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瞭望|低空經濟如何「高飛」

2024-09-22心靈
當前,中國低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相關法律法規仍以通用航空、無人機領域分項制度、規劃為主,關於低空經濟整體發展規劃,市場主體、制度、政策、法規等尚未形成完整體系
目前,深圳、安徽等多地已開始逐步探索開放文旅、交通、物流等套用場景,鼓勵開展套用示範,釋放積極訊號,但記者調研發現,部份場景套用仍主要依靠政府或關聯母公司補貼推動,有待形成大規模的商業永續、同時可復制的套用場景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人在公園坐,外賣天上來」。在深圳中心公園,最快只要10分鐘,就能將2公裏外的餐食飲品,透過無人機配送到公園內的無人機空投櫃上。
「以前來露營,事前要準備大包小包,現在有無人機配送,在營地裏就能買到各種商品,出來玩背的包小了許多。」遊客王女士說。按照園區相關管理規定,在多數情況下,外賣員無法進入園區內提供配送服務,有需求的遊客只能在園區門外接收外賣。
「最近開通的無人機配送航線,降落點主要設定在封閉或日常對外賣配送有較大限制的區域。透過無人機配送,不僅能降低商戶配送成本,也能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保證餐食飲品新鮮度。」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說。
從低空物流、低空駕駛、空中觀光等特色計畫的商業套用,到「低空+產業」的產業套用,再到輔助開展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和行政執法等服務套用……近年來,中國低空經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相關政策密集出台,低空產業鏈日益完善,套用場景持續拓展,不斷融入日常生產生活。
中國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孫文生介紹,低空經濟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透過資訊化、數位化管理技術賦能,與更多經濟社會活動相融合,形成了一種容納並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綜合經濟形態。
中國民航局釋出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
在看到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中國發展低空經濟仍存在「飛不起來」「落不下去」「賺不了錢」等掣肘,需進一步深化低空管理領域體制機制改革、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探索低空航空器的多樣化套用場景,推動低空經濟健康、有序、高速發展。
在吉林省梨樹縣孤家子鎮,孤家子鎮農業發展服務站高級農藝師蘭雨壯(左)和無人機操作手一起檢視植保無人機作業情況(2024年8月8日攝) 張楠攝/本刊
發展正當其時
嗡……嗡……嗡……伴隨著轟鳴聲,一架純電動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從四川彭州市桂花鎮鹿坪社群的「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飛基地(以下簡稱為「彭州基地」)起飛,在一陣快速滑翔過後消失在天空中。
「今年來這裏咨詢調研的人數翻了幾番。」彭州基地的營運單位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小明告訴記者,去年,彭州基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獲批「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的牌照,取得了半徑5公裏範圍內、海拔1200公尺以下的無人機專用飛行空域,已累計吸引90余家工業無人機及無人機反制技術企業來這裏開展測試業務。
彭州基地的熱鬧景象正是低空經濟站在風口之上的一個縮影。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和新興賽道,低空經濟正成為各級政府和資本市場的新寵,相關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資訊協會通航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惠錚說,當前中國低空經濟正朝著「改革驅動、創新牽引、因地制宜、業態融合」的方向發展,形成中央指引、社會參與、企業主導、資本支撐、地方爭先的良好發展格局。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低空經濟列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低空經濟作為「新增長引擎」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後各地的產業促進政策火速跟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6月,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100多座城市釋出了200多部有關低空經濟的政策性檔。
中國很早就開始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並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沈映春告訴記者,「2010年,中國出台了【關於深化中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劃定路線圖,引發第一波發展熱潮;2016年,國辦印發的【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對通用航空業發展提出指導意見,引發了通航改革熱潮;這一輪是以2021年,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入國家規劃為起點的第三輪高潮。」
