會預設,自己對外界的他人的需求,是理所應當被無條件滿足的,就會產生很強的安全感,以及一種對情緒交易(即違背自己情緒的付出,來換取收益)的厭惡感和損失感,此時【自戀的自體】、【理想化的雙親影像】、【安全感】和【對外界人物本身情緒的忽略】等等就達到了頂峰。

這通常在3歲以前的階段。

那麽,在後續的教養中,良好而健康的原生環境,可能會逐步的讓孩子發現,沒有交易的社交行為可能僅限於特殊情況,而不是普適的,以及控制母親情緒在脫離嬰兒期之後,變得邊界感非常明晰,那麽一部份孩子就會為了維護【安全感】,而被驅動去進行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即獲得情緒交易的意識,並明白與養育者之間的人格共有是不現實的,也並非一致的,那麽【自戀的自體】就可能會在上述因素下,變得獨立而弱小,而積極進行社會化的探索。

但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其他情況。

孩子有可能由於不當的原生環境,或者產生了創傷,而聚焦集中於養育者(或上位者)對自己的加害權,此時,孩子視角中,雙方的人格仍然是共生的,因為自己與對方情緒不一致就會遭受懲罰,而上位者本身在潛意識中有強者的標簽,在角色上,共生人格就變成了,自己處於弱者而需要不斷保持與強者一致性的一種附屬品,那麽在這個過程中,【自戀的自體】其實沒有消失,只是自戀的主體性變成了強者本身。

那麽【原生自戀】就會一直保留下來,對(養育者、上位者以外的人的)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的能力即使存在,也會被潛意識劃分為,相比【自我感受】而言,無關緊要的事情。

這些孩子的成年版本,就會對朋友和其他(非強者)親密關系,有一種嬰孩時期遺留的,你們應該被我的情緒一致性,但你們的情緒我不關心的狀態。

其中相對嚴重的,也可能產生人格障礙或其他心理癥。

(強調一下,以上只討論了題目相關的情景的精神分析路線,其他路線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以上。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