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快速地知道自己的缺點?

2015-04-02心靈

最新補充的是:回答了網友空繆悟29的提問

以下是一個老師教我的,我一直沿用至今。

一個人是很難自我檢討的,因為人始終是人,人對自己總會有一種偏心。

所以我一早就放棄自我反省。

我是會將人分為三類:比我差的人,跟我差不多的人,和比我好的人。

我會跟他們作出比較,而且是仔細的比較。

我用讀書作為例子說明。

例如我成績是50分的,我就會跟0分,50分左右和100分的學霸作出比較。

這樣就大約知道自己的位置。

大部份人都只是停留在這種比較上,於是只會輕視0分的同學,而羨慕100分的學霸。

這是沒用的。

你要知道他們是怎樣讀書的。

例如0分的同學,他說:

「我每天回家就玩遊戲,直到深夜,考試前一天才溫習,每次都全軍覆沒。」

如果你是50分,你一聽就知他們成績差是活該的。

跟自己差不多50分的同學,他說:

「每天回家玩遊戲一小時,晚飯後才溫習,直至11時,但效果不太好,集中精神能力低。」

你會覺得似曾相識的,活像另一個你。

100分的學霸,他說:

「每天回家馬上溫習,直至11時,星期六才玩遊戲半小時」

這種比較,你會知道大家的分別在哪裏。

一般太渴望成績好的同學,馬上就會放棄自己的方法,而模仿學霸的方式,多半會失敗的。

其實,我們應該將心底的疑問,問問他們,了解他們的底層邏輯。

問0分的同學:

為何你每天玩遊戲至深夜,考試前一天才溫習?

他說:「人不是應該及時行樂嗎?我喜歡玩遊戲,我就集中玩遊戲,我覺得自己沒錯啊。至於考試前一天才溫習,我喜歡這個方法啊,只不過效果不好,但以前效果不好,不等於下次效果不好啊,人不是應該相信自己嗎?」

問50分的同學:

為何你回家玩遊戲一小時?

他說:「因為上課太累了,所以想回家輕松一下,我又不是不溫習,我只是晚飯後才溫習,我覺得不過分啊。」

問100分的學霸:

為何你每天不玩遊戲?星期六才玩半小時?你不喜歡玩遊戲嗎?

如果他說:「因為我喜歡溫習而不喜歡玩遊戲,而且我集中能力驚人,可以不眠不休溫習十小時。」

這種答案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但如果他說:「我下課後也累啊,所以我回家睡半小時,而不是玩遊戲一小時,原因是這樣那樣。我非常喜歡玩遊戲的,但我只在星期六玩半小時,原因是這樣那樣。我集中精神能力也不好啊,所以我這樣那樣」

這種答案就值得參考了。

一個人上進不了,沒有辦法突破自己,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覺得自己:

沒有其它選擇。

當你知道,其實你有別的選擇,只不過你不懂吧了,而別的選擇確實比你的好,你就有出路了。

為什麽我說一個失敗者只不過是他認為自己是別無選擇?

例如0分的同學,他喜歡玩遊戲,而他又認為人應該及時行樂,所以便一直玩, 別無選擇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是他不懂。

50分的同學,跟0分的同學,同樣喜歡玩遊戲,但50分的,除了喜歡玩遊戲外,他還喜歡成績好啊,至少不喜歡成績差,所以他有兩個需求要被滿足,而不是一個啊!所以他會選擇既玩遊戲,而又溫習的。這細微的想法,就是0分的同學不懂。

又例如50分的同學,上課很累,回家玩一下遊戲,輕松一下,別無不妥, 所以別無選擇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是他不懂。

100分的學霸,跟50分的同學,同樣會累的,但學霸會選擇睡覺,而不是玩遊戲,因為睡覺能恢復精神,而玩遊戲會損害精神,令他晚飯後,更難溫習。這細微的想法,就是50分的同學不懂。

後記:

想知道自己的缺點,找一個高手,詳細了解他想什麽,做什麽,跟自己比較一下,是很重要的。

但我想說說,找高手的底層邏輯是什麽?