中國發展低空經濟的政策主要包括低空空域開放和細化無人機標準兩大主線。沈映春說,此前,低空經濟的主要發展障礙在於低空空域的嚴格管制,「突破性的一步是2023年11月,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釋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空域管理條例】)劃設了七類空域,其中真高300公尺以下劃設了G類、W類非管制空域,為低空飛行活動爭取了更廣闊的自由空間」。
低空空域使用和管理權的讓渡,開啟了天空經濟向上發展的新空間。【空域管理條例】落地實施後,低空飛行活動審批大幅簡化,航空器可以飛得更遠、更廣。
「之前空域申請時間要兩周到一個月,現在透過系統申請,很快就可以批復。」豐翼科技企業負責人說。
——技術領先+產業鏈完備。
走進位於四川自貢航空產業園內的中電科特種飛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科特飛」)廠房,技術人員正忙著偵錯即將交付的垂直起降無人機。
「我們自主研發的翔翼無人機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好、載貨重、航時長等特點,發展勢頭良好,在行業內已占有一席之地。」電科特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效能好、品質硬讓企業的工業級無人機訂單不斷。
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與完備的產業鏈基礎是中國發展低空經濟的底氣。相比傳統飛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采用分布式動力系統,用電池代替燃油箱、用電機代替發動機、用旋翼取代螺旋槳,發展eVTOL、無人機等低空航空器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中國的研發、制造優勢。
在技術方面,中國在無人機套用技術、無人機導航與控制技術、無人機電動能源技術、無人機光學技術等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無人駕駛技術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在產業鏈方面,中國具有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及消費電子產業鏈,能夠為各類低空航空器提供產業支撐;此外,中國在通訊導航等領域的技術不斷完善,也能為低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有業內人士估計,eVTOL的零部件有70%~80%與新能源汽車重合,20%左右與傳統航空器零部件有重合。
在完備產業鏈的支撐下,以無人機、eVTOL為代表的低空航空器技術快速叠代,讓中國成為世界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數據顯示,中國無人機市場占全球無人機市場70%以上的份額,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市場。
——前景廣闊。
「人類的生活必然會從二維的地面擴充套件到三維的天空,天空中的一切秩序和利益都要從頭造起,這意味著萬億級的發展空間。」受訪人士認為。
在航空器領域,體積小還能垂直起降的eVTOL被寄予厚望。「eVTOL飛行高度低於飛機、速度快於汽車,無需借助傳統機場和跑道,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不僅能夠用於娛樂觀光、空中通勤等日常消費或工作場景,而且有望憑借執行速度和負載能力在救援服務等應急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沈映春認為。
據市場分析數據預測,2026年全球eVTOL市場規模將達619億美元,2040年將高達1.5萬億美元。
除了航空器制造,營運、維修、管理等產業環節也頗受關註。「隨著技術和場景的完善,未來會有像現在打車軟體、支付軟體、套用軟體在內的空中服務平台不斷出現。」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
「要想富,先修路」,城市空中交通被認為是未來eVTOL的重要落地場景之一。有分析認為,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場,預計到2040年,中國市場將占全球eVTOL市場規模的20%~25%。
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備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前景,業內人士分析,在這「三駕馬車」的共同拉動下,中國的低空經濟正迎來振翅高飛的關鍵時刻。
在深圳寶安區的豐翼無人機營運中心,機長對無人機進行排程(2024年2月28日攝) 毛思倩攝/本刊
老問題 新挑戰
當前,中國低空經濟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一位地方主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中國發展傳統通航產業過程中就存在「飛不起來」「落不下去」「賺不了錢」等問題,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情況已有所緩解,但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給解決老問題帶來了新機遇,與此同時,新業態發展也帶來了管理體制機制不暢、新型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盈利模式閉環難等新挑戰。
