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舒 凡
長期以來,海外跨文化漢字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比如近年【漢字王國】作者、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的故事引起很多關註。林西莉生於1932年,是著名瑞典漢學家高本漢的弟子,曾耗時8年寫了【漢字王國】一書。該書從她在瑞典教漢字的經驗而來,選取200多個與人的生活有關的漢字,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其起源和特點,被譯成了中、英、法、德等10多種語言出版。
林西莉對媒體講述過一個與「木」字相關的故事,在她剛接觸中國文化時,這個字貼切的形象曾給她留下深刻印象:「沒有任何葉子,只有幹和枝,在冬天的天空下樹黑乎乎地站著,這是一種單調但真實的形象。」所以當她給學生教漢字時,想要做到「讓漢字活起來」。「我希望學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對漢語著迷。我會給學生講一些漢字最初在甲骨或青銅上的樣子,並提供一些歷史資料與考古圖片,讓人對漢字的形狀來歷一目了然。有了這些圖片,學生們不僅學得快,也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而且學得興致勃勃。」
林西莉認為,對漢字的結構和早期形式講解得越多,學中文的學生會越容易理解和記住這些漢字。當同時講解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他們的房子、車輛、衣服以及使用的工具,講述產生這些文字的自然場景——鄉野、山河、動物與植物時,效果會更好。
除了林西莉外,一位名為明義士的加拿大學者曾助力於更早的漢字研究與傳播。明義士於1885年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從多倫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又加入多倫多長老會中心教會,在那裏他常聽到從中國歸來的傳教士們的精彩故事。畢業後,明義士便迫不及待地申請前往中國。1910年,明義士來到當時隸屬河南省的武安縣,因著迷於中國傳統文化,經常探訪附近的名勝古跡。當他來到殷墟遺址,見到了傳說中的「龍骨」時,對這種帶有文字的骨頭產生了濃厚興趣。明義士在當地尋訪並收購了大量甲骨,使得當時很多珍貴的甲骨得以保存下來。
1917年,明義士臨摹和出版了【殷虛蔔辭】一書,收錄甲骨摹本共2369片,後來又出版了【柏根氏舊藏甲骨文字】【商代的文化和宗教思想】等。中國甲骨學家董作賓曾稱贊,明義士是甲骨文研究中的「西方學者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