找高手,就像一個乞丐,坐在街上乞錢一樣。

可能一百個路人走過,只有一個給你一元。

你不滿足嗎?你什麽也不用做,就有錢啊。

如果你認為碰到任何一個路人也會給你錢,我覺得你來錯星球了。

我以「你不知找什麽適合自己的工作而煩惱」為例。

你找知乎相關的問題,找到有400個答案。

其中399個都是廢話,但有一個能打通你的任督二脈,你還不滿足嗎?

後後記:

以上的想法中, 重點在於,跟比自己差,跟自己差不多,和跟比自己好的人作出仔細比較。

然後我簡單地以讀書作為例子說明。

之後很多朋友說出「學霸」的真實情況,說他們無心教,或他們的方法太神奇等等。

這個問題,我要好好解說一下了。

想跟比自己好的人比較,最差的,就是請教「學霸」!

為何?

因為學霸只是想自己成績好罷了,他們沒有義務,也沒有責任教懂我們的。

所以一般情況,我會請教老師,請教書本,請教知乎和請教視訊。

為什麽?

因為老師學問不比學霸差,甚至好得多,他們是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

而且他們多半懂得教和喜歡教,才會當老師啊。

所以請教他們,根本就是正中下懷,他們恨不得有學生請教他們問題。

事實上,很多學生不想請教老師,或只懂請教老師學識問題,例如1+3=?

很少學生會請教老師學習過程的問題,例如問老師:我下課回家後很累,不想做功課,老師,你當年有沒有這個問題,你當年是怎樣處理的?

我就最喜歡問老師這些問題。

不單止學校老師的,事實上我學太極拳,氣功,英語,心理學,哲學,我都是問過程問題,我經常變成老師的寵兒的。

我也會請教書本和視訊的。為什麽?

因為書本和視訊,就是作者有自己的方法,而且方法簡單,他才會寫書和創作視訊來賺錢的。

以日本作者寫的書為例,日本寫作界,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寫的書,差不多全是know-how的書,而且是深入淺出(如果是深入深出,根本沒有人買!),連一個笨蛋(像我),看後,也會有不錯的成績。

至於外國的dummies系列的書,更是我的致愛

最後也是那句,如果你以為請教「一」個老師或「一」本書,就會得到滿意的答案,你就太天真了。

後後後記:

這個答案似乎很多學生喜歡,我明白的,因為我當年就是那個很努力仍是50分的學生。

我告訴大家一個例子,我是怎樣利用老師的教導。

我是最近幾年才知自己是高敏感和ADD的,這就解釋了一切,為何我跟一般人那麽不同。

大家可以看看高敏感和ADD的人是怎樣成長的,每個都是有血有淚的。

當我知道自己是高敏感和ADD後,我馬上參加高敏感和ADD的群組,無論是華人群組,還是外國群組。

我發現大部份組員在群組裏都是只想互舔傷口,而有少數成功的高敏感和ADD的人,我就主動聯絡他們,請教他們我經歷的困難,他們的答案令我明白,我做錯了什麽,想錯了什麽,我是有更好的選擇的。

於是很快我便沒有高敏感和ADD造成的困難,反而我能發展這兩者的優點。

後後後後記:

由於這個答案受到很多學生歡迎,所以我想說一說,一般成績好的學生,跟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核心有什麽不同。

我現在說的是「很努力而又成績好的學生」,而不是「整天睡覺,不知何解考試就是考第一」的天才型學霸。

我看過很多「很努力而又成績好的學生」,他們不約而同有兩點特點:

第一:是個膽小鬼。

下課後,不馬上溫習,他就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要好好溫習,心才會安定下來。

相反,成績不好的學生,總是膽大包天的,覺得三幾天不溫習,就是不相信會有什麽大問題。

由於成績不好的學生,覺得人「不應該」是個膽小鬼,所以他才會很難轉變。

第二:不輕易相信自己,或不輕易相信任何一個方法。

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是這樣的:

「上年我考末席,今年我有信心一定考第一」這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每個人都說背單詞可以學好英文,所以我又努力背單詞」這是一種盲目的信念。

成績好的學生從來不是這樣的,他們一切以結果為主導。

我認為考第一沒問題嗎?或我認為某一方法沒問題嗎?我馬上做些過往的考試題目,如果一敗塗地,那什麽也不用說,我一定再次思考方法。

由於成績不好的學生,覺得人「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或人「應該」要有信念的,所以他才會很難轉變。

