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成不成熟?
關於這個問題,各流派都有十分詳細的測驗性量表,但它都將回歸到『自我』與『人格』之上。無論是艾瑞克森還是科爾伯格,或者其他人,他們無一例外都在說這兩個東西。
但如果根據榮格理論來判斷個體心理成熟與否,則要落在『自性化』之上來進行探討。
「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個體化原則」(individuation)的一個組成部份
個體化原則作為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存在著,它通常被用以描述個體如何維持其自身的獨特性。
叔本華認為,該原則所指是「允許事物成為自己的時空」。
榮格對叔本華關於該原則的理解十分欣賞,同時產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榮格認為,人格並不只是局限於一個能夠調節、應對以及最終自我完成的呈現,它還作為『自性』存在。
跟隨這個軌跡,可對個人的目標和任務重新定向或偵錯。
關於『自性』:
「假如無意識可以被看作是和意識並列的影響因素,假如生活中,意識和無意識(狹義地講指直覺)的要求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確認,整個人格的重心就會發生改變。
這一重心不再在局限於自我之中,即不再是在意識的核心之中,而是在那個可被稱為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那個虛擬中心之處。這個新的中心被稱為自性。」(【金花的秘密】)
自性不滿意於自我對事物的視角,而夢在視角轉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夢邀請我們批評自我的立場,同時展現著那些自我在清醒狀態下不願意面對的東西。即陰影。
它能夠對主客體進行兩極逆轉,自我主義者之前所界定的意識便被作為客體所觀察到。而在這些觀察中,意識轉變了方向。
榮格所講的『自性化』一般在中年階段才會發生,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完成。
同為精神分析流派的瑪格麗特·馬勒,對個體化進行了狹義化運用。
『個人化』被描述為人格的早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嬰兒在心理上與母親分離,逐漸獲得了「獨立身份」——即獨立於父母存在、具有自主性,並在開發中獲得獨特的個性和身份。
這一關於早期個體化發展的觀點對榮格來說並不陌生。
但他更傾向於把這種個體化(自性化)用於描述人類發展的更為成熟的階段,即中老年時期。
榮格曾就此話題,對一個學生如此說道:
「我們有我們的自性化形式。一個註定要開花的植物如果不開花,那麽它就沒有實作它的自性化,它必須實作它的生命迴圈;
而對於人類,假如不發展意識,也不能實作自性化,因為意識就是他的花,是他的生命,我們的自性化過程需要我們變得有意識。」