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自己的體驗吧。
在一次咨詢中,我巴拉巴拉講了好多,最後結束時我的咨詢師作了一些回應和反饋。對於她的回應和反饋,我一時說不上來什麽感覺,但是感覺很不對勁。以至於在咨詢結束後的兩三天,這一部份一直盤懸在腦海中放不下。直到我決定寫下來梳理自己,終於明白自己不舒服的點在哪裏。她沒有和我在一個場內給予我足夠的共情,而是站在場外給了一個路人般的回應。我感覺到自己的一部份很重要的體驗被抹掉了,就像大部份人看待的那樣。所以我很不舒服。然後在下一次咨詢中向咨詢師表達了我自己的感受。咨詢師聽完我說的這些之後,很認真的說:謝謝你的這些反饋,讓我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對你而言這也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體驗。
因為我很難直接表達對一個人的不滿情緒,特別是對於權威,這一次是個突破。也再次確認了在這個咨詢關系中我是感覺到安全的,不擔心我做了什麽咨詢師會拋棄我。
咨詢中,失敗的共情體驗是一個很重要的成長契機。
回到提問,我想說的是:
一是咨詢師做錯事情不道歉,是否具有普遍性嗎?
二是咨詢師做錯事不道歉,僅僅是精分流派的嗎?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是對於道歉的方式,在表達上是明確說「我錯了對不起」,還是可以有其他的建設性方式去反饋你所說的犯錯?
四是咨詢師犯錯不道歉,這個錯誤是你認為的還是你們雙方都認同的?是偶爾發生還是頻繁發生?如果頻繁發生,是什麽支撐你一直在這個咨詢關系中而不是離開?
五是對於希望咨詢師犯錯能道歉這一點,是否有移情的因素存在?就是有沒有可能是希望得到曾經錯待你的父母的道歉?
六是對於犯錯就要道歉這樣的期待,是否也暗含著自己的自戀需要和掌控需要?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你是錯誤的一方,不道歉就是政治上不正確,我就可以譴責你,由此我就處於了一個心理高位…這是否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形?
………
其實心理咨詢中,咨詢雙方之間發生的事情有很多角度可以去討論,包括題主提問的語言和方式。不要下一個定論,給雙方多一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