後後後後後記:

我知道很多學生喜歡這個答案,而我近來幸運地遇到兩個學生,一個是成績好的學生,另一個是努力成績卻不好起來的學生,我想運用NLP給大家看看,兩者有什麽分別。

NLP是仔細研究一個人成功的步驟和失敗步驟的科目。

我先說成績好,跟天才有什麽分別。

天才是不需努力而有好成績。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記歌詞是她的天才所在,只要唱一次那首歌,她就永遠記得那歌詞,這就是天才。

而成績好的,未必是天才,而是他們能夠精準努力。

我那個成績好的學生,總喜歡研究技術,在考試中拿到高分的技術。

我另一個努力但成績不好的學生,總「不」喜歡研究技術,「不」喜歡研究怎樣才能在考試中拿高分。

他很矛盾的,很想成績好,因為可以有自信,對得起自己和父母,可以入讀自己喜歡的大學,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如果事與願違,成績不好,會變得自卑,老師同學看不起他,他會憤怒。

他思考很多東西的,例如思考讀書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成績不好,將來工作怎辦?

但就是不喜歡思考技術。

什麽是思考考試拿高分的技術?

我這樣答題能拿高分嗎?如果我那樣答題拿了低分,那怎樣的答題才能拿高分?

我知道怎樣答題才能拿高分,但我總是忘記,我怎樣才能將考試需要用到的知識一記入魂?

我用了無數方法記憶,總是記不來,原因是我只是囫圇吞棗的硬背,我怎樣才能理解知識?看課本嗎?做練習嗎?請教同學嗎?請教b站嗎?

後後後後後後記:

有網友咁嘎哎在評論中說,他有一個同學,每天通宵達旦玩遊戲,但每次考試也100分啊。

我相信很多很多學生也有這種想法,所以我想在這裏說說我的意見。

你以為我在讀書生涯中沒有碰過天才嗎?

如果只是好奇心,我會了解一下這些人,其實我對他們完全沒有興趣的。

在NLP的概念中,找對師父是很重要。

假如我身高1.6公尺,我不斷羨慕姚明能夠輕松灌籃是沒意思的。我向姚明請教,就算他仔細教我方法,也沒意思的。

我要請教同樣是1.6公尺,但能夠灌籃的人學習,或1.6公尺,不能灌籃,但經常得分的人學習,這才有意思的。

為什麽有些人會經常留意天才,經常羨慕天才?

是因為很多學生(尤其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內心深處,總喜歡不勞而獲,或少勞大獲。所以當有人真的能不勞而獲,他便開心了。開心到跟這些天才同樣不勞,盼望考試後同樣大獲。

這個世界不是很多人喜歡努力的,而是如果你是普通人,又想有點成績,你就不能不努力。

所以不是喜不喜歡懶惰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資格懶惰的問題。

如果你沒有資格懶惰而跑去懶惰,你只會活得更差的。

NLP,找對師父而努力,已經是我們這些平凡人突破自己的喜訊了,但如果你仍然喜歡當個不勞而獲的天才,那我幫不到你了。

只有你的成績才跟你的人生有關,其他人有什麽成績,根本跟你的人生毫無關系。

後後後後後後後記:

讀者森野藏雪問我,獲取資訊源是一個大問題,例如馬雲王健林等,不會告訴你他們成功的秘密,因為告訴你秘密,對他們來說,沒有半點好處。

在NLP的世界中,拾級而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拾級而上,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梯級,那就可以前進了。

換言之,如果我不懂加數怎樣進位,我應該思考怎樣進位,買數學書看看書本怎樣教進位,請教老師怎樣進位,而不是問數學家的成功方程式式是什麽?

作為一個普通人,請教加數進位,無數人會教我的,但你問數學家的成功方程式式,當然不會有人教我。

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其中一個失敗的原因,是他們太重視內心有「希望」和「成功」的感覺。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反而不太重視內心有「希望」和「成功」的感覺,而是集中解決當前問題,從而找到成功感。

換言之,一個成績好的學生,是努力解決加數進位的問題,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就努力思考怎樣成為數學家。

我曾經在知乎中回答一個問題,該問題是一個成績普通的學生,問名牌A大學好一點?還是名牌B大學好一點?

