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正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
有機構預測,C919有望為產業鏈企業帶來萬億元量級的市場規模,並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再上新台階。
從目前的格局來看,國產大飛機產業鏈多集中在東部的長三角、京津冀,還有西部的陜西、四川,中部地區迫切希望能在這一巨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隨著工信部公布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第一個以「大飛機」命名的產業集群——長三角大飛機(含江西)集群勝出,有望提升該區域內的產業聚集度。
中國商飛總部位於上海,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被定為大飛機集群所在地並不意外。但長三角之外的江西也進入了該集群,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這一方面得益於其區位臨近安徽和浙江,本身航空制造基因較強,並且與商飛有深厚關聯。更重要的是,加入長三角大飛機集群,並非江西一開始謀劃的方向,而是審時度勢,調整策略、主動努力後的結果。
隨著江西成功「入局」,下一個問題是如何更深度地融入產業鏈,實作「高飛」。
基礎
11月初,2024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暨南昌飛行大會在南昌舉行。從2019年落地景德鎮,這已是該大會連續第五年在江西舉辦。
這場大會的主辦方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商飛、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這三家公司正好代表了江西大飛機的產業基礎。而輪流舉辦大會的南昌和景德鎮,也是江西航空制造業的主要聚集地。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的第一架飛機誕生於江西,於1954年由南昌的國營洪都機械廠制造。曾經的洪都機械廠是江西航空業的根基,成長為現在的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隸屬於中航工業集團。
洪都航空集團先後研制生產了5大系列20多種型號飛機,交付各種型別飛機5000余架,其中以教練機為主。洪都K-8系列教練機已出口10余個國家,並成功向海外輸出3條生產線、3條大修線。
中航工業還在江西景德鎮布局了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和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兩家單位主要從事直升機的研制生產。
江西與大飛機的直接關系發生在2009年。當年5月26日,洪都集團與中國商飛簽署了「C919大型客機機體結構供應商理解備忘錄」,成為國產大飛機計畫前機身和中後機身兩大機體結構部件的唯一供應商,約占機體份額的25%。
後來,中國商飛又在江西設立了生產試飛中心,並於2021年全面竣工。這是中國第一個國產大飛機生產試飛中心,主要承擔國產ARJ21飛機的生產試飛支持和營運保障等。
2023年11月,中國航發與江西省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在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而在這之前(2017年),中國航發還與南昌航空大學聯合共建了全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88149
隨著產業聚集,江西南昌航空城已成為全國唯一匯集了中航工業、中國航發、中國商飛三大航空央企的航空產業園區。
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省航空產業總收入達1253億元,全年有望突破1750億元。江西計劃,到2026年,全省航空產業鏈營業收入力爭達到2500億元。
江西,特別是南昌的航空產業,正在逐步恢復昔日的榮光。
「目前,國內航空產業已逐步形成以成都、西安、沈陽、哈爾濱、南昌和上海為核心的區域性集群,北京、天津和深圳等也是中國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重要城市。」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鄭大紅告訴我們。
融入
航空產業在全國範圍有一定份量後,江西瞄向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但一開始江西並未打算加入長三角,而是想單獨申報。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全程深度參與了江西航空集群的申報工作,其官網顯示,今年7月中旬,專家論證會仍在討論「昌景航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也就是說,江西最初希望讓省內的南昌和景德鎮聯合申報。
南昌市航空集群、景德鎮市直升機集群入選了2024年江西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將兩者合並申報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過在該場討論會上,專家們建議江西「要發揮集群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加強與長三角大飛機產業集群的聯系,爭取納入長三角大飛機產業集群」。
圖片來源:攝圖網600974556
一個現實情況是,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不斷增多,申報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多個城市、甚至多個省份聯合申報成為顯著趨勢。
2022年工信部公布的45個集群中,由單一城市申報的集群占比73.3%;而今年勝出的35個集群中,由單一城市申報的集群占比不到23%,有8個集群跨越了省級行政區。
或許正因如此,江西「放棄」獨立申報航空集群的想法,將目光轉向毗鄰的長三角地區,最終被納入長三角大飛機產業集群。
「江西航空產業重要配套商遍布上海、浙江、江蘇等地,江西航空產業鏈實際上已經深深嵌入大飛機產業鏈,為融入長三角大飛機集群提供了基礎。」鄭大紅說。
鄭大紅介紹,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以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及江西全域為實施範圍,上海臨港新片區、江蘇無錫、浙江杭州、安徽六安、江西南昌為集群核心承載區。
這可以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一方面,江西收獲了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稱號,同時獲得更寬廣的集群空間;另一方面,中國商飛總部雖然在上海,但目前已有不少重點計畫在江西,拉近與江西的距離有助於未來業務發展。
競爭
對於具有深厚航空底蘊和產業基礎的江西而言,航空產業是塑造未來有利競爭的關鍵領域和重要方向。
但在這場競賽中,勝出的不只是長三角和江西。
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中,雖然只有一個以大飛機命名,但還有五個航空集群,分別是西安市航空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發動機集群、成德綿自涼航空航天集群、哈爾濱航空集群、沈陽航空集群。
這些集群同樣對大飛機產業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而集群所在的西安、成都、哈爾濱、沈陽等城市,也是傳統航空產業重鎮,擁有西飛、成飛、哈飛、沈飛等重要企業。
鄭大紅表示,南昌和景德鎮的航空產業(昌景航空集群)與上述城市相比,仍存在部份差距,有待進一步追趕。
產業規模方面,昌景航空集群擁有224家航空相關企業,規模以上企業82家,集群總產值達820億元,整體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但與成都、沈陽、西安等地航空集群比較,還需推動產業規模實力的持續提升,構建更完整的產業生態圈。」鄭大紅說。
在她看來,昌景航空集群民機產品側重於應急救援多用途直升機和幹線飛機,相較於西安、哈爾濱等地航空集群,江西需著力拓展民用無人機、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研發制造,發展新能源電動飛機,豐富民機產品線。
對於江西航空業來說,加入長三角大飛機集群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江西計劃,進一步拓展ARJ21、C919等制造能力和制造份額,推動C919大部件批產和C929復材機身研制,逐步承接大飛機總裝制造。
除此之外,鄭大紅認為,江西應全面對接長三角創新資源,在大飛機產業創新載體建設、供應商培育、產業金融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探索建立科研「飛地」、成果產業化基地,積極開展大飛機關鍵技術聯合科研攻關、產學研合作。
她還提到,江西應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並鼓勵具有技術和產品優勢的企業和機構主動融入大飛機供應鏈體系,為大飛機產業提供專業化配套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