——管理體制機制不暢。
長期以來,由於空域資源開放不足且審批流程冗長,「飛不起來」限制了航空器發展。自2010年以來,中國進行了3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但在低空航線的規劃、審批和使用上仍然不夠靈活和便捷。
在空域開放方面,大部份試點地區以局部空域開放為主。「目前全國通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30%且未成網連片。」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在一次采訪中說。
「現在飛行和航線審批流程都很快,但還不能保證常態化營運。」豐翼科技政務總監陳孝輝說,即便是在空域供給相對充足的地區,「飛起來」也阻礙仍存。
根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執行安全管理規則】(CCAR-92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規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之間,以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與有人駕駛航空器之間應當按照局方要求保持飛行間隔,並遵守相應的避讓規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應當避讓有人駕駛航空器飛行」。
為了滿足避讓要求,無人機試飛、執行常常需要暫停、推遲,企業常態化開展業務存在不確定性。
「隔離執行是為了保障飛行安全。」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低空飛行安全間隔標準尚未明確,為保險起見,一些地區在涉及融合飛行管理時,套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規則中的「水平間隔」「垂直間隔」標準,但這一標準不適應中小型無人機。
低空飛行安全間隔標準缺失是頂層設計不足的一部份。當前,中國低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相關法律法規仍以通用航空、無人機領域分項制度、規劃為主,低空經濟整體規劃、市場主體、制度、政策、法規等尚未形成完整體系。
一位地方管理部門負責人說,目前各地政府紛紛出台低空經濟領域相關支持政策與發展規劃,但仍需國家相關部委從國家整體層面明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主要階段,統一技術標準、套用規範、飛行規則等,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方向指引。
——基礎設施供給不足。
除了「飛不起來」,「落不下去」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低空經濟發展離不開通用機場、低空通訊、導航、監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中國大部份地區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還處於規劃階段,或只是小範圍試驗,離形成規模性產業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受訪人士說,與傳統通航有別,發展低空經濟需要以空管平台為主的軟基建與「通/導/監/氣象」為主的硬基建共同支撐。
在深圳寶安豐翼科技石巖無人機營運基地,記者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起降場設有10多個起降位,22架無人機忙碌地執行飛行任務。
「除了基地,我們主要是靠租用一些樓頂天台自建起降點營運。」陳孝輝說,自建起降點需要面對許多制度空白,比如如何將無人機鋰電池充電設施搬到屋頂。「部份物業參照電動車電池不能進樓的安全標準來要求,但如果電池不能上樓,無人機配送的業務就很難在城市人群密集的地區開展。」陳孝輝說。
在深圳發展低空經濟,需要在人員高密度、環境高復雜、飛行高頻次的城市空間建設起降點。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深圳已累計開通無人機航線超過205條,建設無人機起降點126個,2023年至今,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超86.5萬架次,其中一大半飛行量來自豐翼科技搭建的低空物流網路。
目前看,低空基礎設施主要靠企業自主投入研發。「自建基礎設施的成本非常高,全部交由企業來建設不現實。」陳孝輝說。
深圳正在加快低空飛行基建。8月2日,深圳市低空經濟高品質大會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1000個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點。
相比硬基建,軟基建的難度可能更大。沈映春說,低空空域限制逐步放開後,低空航空器飛行密度增加、多種異構航空器飛行耦合將帶來頻譜資源管理、網路資源配置、空域資源監管等難題。
「面對這種快速發展的新業態,地方政府在技術手段、飛行保障、行業管理等方面都缺乏足夠技術能力和管理經驗來應對。」受訪人士認為。
——閉環盈利模式有待深入探索。
在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展廳,記者看到一架由該公司全自研的AE200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模型機。該機型的8個螺旋槳中,有4個是可90°垂直轉動的傾轉旋翼,在水平方向上轉動時可產生前推力,垂直方向轉動可產生上推力,幫助eVTOL實作垂直起降。
作為空中交通產業的一個重要細分領域,eVTOL相比傳統直升機,具有更安全、成本低、易維護、雜訊低、更環保等優點,是低空經濟裏熱度最高的板塊之一。