我告訴他應該努力學習,努力考取好成績,然後考A考B都沒問題,如果成績不好,現在思考A或B根本沒意思。

我覺得我的邏輯沒有錯,但題主沒有回覆我。

但另一個知友幫題主分析,名牌A大學這樣那樣,名牌B大學又這樣那樣,題主就跟他有說有笑了。

後後後後後後後後記:

其實近年來我都很少求教老師,因為尋找適合自己的老師不容易。

我是會求人不如求己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樣求教自己。

我示範一下。

如果我不喜歡數學,但又要面對數學,我會怎辦?

我會思考一下,有哪些事件,我不喜歡,但又要面對,而處理得不差的?

例如我不喜歡吃苦瓜,而喜歡吃紅燒肉。而我媽一定要我吃掉所有苦瓜,那我就會一口苦瓜,然後一口紅燒肉去吃的。

我會以這個方法處理數學問題的。

「如果我不知怎樣選擇工作,我會怎辦?」

我會思考一下,有哪些事件,我是懂得選擇的?

例如我懂得到優衣庫選擇衣服的,那我就會仔細回億一下,我在優衣庫是怎樣選擇衣服的,例如一開始不是左看右看,而是知道自己想買外套,便馬上看外套。然後將所有外套看一眼,哪件有感覺的,便看價錢,價錢合適的,就試穿一下,我會用同樣方法選擇工作的。

「如果我不懂交朋結友,我會怎辦?」

我會思考一下,有哪些情境,我會有一些朋友的?

例如我有玩遊戲的朋友的,那我就會仔細回億一下,我是怎樣認識這些朋友的?原來一開始不是想交朋友,而是喜歡玩遊戲,當我玩遊戲出色後,就跟大家一起玩,大家覺得我厲害,自然就跟我交朋友了。我會嘗試同一個方法的。

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記:

我發現很多人犯了一個很常見的錯誤,所以想在這裏說出來,也想說說NLP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麽。

NLP認為:我們每個人想要的是美好的結果,例如讀書成績好,找到好工作,結交好朋友,賺到錢,交到女朋友等等。

而好結果,是由一連串的步驟制作而來的,這好像美味的紅燒肉,是由一連串步驟制作而來一樣。

步驟出錯,結果當然不理想。

所以如果結果不好,我們就要檢視當中的步驟,看看哪裏出問題。

但有一個很常見的錯誤是這樣的:

一個人看了紅燒肉視訊後,就「很聰明地」認為「他懂了」,弄紅燒肉最重要的是色香味俱全。

但當自己弄一次時,才發現自己怎樣開關燃氣爐也不懂,怎樣切五花肉又不懂。

這就是步驟的技術性問題,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相應技術,這也是NLP的精髓。

所以當你看完這個回答後,趕快將我的方法試一試,成功了,我當然替你高興,但其實很多時,你會發現實行步驟時,當中會出現了不少問題(這才是正常),不是想像中容易。

如果單純是技巧問題,這還容易解決,但實際上,可能復雜得多。

例如關系到「感覺」問題。

「我當然想弄美味的紅燒肉,但我堅持每一個步驟也要有喜歡的感覺才行,我就是不喜歡學習開燃氣爐,因為沒有喜歡的感覺,所以死也不學。」

例如關系到「觀念」問題。

「我當然想弄美味的紅燒肉,但我認為女生不應該學習理性的技術,而開燃氣爐就是理性的技術,所以不學。」

例如「能力特色」問題。

「我知自己身體差,應多做運動,所以我打算每天跑馬拉從,因為馬拉從的選手多半身體好,但我沒有一天能夠完成(因為根本就做不到)」

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記

了解自己缺點,或了解為何自己總是失敗,以上我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但可能範圍仍是太大,所以我說說以下一些普遍困擾人的問題,讓大家對號入座。然後大家可以找高手為你解答。

由於這個問題很多學生喜歡,所以我以讀書考試為例說明。

第一層 ,這是最基本的階層,就是學習考試技巧,和考試前溫習的技巧。

有些學生很天真地以為只要平時努力溫習,考試自然能考取不錯的分數,或平時測驗成績不錯,但年尾的考試總是強差人意,不知當中原因。

工作問題,金錢問題,愛情問題,最基本的也是技巧性問題,而每一個擁有好成績的高手,他們也一定是技巧性問題的專家。

第二層 ,也是技巧性問題,就是平時怎樣處理知識,每天上課時應做什麽,下課後應做什麽。

要寫筆記嗎?要努力做題目嗎?做題目要做後才看答案?還是一開始看答案?這全是技巧性問題。

只有讀書,沒有娛樂?只要娛樂,就會忘卻讀書?

