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我的「瓊瑤時刻」

2024-12-21心靈

你經歷過什麽樣的「瓊瑤時刻」?

上周,我們發起了「我的瓊瑤時刻」征集,回憶瓊瑤,也想了解這位作家給不同世代的人留下了什麽影響。很快,我們收到接近200份投稿,其中年齡最大的53歲,最小的20歲,跨越幾十年,人們仍然能夠基於同樣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經驗。

愛情是出現頻次最高的元素。有人說,在「愛情」二字羞於啟齒的年代,是瓊瑤給了人們最早的愛情教育,告訴大眾人可以有不同的愛法。不同年齡層對瓊瑤塑造愛情觀的體悟也有所不同,有人浸泡在劇作制造的愛情夢幻泡泡中,一生追尋愛情至上,也有人相信愛情,但「絕不為愛情妥協和犧牲」。

愛情之外,有人受到她筆下美好友誼的感染,認為人與人的相處應該是親密無間、肝膽相照的;有人感到一種要活得瀟灑、活得獨立的人生啟蒙;還有人分享了自己和家人一起看瓊瑤劇的時光,成了無法再回去的鄉愁。

還有人的「瓊瑤時刻」,可能不在某一部劇、某一本書,而是某種觀念被隱秘種在了身體裏,逐漸發芽、生長——有人第一次意識到性別平權,女孩不必拘泥於溫柔,女性要緊的是要有自己的事業;有人習得勇敢,意識到規則的存在不是應當,遵守規則應該是源於對他人的接納而非對權威的恐懼;還有人透過劇作中不同的女性角色,反觀自身的優缺點,從而更能夠接受自己。

就像讀者@小莎子所說,「瓊瑤時刻」提示的,是沒有人規定劇作主角(包括我們)必須正確,必須進步,不能犯錯,不能走彎路,而在世俗壓抑之外,「人原來可以燦爛熱烈地活」

以下,是大家的「瓊瑤時刻」——

文| 江月

編輯| 槐楊

「相信愛情,但絕不為愛情妥協和犧牲」

許多被瓊瑤影響的人相信感情至上,但也明白在愛情裏,「他人永遠不應該是我的屏障」。

@老七 44歲

初中開始看瓊瑤,從第一本【窗外】到【一顆紅豆】,再到【幾度夕陽紅】,看到了人們為愛情大聲喊、悲催哭,也看到了真愛、純愛、禁忌愛,不同的愛法。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公眾對「愛情」二字還是比較羞於啟齒,但瓊瑤就是缺啥補啥,生活中沒有的,沒見過的,瓊瑤給你了,是年輕人在艱苦的物質生活之下難得的精神享受。到了21世紀初,我踏入社會,每天機械般地辛苦工作,有時候回到家裏就很想看看瓊瑤電視劇,最起碼在那裏面,大家的喜怒哀樂來得簡單,最後幸福得也理所應當。

@小十一 30歲

我經歷的瓊瑤時刻是與【鬼丈夫】中相似的「一見鐘情」,我遇見了自己的「柯起軒」,11天就確立了戀愛關系,三個月就定了終身。這份飽滿充盈且無比健康的愛情,一直影響我至今。他讓我知道真正的愛情、婚姻是什麽樣,我聽過很多結婚後失去自我的故事,但我沒有,婚後的我反而更加自由、快樂,我們給予彼此尊重、深情,很難得也很開心。

@大力北北 27歲

【還珠格格】裏,老佛爺逼著小燕子學成語學詩詞,小燕子鬧著要走,五阿哥說,「我再也不勉強你做任何的事,從此,不要背詩,不要學成語,不要做功課,你不喜歡的事,我們都不要做,只求你再也不要離開我。什麽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眼前沒有你,我就完了……」再看【還珠格格】,原來是瓊瑤創造的理想世界,那麽真摯的感情,那麽熱烈的一群人。