盡管具有相當的技術優勢並受到資本市場熱捧,但eVTOL目前離賺錢還很遙遠,大多數主機廠都處於投入多、產出少階段。受訪人士認為,短期來看,企業並不缺「熱錢」投入研發生產,長遠來看,硬科技發展需要廣闊的套用市場做技術叠代,才能形成商業閉環。
目前,深圳、安徽等多地已開始逐步探索開放文旅、交通、物流等套用場景,鼓勵開展套用示範,釋放積極訊號。「在套用場景拓展方面,我們現在嘗試使用無人機做‘快遞助農’,但因研發投入高,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無人機飛行營運成本較高。」一位無人機物流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低空經濟+城市管理」發展最為成熟,無人機在農林植保、勘探測繪、應急救援、城市安防、醫療配送等領域替代人效應明顯,商業模式基本跑通。
「這類場景主要是公共服務性質,屬於使用場景規模大能夠降低成本或是使用方對於價格接受度高的場景。對於大眾能夠接觸到的消費級場景,閉環盈利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受訪人士告訴記者。
低空經濟盼高飛
對比汽車完善的地面交通網路和成熟的商業體系,低空經濟飛向的是一片「無人區」。受訪專家認為,進一步釋放低空經濟潛力,還需深化低空管理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完善頂層設計、加強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拓展套用場景。
——提升制度供給。2024年初,深圳出台了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明確建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在基礎設施、飛行服務、產業套用、產業支持、技術創新、安全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
由於空域管理、航空器準入、飛行管制、安全管理等均涉及國家事權,深圳僅可在地方事權範圍內參與,盡管如此,此條例出台,依然被認為是對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進行了回應。
不僅深圳,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等多地在解決「飛不起來」的問題上,均取得了寶貴經驗,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例如,四川探索將原低空空域由軍民航分塊管理轉變為軍地民三方協同管理,將低空飛行由管制指揮模式轉變為目視自主飛航模式;由軍地民三方共同組成的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執行中心,將任務、空域、飛行計劃3個申請環節簡化為飛行計劃報備1個環節,給予地方政府更多管理權。
王惠錚說,要深化低空管理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透過改革推動建立與低空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新型生產關系。在適飛空域劃設、空域聯網成片、飛行計劃審批等方面進一步協調理順相關方面的關系,建立軍民航協同執行管理機制,建設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形成各方共促發展的合力。
此外,針對中國無人機在空域規劃、低空交通管控、基礎設施和適航效能等方面還存在的短板。受訪人士認為,需加快研究制定低空飛行安全間隔標準,建立通訊、導航、監視、服務技術標準體系;制定無人機所涉及的基礎設施技術規劃設計標準,確保其高效安全執行;提升無人機機體強度、穩定性、導航通訊裝置效能、產品技術標準以及適航取證標準等。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受訪人士建議進一步加強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通航機場、市內起降場所,與當地的產業發展有效對接和匹配,與本區域的綜合交通規劃相銜接;加強基礎的軍民共建共用,實作平戰結合、平急結合,盡快形成網路化布局,建設綜合性、智慧化、整合型的起降場所和服務基地。
在「軟基建」方面,王惠錚認為,需加快建設以低空智聯網為核心的數位化、智慧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統,構建無人機綜合監管服務平台、地面保障設施網、低空航路航線網、低空智慧資訊網等低空智慧網聯基礎設施;健全飛行服務體系,建設低空領域一體化資源管理平台、智慧化航行服務平台、新一代航空應急救援平台、規劃建設無人機物流低空航路、探索良性營運模式。
——積極拓展套用場景。8月27日,低空體系場景驗證重點實驗室在天津港保稅區成立,率先在全國實作了低空體系支撐和場景驗證占位領跑。
王惠錚認為,低空經濟的發展關鍵在市場,應深入研究依托現有的科研和產業優勢,探索低空航空器的多樣化套用場景,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低空飛行需求,不斷開發空地融合套用場景;應深入研究低空經濟與傳統產業之間的關聯性和互補性,探索兩者協同發展的最佳模式和路徑,促進「低空+」各類業態的發展,加速低空經濟新產品的市場滲透,提升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
「隨著技術突破,無人機在低空經濟中的套用場景也將不斷拓展,需要讓無人機更多地套用於智慧城市、應急安防、物流運輸等服務國計民生的場景中。透過在‘點、線、面’場景中布局立體物聯網,無人機將成為獨特的智慧工具,並形成大量的數據資產,有望成為數位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天津雲聖智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朱勝利說。
(采寫記者:錢沛杉 毛思倩 謝佼 梁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