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項具有全域性、開創性的工作,影響範圍廣、程度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或綱要先後出台,以黨章和黨的組織法規、領導法規、自身建設法規、監督保障法規為基本框架,不斷強化黨內法規的內部協調、銜接配套
新時代新征程,應把全的要求、嚴的基調、治的理念落實到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構建之中,不斷提升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文 | 劉秀安
1月6日至8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推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推動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縱深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持續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紀檢監察工作高品質發展,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的重大課題。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三次全會、四次全會以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均對這項重要任務作出系統部署。
構建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項具有全域性、開創性的工作,影響範圍廣、程度深。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鬥爭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必須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運用系統思維謀劃、科學布局實施、協同措施推進管黨治黨,不斷拓展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度廣度,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關聯互動、向縱深發展,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
在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梅堰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居民參與「清廉」主題剪紙活動(2024年7月4日攝) 李博攝 / 本刊
創新理念引領變革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深化對自我革命的規律性認識,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推出一系列基礎性、創制性、戰略性舉措,構建起具有科學理論指導、豐富實踐內容、完備制度機制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發揮了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
提出一系列創新理念。我們黨創造性提出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深刻闡釋其主要經驗、目標任務、基本要求、科學方法,成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內容。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提出,進一步健全要素齊全、功能完備、科學規範、執行高效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明確強調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的教育體系,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主體明確、要求清晰的責任體系,並從內容涵蓋、物件覆蓋、責任鏈條、制度貫通等層面提出一整套「全」的體系化標準。這些創新理念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管黨治黨規律的精準把握,為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施工圖」。
實施一系列變革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後部署開展了包括黨紀學習教育在內的7次黨內集中教育,全方位鍛造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思想、作風、紀律。深刻把握黨性黨風黨紀內在聯系,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以「同查」嚴懲風腐交織問題,以「同治」鏟除風腐共性根源。將紀律教育納入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督和選育管用各環節,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嚴肅精準追責問責。不斷完善反腐敗工具箱,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有效辦法,堅決懲治「蠅貪蟻腐」,嚴查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持續深入的正風肅紀反腐為現代化建設不斷清除「攔路虎」「絆腳石」。
健全一系列制度規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或綱要先後出台,以黨章和黨的組織法規、領導法規、自身建設法規、監督保障法規為基本框架,不斷強化黨內法規的內部協調、銜接配套。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建設,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強調「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新的部署。近年來,紀律處分條例、紀委工作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以及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國家法律法規陸續出台或修訂,將全面從嚴治黨積累的最新經驗及時轉化為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法律法規制度,初步形成具有系統整合性和現實針對性的法規制度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法治軌域上不斷深化發展。
一體落實「全」「嚴」「治」
新時代新征程,應把全的要求、嚴的基調、治的理念落實到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構建之中,不斷提升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全」「嚴」「治」三個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必須貫通起來一體落實。「全」是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基礎,只有從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環節抓實從嚴治黨,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嚴」是關鍵,只有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才能抓出習慣、抓出自覺;「治」是要害,只有運用系統思維、治理觀念,黨的自我革命才能發揮更大功效。
——系統落實全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多方力量、融合多種要素。
做到內容上全涵蓋,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基本框架,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把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舉措自覺貫徹到管黨治黨全過程。
做到物件上全覆蓋,面向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既管全黨、治全黨,又突出抓好「關鍵少數」,管好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一把手」。
做到責任上全鏈條,壓實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各級紀委的監督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成員的管黨治黨責任以及黨員幹部的具體責任,推動責任主體到位、責任要求到位、考核問責到位。
做到制度上全貫通,不斷健全各位階、各領域的制度法規,使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與管黨治黨需要相適應、與黨的各項建設相配套,用制度促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系貫通聯動。
——長期堅持嚴的基調。作風和腐敗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必須清醒認識反腐敗鬥爭的新情況新動向和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條件,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融入日常、化為習慣。
堅持抓思想從嚴,常補鈣固本培元,鑄牢堅守信仰的銅墻鐵壁;堅持抓監督從嚴,完善從嚴管理幹部機制,緊緊盯住重點人和重點事增強日常監督嚴肅性;堅持抓執紀從嚴,重拳出擊、高壓懲治、形成震懾;堅持抓治吏從嚴,嚴把黨員入口,最佳化隊伍結構,提高整體品質;堅持抓作風從嚴,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專項整治違規吃喝,重拳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時,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調動黨員幹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創造性。
——堅決貫徹治的理念。各類腐敗問題成因的復雜性,決定了治理措施必須具有多樣性和系統性。推動從個案查處、重點懲治向系統整治、全域治理轉變,構建辦案、治理、監督、教育的完整閉環,實作嚴厲懲治、權力規範、覺悟提高一體發力,著力減少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阻斷新問題蔓延擴散。
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後半篇文章」,加強個案解剖、類案分析,弄清腐敗滋生蔓延的內在機理,緊盯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關鍵權力,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切實推動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最佳化機制。進一步創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健全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機制,分層分類強化警示震懾,讓黨員幹部在身邊人身邊事中受警醒。常態化開展先進典型示範教育,推動形成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
協同高效推進系統工程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完善黨全面領導的工作格局和一體推進「三不腐」工作機制,更加突出黨的各方面建設有機銜接、聯動整合、協同協調,更加突出體制機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規制度的科學有效,更加突出運用治理的理念、系統的觀念、辯證的思維管黨治黨建設黨。
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將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理論武裝和實踐運用、強黨性和增本領相結合,把思想建黨的成功經驗昇華固化為制度,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長效機制。在制度的制定和執行上堅持思想教育先行,引導黨員幹部在學習、貫徹、執行制度過程中自覺增強法治意識、制度意識、紀律意識。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同向發力。既登高望遠,圍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謀劃工作;又直面問題,在補短板、除盲區上持續用力。緊緊錨定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長遠目標和具體任務,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最佳化責任落實考評機制;同時找準黨的領導弱化和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等現實風險,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緊迫問題入手,牽住「牛鼻子」,在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實際問題中向著既定方向前進,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堅持整體最佳化和重點推進同向發力。既運用辯證思維不斷加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整體性謀劃,研究厘清各層次、各要素、各系統之間的相互關聯與內在邏輯,推動各項政策措施連點成線、聚沙成塔,增強各子系統間的聚合效應;又抓住管黨治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和完善黨建工作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體制,科學推進階段性重點,推動正風反腐一體深化,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整體推進。
堅持經驗傳承和創新發展同向發力。始終堅守正道、遵循規律,準確把握、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按照黨中央部署不斷完善權力配置和執行制約機制,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不斷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特別是紀檢監察專責監督體系,持續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常態化。
堅持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同向發力。著力完善黨的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有機結合的制度機制,透過最佳化制度設計、完善流程環節,進一步暢通人民群眾建言獻策和批評監督的渠道,方便群眾更好提出對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意見建議、舉報各類違紀違法和作風問題。著力抓好政治監督、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監督、「三重一大」事項監督以及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重點領域的監督。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促進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探索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台,形成群眾監督與黨內監督效能疊加的良好局面。
(作者單位: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北戴河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