最近我遇到了感情危機,因為一直解決不了異地,所以相愛了4年的感情不知道該如何接著走下去,這個時候就很自私地希望男朋友能愛我像五阿哥愛小燕子、爾康愛紫薇那樣,除了我什麽都不重要。可現實不是瓊瑤的世界,我沒有辦法為了他放棄一些東西,他也在猶豫是否要為了我放棄他已經安穩的生活。遇到相愛的人不容易,遇到一份真摯的沒有其他雜質的感情不容易,我只希望我們的結局會是好的。在這個有點浮躁的社會中,人人都談不要戀愛腦,人人都在算計門當戶對,卻忘記了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相愛啊。

圖源劇集【還珠格格

@小杜 25歲

小時候看【一簾幽夢】,向往山川景色和那個屬於自己的費雲帆,但長大之後的某一天,突然因為那一句「你失去的是一條腿,而紫菱失去的是愛情」而真切地恨上了為愛而放大自我甚至可以犧牲別人的人。理解綠萍之後,我知道了那些深刻愛過又被傷害的人建立內心秩序有多難,綠萍能及時放手,即便身體殘缺仍有氣節,讓我明白他人永遠不應該是我的屏障。我相信愛情,但我絕不為愛情妥協和犧牲。

@萊克西 北京 29歲

我偶然發現了媽媽的瓊瑤時刻。

年初,我在家裏收拾書櫃的時候,在書架最底層發現了十來本巴掌大的冊子,全都是瓊瑤的小說,【水雲間】【梅花烙】【卡玫基飛處】......紙張都泛黃了,書的封面上寫著「珍,1993-5」,這些都是媽媽年輕時候讀過的。

在一疊書裏,那本【失火的天堂】磨損痕跡非常明顯。隨手一翻,發現書的內頁很亂,在瓊瑤所構建的故事情節之上,寫滿了爸爸的名字,還有另外一個陌生男性的名字。散落在他們名字旁邊的,是一些直白的表達,「怎麽辦」,「好痛苦」。爸爸的名字往往是被圈中的,而另一個名字時常被打叉。

看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說實話,我的臉立刻漲紅。一些八卦之心熊熊燃起的同時,我能感覺到有什麽東西在一點點刺向我。在那一天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在媽媽成為我的媽媽之前,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她經歷甜蜜、體悟愛情,也曾經在兩位男性之間糾結、掙紮過。一本書不過一塊五,卻承載了媽媽在少女時代最隱密的心事。

我不知道她在寫下這兩個人的姓名時,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她是不是也想過要像很多瓊瑤小說裏的女主角一樣瀟灑?我從未了解過這一段故事,面對這個缺失,我感到遺憾。

事實顯而易見,她最後選擇了爸爸,不知道她是如何下定決心做出了選擇,她會害怕嗎?她又會憧憬什麽?我一無所知。我能看到,爸爸有一點很像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喜歡給媽媽送花,生日有她喜歡的馬蹄蓮,母親節有康乃馨,七夕和聖誕有大捧的玫瑰,甚至還要「搞花招」——有一年,送的是一只用玫瑰花拼好的大熊玩偶。每次收到,媽媽都要塗上口紅和花自拍,沈醉在簡單的浪漫和惦念裏。

瓊瑤去世之後,我把這本【失火的天堂】拿給媽媽看,她什麽話都沒說,也沒有告訴我當年她的愛情故事和心路歷程。她繼續手裏的針線活兒,往爸爸保暖褲的膝蓋處續兩坨棉花,冬天來了,騎電動車不會凍壞腿。

@江月 28歲

我很早就知道媽媽和爸爸的愛情故事很「瓊瑤」——他們生長在八桿子挨不著的村莊,如果安分延續上一輩勞作的命運,怎麽也不可能有相識的機會。但聽說爸爸種不來地,澆肥都能把菜苗、稻苗給澆死,因此早早棄了土地,另外學開貨車謀生,成了最早走出狹小村莊的年輕人。

