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0後室內設計師陸凱琳
回到老家江蘇啟東,
改造了從小長大的老破小,
送給即將退休的父母作為養老房。
▲
陸凱琳為父母改造的養老房陸續入圍了不少國際設計獎項
不同於傳統養老房,
陸凱琳並沒有做很多適老化的設計,
而是從父母的精神需求著手——
「我們家是很普通的工薪家庭,
一輩子都在忙碌於生活的瑣碎。
我想透過改造讓爸媽知道
他們的日子也可以松弛、浪漫起來。」
如今,陸凱琳的父母入住已2年多,
不僅生活狀態有了變化,心態也發生了轉變:
「不再催婚了,彼此更尊重、獨立。」
8月,我們到啟東拜訪了陸凱琳一家。
自述:陸凱琳
編輯:朱玉茹
▲
老小區陳舊的外貌與氛圍感的室內對比強烈
我們家在江蘇靠海的小城啟東,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
爸爸是做電焊的,雖然賺的不多,但是穩穩撐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媽媽要照顧年邁行動不便的外婆、爺爺奶奶、身體有障礙的舅舅,還要操心我的學習。
從小到大,他們一直在忙碌於生活的瑣碎,不斷地完成自己作為子女、父母的使命,為這個家去付出,始終都沒有看到他們去真正享受過自己的生活,為自己去用力地活過。
▲
陸凱琳一家三口
從事設計工作後,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家庭,他們會說:「希望家裏有個茶室、閑時學茶藝」,「想要一個陽光房可以曬太陽、搞一個小花園」。
我才猛然意識到,原來平凡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豐富的可能性,那為什麽我的父母不可以這樣呢?在我看來,他們是充滿能量,內心有很多生活熱情在的。
我想透過改造房子,給到他們一個重新認識生活的起點,他們的生活也可以松弛、浪漫起來。
▲
按爸媽習慣將電視置於臥室,客廳更多是一家人交流的空間
這個房子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120㎡,三室一廳,在一個老小區裏。
小時候家裏大部份的空間都是讓給我的,我有自己的書房,爸媽還堅持要讓我住最大的主臥,哪怕是我離家後,他們也如此堅持。
我就將自己的臥室改成一個小氛圍客廳,化解長期閑置的功能浪費。將陽台打通,讓主臥和客廳相連,也是我不在時和父母間一種無形的聯結。
打通後的陽台也變成他們最喜歡的空間之一,躺在地上曬著太陽睡個午覺,養各種植物、兩只小貓……
▲
父母小套間和公區間做了半隔斷的設定
他們的小臥室我則在入口處增加了一處小門廊和一處衣帽間,做了天花膜裝置,改成套間,擴大使用面積,也增加了生活中的儀式感。
▲
小書房改造的小茶室兼客臥
同時在入戶的位置,解放了一部份客廳公區,用來滿足收納的需求。我的書房被改成小茶室,也可以用作客臥。
老小區一樓每戶有一個小車庫,原來的狀態是很糟糕的。我全部重做,改成了一個茶室,爸媽的朋友、鄰居時不時可以過來聚聚。也做了盥洗區,未來外婆可以住,方面照應也不用爬樓。
我大學是在雲南念的,也會帶媽媽在雲南旅遊。她非常喜歡那邊,甚至想自己的養老生活就是去雲南租個小院。但是無奈現實條件,她要留在家照顧外婆、舅舅。我就想在城市裏幫她去實作心中的理想。
家具大部份是我從雲南西雙版納淘來的古木,自己設計,請當地的老師傅做的。還有一些老物件,是從東南亞淘來的。
材料上,選了4種木頭碳化混拼——尤加利木的影、蘋果木的紅潤、胡桃木的深邃及塔斯馬尼亞橡木的自然火線與結疤。只上了木蠟油,它會自然地發生一些破損修復,再去包漿,留下時光的痕跡。
地面則選用洞石,每一塊都是不同顏色、機理,保留了砂巖中的貝類小顆粒,帶著一些童年的記憶,小時候父母經常帶著我去海邊撿貝殼、捉螃蟹。
老小區的外觀狀態較差,所有窗戶都安了棉麻羅馬簾,全拉上或拉一半,能避掉周圍的樓房,又能將小區綠化的綠意透進屋內。
全屋無主燈設計,用了燈帶、燈膜去暈染出自然的光線,再跟墻面粘土的質感結合,會賦予到空間松弛感,營造一個與世隔絕的氛圍。
▲
父母和兩只小貓都愛在陽台曬太陽發呆
現在爸媽住了有兩年多了,最大的感受就是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他們覺得是最舒服的一個狀態。
媽媽發展出很多愛好,養了兩只小貓,編織一些很可愛的包包、帽子,還學了做拉花,因為爸爸很喜歡喝咖啡,也是他們夫妻倆之間的小情調。
▲
角角落落都是父母用心生活的痕跡
他們也會更有自己的想法去裝扮這個家,養了很多的植物,像龍血樹、春雨、繡球、月季、茶花、芍藥等等,爸爸也會做一些小東西放在家裏裝飾。
現在時不時就會微信給我分享家裏小貓的視訊,會去關心家裏的無花果樹是不是結果了、哪株植物是不是該曬了,從這些生活的細細碎碎中感受到很多他們之前沒有感受過的美好。
▲
在小區裏種了無花果樹
我覺得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好像跟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他們受傳統的、旁人的看法影響更多一點。發小們都結婚了,他們也會一直催我趕緊成家。現在他們把重心放到自己身上了,每天想著怎樣讓自己過得更充實,也不催婚了,都很尊重我。
一家人雖然聚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但是關系變得更好了,更加平胡、松弛。
▲
吃完飯去家邊的海邊散步看日落
今年4月的時候,爺爺去世,我把奶奶接到上海和我住了一陣子,聊了很多。奶奶跟我說,她其實到老都是一直在忙碌著照料爺爺,當爺爺最後走的那一刻,她才終於又回歸到她自己。她現在就很努力地想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一個人也可以找很多樂子。
這也讓我重新去思考養老這件事,它不僅僅是適老化這些,而更多是關於一個人臨了對生活、生命的態度,ta是否能夠擁有自己的精神領地,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投入其中。
可能傳統中國人的孝心就是說子女應該陪伴在父母身邊,我也見過很多老人就是終日在等待我的子女什麽時候回來。但是我們這一代其實很多人都是離開家打拼了,我覺得成長就是一場與父母的遠行,我希望我們都要去保持足夠的人格獨立。
對我來說,這場改造是不善言辭的我寄托愛意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和父母身份轉變的起點。以前是爸爸媽媽呵護我,現在由我來帶領他們去做自己生活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