第三層 ,我不喜歡也不擅長讀數理化,只喜歡讀哲學,或只喜歡看抖音,但將來好像沒有出路,或我根本不知自己喜歡什麽,而父母叫我學會計,我不喜歡但又無法反抗。這是方向性問題,怎樣尋找適合自己能力和性格發展的方向。

第四層 ,這也是方向性問題,也是尋找意義的問題。我不知讀書的意義是什麽?求學只為求分數?讀書只為將來找工作?工作只為賺錢?

第五層 ,這是純意義問題,人生到底有什麽意義?

有些學生特別喜歡不勞而獲,總想像某些天才一樣,不用努力也可以考取高分數,他們最討厭努力,但有意無意說自己被「人生到底有什麽意義?」這個問題困擾。

但有些人確實不知自己應讀哪專業,或不知讀書的意義,就無法努力,所以大家要了解自己,到底被哪種問題困擾。

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後記

網友空繆悟29在拙作「怎樣將自己從頹廢懶散,失去鬥誌,毫無效率,浮躁焦慮,沒有動力的狀態中調整過來?」問我:

我跟你描述的基本一樣,就是心裏有個目標但是也是比較遠然後越想去完成就越做不到,就在一直玩手機刷搞笑視訊打遊戲,你上邊說的先做一點開始,我都覺得很難,我已經連續擺爛好幾天了。

我覺得他的問題非常有意思,而且亦要較高深的NLP技術才能解決,所以想將我的回答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答:

很多人以為我們內心只有一個自己,其實不是。

一般來說,內心是有「兒子」和「父母」兩個「人」。

我在以下回答

說了一個觀點:大部份成年人,當成為父母後,就只懂得站在父母的立場看問題,而不懂得了解子女的心情,但他們曾幾何時也是人家的子女啊!

很多人的內心只意識到有父母的立場。

什麽是父母的立場?

要好好讀書,要考好成績,要考入名牌大學,如果成績差勁,將來會很慘,會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國家雲雲,這就是父母的立場,很多人每天就是這樣對自己訓話。

但身體(像 一個典型的兒子)就是不想讀書,只想玩遊戲,或只想擺爛。

身體越是這樣,內心的父母就越擔心,越要強迫身體讀書,身體就越不罷休。

我們內心的父母,從來沒有了解身體的心情,為何他不願意讀書?

例如身體覺得訂立目標,壓力太大,那滿足身體的滿求,不訂立目標就可以了。

例如身體想玩遊戲,那滿足身體的滿求,將讀書和玩遊戲,互動進行就可以了。

但有些情況比較復雜的。

例如身體不喜歡沒有效率的溫習方式,那我們確實要尋找一些有效率的溫習方法,身體才會合作的。

最麻煩的是身體覺得讀書沒意思,雖然父母覺得讀書非常重要。

那我們就要讓子女沒有目標下,隨便做一下,然後讓身體喜歡擺爛就擺爛。

每天隨便做一下是非常重要的,當內心的子女習慣後,就不會覺得辛苦,而且慢慢就會覺得讀書不是很難,當成績考得不錯,而發覺其他同學成績差勁,內心的子女自自然然覺得讀書很有意思的。

大家似乎對這個答案深感興趣,我建議大家看看我以下的回答,你可能對於怎樣了解自己的缺點會有更深的理解。

以下是其中一個很多學生失敗的原因。

我用老師的方法在自卑和自大的問題上,大家可以看看。

我發現很多人都誤將天賦和天才混為一談,所以才不了解自己的天賦所在。

讀書努力,但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以下的知友就是沒有學習NLP的智慧

大家可能有以下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