一次,爸爸開車去遠道村莊送朋友,看見一個過路女孩招手搭車,他原本只是好心載女孩一程,但等女孩離得越來越近,他看到她留著烏黑的長發,雙眼皮大眼睛,笑起來又亮又明媚,幾乎就對女孩一見鐘情。後來爸爸打聽到女孩是村裏哪一家,開始展開熱烈追求,還讓爺爺上門助攻提親,追了三年,才最終把女孩變成了我的媽媽。

原本,我以為「一見鐘情」就是父母愛情故事的全部,直到前兩年過年回家,和媽媽夜聊彼此的感情,她才說起故事還有更精彩的前傳:

遇到爸爸之前,媽媽在村裏其實有一個「青梅竹馬」。那個男孩沒跟她表過白,但秋天農事繁忙時,男孩自動會來媽媽家裏幫忙收稻谷,也在夜晚蹲守過媽媽房間亮著燈的窗下。那時,媽媽才十幾歲,對愛情還很懵懂,不知道對男孩算不算心動,但作為回情,她也曾去男孩家裏幫過農活,還給對方織過一件毛衣……直到爸爸的出現打斷了兩人更深入的交往。

自從爸爸對媽媽表達了更主動明確的愛,那個「青梅竹馬」就默默結束了。媽媽能感知到他的「意難平」——他很快找了另一個女孩戀愛,好巧不巧地選擇和媽媽同一天結婚,他的妻子還和媽媽同一年懷孕,以至於我和他的女兒同一年出生,只不過我的月份稍大,讀書也早一級。媽媽說我讀高三時,「青梅竹馬」找她為女兒借高二的書,爸爸還介意呢,死活不同意借。

而爸爸遇到媽媽之前,也被爺爺指過一門親:那個女孩和爸爸一起長大,勤勞肯幹又知根知底,但爸爸就是不心動,非要自己去尋找愛情。不知道是不是另一個巧合,那個女孩和爸爸也在同一年結婚,同一年生子——我才知道,我和那個女孩的兒子甚至在同一個班級讀書,做過6年的小學同學。

跟朋友聊起來,我們感慨,這麽交織又綿延許久的多角關系,可不就是瓊瑤筆下的故事!朋友說,幸好我是從村莊出走的一代,否則下一代人纏結在一起,可能又會從瓊瑤演變成「羅密歐和朱麗葉」。但回過頭看,卻感覺到原來粘連的關系裏,也有一些很可貴的東西,就像【情深深雨濛濛】裏演繹的那樣,人們相信感情至上,可以活得那麽充沛,感情也維持得很長久,不像現在,人與人的交往變得稀薄,也有了更多計較和打量,而最簡單、純真的愛情也變得無比珍貴。

圖源劇集【情深深雨濛濛

一種更寬廣、更普世的善意

除了愛情,「瓊瑤時刻」也關於友情和親情,不論時間過去多久,只要回想那些往事,總會再次溫暖到自己。

@NY 31歲

【還珠格格】播出的時候可謂是萬人空巷,還是小學生的我非常癡迷這部電視劇,我的名字裏有個「燕」,恰好我們班有個「紫薇」,我們兩個關系一直很好,因為這部電視劇更加形影不離。那時候,我們會在鞋底綁塊木頭做成「花盆底」,一邊走路一邊揮手絹,再把紙盒子改造成旗頭,中間簪一朵塑膠花,把自己cos成格格。伴隨著成長,雖然我與「紫薇」幾乎不再聯系了,時間也不會倒流,但是有回憶足矣。

@顆兒 38歲

記得第一次去吃麻辣燙,店裏的電視在放【情深深雨濛濛】,我跟同學一邊吃一邊看一邊哭,分不清是被辣哭的還是被劇情感動哭的。從這以後,我開始愛上了麻辣燙,也愛上了看瓊瑤劇,跟同學相約吃著麻辣燙看瓊瑤劇,這就是我青春的故事了。

@小愛 30歲

【還珠2】主角團一起逃亡的路上,依然在不斷幫助其他人,不斷制造各種故事,不斷結交朋友,甚至小燕子在自身難保的時候依然想要幫助小鴿子,說在她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後來我去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大理,也在那邊認識了很多重要的朋友。直到今天我30歲了,依然相信人和人之間就應該是俠肝義膽親密無間的,而那個紅塵作伴轟轟烈烈的世界也是真實存在的,只要我相信,就會有。

@西瓜 23歲

瓊瑤的作品除了【還珠格格】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花非花霧非霧】,雖然它近年以一些抓馬的對話出現在短視訊裏,但是雪花、浪花、火花和煙花,「四朵花」的故事卻讓我知道,女孩的友情是如此地美好,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毫無疑問,它對我的友情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友情萬歲。

圖源劇集【花非花霧非霧

@格 27歲

如果【還珠格格】是一部在2024年上映的新劇,我都能想象平台會打什麽樣的tag:「宮鬥」、「謀略」、「大女主」。紫薇和小燕子所面對的是100%的敵意,也沒有其他人能靠得住,無非是可攻略、拉攏的物件,她們要經歷許多苦楚,過關斬將,才能在宮中站穩腳跟,如果必要的話,還要逐漸學會雷霆手段。

但我們小時候吃得太好了——在瓊瑤阿姨的筆下,也許有鬥爭、有反派,但讓那時的我真正記住的,是各種各樣「有情有義」的人和他們所散發出的善意,一直相信彼此的紫薇和小燕子;見第一面就對他們有好感的晴兒;當然還有五阿哥、爾康和爾泰,象征著權力的冰冷皇宮被他們熱熱鬧鬧弄得像個遊樂園一樣。到了第二部的時候,他們在自己都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又選擇幫助香妃,柳青、柳紅、蕭劍也一致選擇去劫囚車,最後轟轟烈烈浪跡天涯。

這也許是我對「友誼」最開始的定義,這些年,朋友們哪怕去到不同城市、國家,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都還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前幾天,一位朋友還告訴我,她爸爸對我們如今還無話不說感到驚奇,怎麽從高中到現在,你們還在一起玩?另一位朋友的媽媽也說,等我們都紛紛結婚,也許友誼就不會這麽堅固了。但我們彼此知道,即使外部條件再變,那顆想要彼此了解、貼近的心,依舊以相同的頻率跳動在各自的胸膛。

現在回看,瓊瑤阿姨的作品,也許正好代表了千禧年代的一種時代光芒,成長於此的年輕人們也要「有情有義」,更要相信存在一種更寬廣、更普世的善意,也許小時候看劇的記憶會逐漸遠去,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這種信念和勇氣卻是一直被好好保存下來了。

@小麥 20歲

我的瓊瑤時刻是許多個夏天和姥姥一起窩在沙發裏一遍又一遍看【還珠格格】。姥姥是這部劇的忠實粉絲,每次遙控器輪到她手上,是一定要調到芒果台看老版【還珠格格】的。我媽說,都看多少遍了,姥姥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說,這集是我第一次看呢。實際上不管哪一集她都已經看過不下五六遍了。

這部「爺童回」的劇裏,或許有許多我們今天看來肉麻或者不切實際的台詞,但細想來為什麽有這種「懸浮感」,我想是因為整部劇都在追求極致的自由和浪漫,小燕子在皇宮裏也不被禮教束縛,紫薇爾康、含香蒙丹排除萬難也要在一起,這樣的勇氣和美好在現實生活中難得一見,而我們又在現實主義的社會裏浸泡了太久。不管怎樣,很懷念這部劇和它的好多首經典ost,也懷念「有一點任性還有一點瘋狂」的自己。

@憨人

很小的時候,有一年春天,我和媽媽每天搬著凳子坐在電視機前看【情深深雨濛濛】。記得一天下午爸爸買回來了甘蔗,我邊啃著甘蔗邊看電視,陽光安靜地鋪在床上,世界很安靜。其實當時看不懂太多,也聽不懂依萍說自己是刺猬、要找到自己丟了的「刺」是什麽意思,直到後來媽媽上班,我上學,才發現我們也在慢慢丟掉自己的「刺」。

再一次看到這部劇是在發小家,那是剛過完元宵節的一個下午,陽光仿似二十年前,我卻感到一種再也回不去了的無盡的鄉愁。

圖源劇集【情深深雨濛濛

「要緊的是有自己的事業」

在瓊瑤的小說和劇作裏,許多人第一次意識到了性別平 權,也習得了一種獨立、清醒的生活態度。

@美草瘋 46歲

我名字是單字珂,上小學時有個男生也叫珂,就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女性」,直到看了瓊瑤的【雪珂】,從此覺得我的名字剛好,剛柔相濟。從那以後好像在很多方面突破了性別的看法,就覺得很多事就和名字一樣,哪裏分什麽男女,想叫這名,叫就好了,只要想做,做就好了。

@林嘟嘟嘟嘟 26歲

我的小學暑假是和【還珠格格】一起度過的,夥伴偏愛紫薇,她溫柔、乖巧,而我卻特別鐘意會點「功夫」、灑脫樂觀、大大咧咧的小燕子,把小凳子小桌子當朋友、在街上解救賣藝女孩。坦白說,小燕子的性格影響了我,讓我感到女孩不拘泥於溫柔,女孩也可以尖銳、有力量。而我也成長為了她那樣肆意瀟灑的女孩,希望過上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也在為此努力著。

@鼴鼠 23歲

很小的時候就和家裏大人看【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懵懵懂懂的我有些看不懂,只記得裏面的女孩們相互幫助、互相扶持。小學五年級的某天課間,一窩男生的壞笑從角落裏傳來,原來是一個女生來月經了。她紅著臉,擦拭著椅子上的血,擦完之後被一個男生奪走了手中的紙,他們笑得更歡了。我討厭這樣!就學起小燕子天不怕地不怕甚至有點撒潑的樣子,跑到那個男生面前,一把奪過那張紙,扔到了垃圾桶,呵斥他們這並不好笑。這似乎是我第一次有記憶的幫助女性,從此我更加註意受欺負的女生,我人高馬大又是班長,總會擋在她們面前,並且告訴她們,「沒事的,有我在」,現在偶爾回想起來還是很喜歡當時的自己。

@Clemence 22歲

對於我們00後這代人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新還珠格格】,我一直記得關於「欣榮」的情節,從她一開始出現,就成了我們小孩子眼中的「壞女人」,看到她吃癟的時刻,作為永琪小燕子的「愛情保安 ,我們都會拍手叫好。但是從欣榮試圖用身體來交換丈夫的愛卻被譏諷嘲笑的這段情節開始,我覺得不舒服,不知道為什麽會對這樣一個「壞女人」心生憐憫,甚至想要為她辯護。後來,欣榮生下孩子,永琪離開皇宮追逐愛情,我記得當時身邊有長輩說:真是可憐,老公都跑了。但是!我的想法是:她終於可以獲得自己的幸福了。為她長舒了一口氣。

在長大的路上,我對於越來越多的別人口中的 壞女人」心生憐憫和共情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個情節,才突然意識到: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對於「男權社會的壓迫」具體化的了解。現在的我,會開始為那些我認識或者不認識的 壞女人 辯駁,甚至或許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別人口中那個「野心勃勃」的 女人吧。

@小石 四川 33歲

瓊瑤去世後,我重讀了她的自傳,看到她和前夫的婚後生活,對方非但不幫她分擔家事,還要貶低瓊瑤的寫作成就,看著雜誌上瓊瑤的文章,他會大加批判:你不過是在說故事而已!你連故事都沒有說得很好!如果你一天到晚寫這些沒深度的東西,你一輩子都不會進步!看著他們的故事,我想到了小姑。

小姑常說,自己最悔的一件事就是在19歲時嫁給了小姑夫。

那個時候,小姑最想要做的就是在縣城開一間照相館,她早早就跟師傅學了洗相片,她喜歡看那些泡在藥水裏的相紙慢慢顯影,看到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表情。每次,她都會很珍重地把那些影像掛起來,像是晾起很多人的生活和人生。但結婚後很長時間,小姑夫都在阻止小姑外出工作,也不讓她做生意賺錢,他總有道理,「你賺了錢跑了怎麽辦?」「你在這個家說了不算。」

照相館沒開成,小姑就懷孕了。月子裏,她聽著還是嬰兒的表姐日夜哭個不停,煩悶、無助,不知人生為何行至於此。表姐滿月後,她不顧小姑夫和婆婆的阻撓,自己報名上了駕校,是當時班裏僅有的兩名女性之一。

拿了駕照之後,小姑開始做貨車司機,給人送米面油、送副食品,經常要在狹窄的巷子裏穿來穿去。那時候,她每天工作12個小時,卻非常自在開心,小姑夫說什麽她不再理會,說多了,她拉上表姐就去送貨。賺了第一筆錢,她買了好多顯影藥水和底片,廢棄的小屋裏搭了簡易的暗房,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小小心願。

前幾天,我和小姑、表姐一起逛街,又聊到了這些往事,小姑叮囑我們:「女孩兒就要學東西,學什麽都行,學什麽都好,要緊的是有自己的事業。」

表姐似乎遺傳了小姑的這股沒在怕的勁兒,從小就不怕那些刻板的管教和約束,還非常有正義感。學校裏,有同學打架,老師偏心家庭優渥的學生,她會直接當著所有人的面質問老師:「憑什麽有錢的同學可以不被懲罰?」

前幾年,表姐被小姑父和祖輩催婚,索性撕破臉皮,當著媒人的面質問:「別人結婚我就結婚,別人談戀愛我就談戀愛,別人去死我也要去死嗎?」

這句話不斷在我的腦海裏閃回瓊瑤小說裏敢於和黑豹子叫板的依萍、勇於對抗皇權逃離皇宮的小燕子,還有如今的表姐,她們都有著相似的姿態,她們是如此地強烈、自由、清晰。

圖源劇集【情深深雨濛濛

人原來可以燦爛熱烈地活

「瓊瑤時刻」,也包含著勇敢、挑戰規則和接納自我。

@希臨 21歲

作為一個千禧年後出生的小孩,瓊瑤小說不曾真正讀過,但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電影【我是一片雲】中,林青霞飾演的宛露對孟樵母親的反抗,很難想象一部七十年代的電影可以如此直白地表達觀點而不在乎他人的貶低嘲諷。而我從小被教育要守規則,我似乎明白了,規則的存在不是應當,遵守是源於接納而非對權威的恐懼,就像孝順,應該是愛的表達而不是壓迫性的服從。我想,瓊瑤作品能夠風靡一時,正因為其內核與人性最本真、赤誠的地方相通,不貶低、蔑視,平胡看待與主流不同的人或事吧。

@球球 33歲

瓊瑤的作品曾在我童年物質及精神雙重匱乏的時期,開啟了一扇窗戶。那時候,父母忙於生計,我是留守兒童,奶奶為人嚴厲,我從小就知道要懂事上進才會討人喜歡。但在黑白背景的生活裏,【還珠格格】投入了一道彩色,我很喜歡劇裏雙女主的設定,大一點之後才慢慢明白,小燕子就像那個童年裏本來應該存在的「本我」,粗心大意、貪玩偷懶、需要人關愛包容,是我想要但不敢表達出來的自己。而紫薇知書達理、包容大度,就像父母期許的「超我」。但在劇裏,小燕子也可以有人欣賞、有人愛,紫薇也有痛苦、有小心思、有波瀾和脆弱,她們從始至終互相信任和包容,就像理想和現實、「超我」和「本我」有和諧統一的可能,這影響了我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我也因此變得更自信和更喜歡自己。

@小莎子 28歲

瓊瑤的格局、愛與溫暖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青青河邊草】裏農村女孩對包辦婚姻樸素的反抗,【煙鎖重樓】對封建壓迫的血淚抗爭,【還珠格格】對封建皇權異化人性扼殺自由的思考……「愛情」是瓊瑤作品戲劇沖突的主要構成要件,但她的表達遠遠不止愛情。

瓊瑤作品中,沒有人規定劇作主角必須正確,必須進步,不能犯錯不能走彎路,不可以是「渣男」「渣女」,他們只是一個個具體鮮活的生命,有局限也很樸素,但哪怕是同時對不止一個異性動心的主角們,在我們的媽媽輩還是少女的時代裏,臉紅心跳地開啟那本小說,也是在世俗壓抑之外的釋放。人原來可以燦爛熱烈地活。

圖源劇集【青青河邊草

@葉子 28歲

說到瓊瑤時刻,可能就是從小到現在,我都像瓊瑤劇的女主角們一樣努力地在生活泥沼裏掙紮,在積極地生長著。小時候家庭貧困,沒有其他娛樂活動,只能去別人家蹭電視看,自己家有電視之後,電視更是陪伴了我整個童年,讓我見識到了農村鄰居大嬸大姨以外的女性形象。印象最深的還是瓊瑤劇,我想像依萍一樣堅強獨立,像小燕子一樣反抗不公,像紫薇一樣博學多才。也因為瓊瑤劇,我對很多古詩名句名篇感興趣,語文成績還過得去,雖然偏科也考上了大學,畢業出來考了個小城市的事業編,脫離了原生家庭,整個人生軌跡都改變了。

也許我本應該和村裏的玩伴們一樣,初中畢業去打幾年工,然後回村裏結婚生子,可是我看到電視劇裏那些明媚向上的女孩子的形象,就在想,是否我也可以有機會掙脫貧困對我的桎梏?如果我成為一個有才能的人,會不會有機會嘗試別的工作,而不是重復父輩的生活?雖然如今我也沒有很大出息,可是我終於逃出了貧窮的軌跡,做到了自己養活自己。貧瘠的童年讓我只能用「刺」保護自己,如今我也原諒過去像刺猬一樣的自己了,現在更願意用溫和的眼光看待別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感到滿足。

@王唯

想了想,過去這一年的很多個「瓊瑤時刻」都發生在異鄉。

春天,一個雨夜,晚飯後在南方濕漉漉的路上走。手機裏是正在進行中的爭吵,情到深處……蹲在馬路牙子上大哭(極致i人,就算情緒崩潰都不忘躲到一輛車後面)。後來哭累了,腿也麻了,這才起身。抹了把眼淚,戴好眼鏡,「XX市殯儀館」幾個大字赫然出現在眼前,趕緊啼笑皆非又汗毛直立地逃離了現場。

秋天,因為朋友結識了新的朋友,大家坐在院子裏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周遭是城裏很難找到的安靜:蜜蜂嗡嗡,魚啵啵,風一吹,柿子簌地落到草叢裏。偶爾,天上會有一只白色翼梢的鷹劃過去,於是,眼前的新朋友,一位正在做琴的彪形大漢,就放下手中的活兒,開始講起小時候去懸崖上偷鷹的故事……突然有種不知身處何處的恍惚。

類似的時刻還有好多好多:隨機挑個地方、隨便上個大巴就出發了,抵達哪裏,全看路把自己引向哪裏;有時車在大雪的山路上突然進退兩難,前一秒還在聊文學談藝術的兩個人後一秒開始狼狽地安防滑鏈;有時在陌生城市的陌生村莊的陌生山裏走,上衣被汗浸透了,褲子被露水浸透了,還是跟著偶遇的陌生人完成了一場祭廟儀式;有時心無掛礙地閑走,有時揣著一肚子諱莫如深的心事……總之,七七八八,連綴起來,讓這一年顯得很充盈。

作為九零後,童年的很多時刻是以【還珠格格】為背景音度過的,如今回過頭想,那或許是比學校教育更早一步的啟蒙。我想,自己從瓊瑤老師那裏學來的第一課,就是向偶然開放,向未知開放,紅塵作伴,盡情盡興。

圖源劇集【還珠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